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动脉气剩余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本院共收治 112例危重患者,分别给予静脉动脉气剩余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查的生化检验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危重患者应用动脉气剩余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和静脉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剩余血 静脉血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入血管空间(iVASO)-MRI测量肌肉小动脉容量(MBVa)的可重复性和对皮肌炎患者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的15例皮肌炎患者,并同期纳入15例正常志愿者,采用3.0 T MR扫描系统进行大腿T1WI、短时反转恢复(STIR)T2WI和iVASO-MRI扫描,根据T1WI、STIR T2WI表现,将大腿肌肉分为正常肌肉、未受累肌肉、水肿肌肉和萎缩或脂肪浸润肌肉,由两名医师基于iVASO-MRI数据独立测量最大MBVa(MBVa_max)和平均MBVa(MBVa_mean)。为评估iVASO的可重复性,随机抽取17名受试者(12名健康志愿者和5名皮肌炎患者)3 d后再次进行扫描并由同1名医师测量MBVa值,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类型肌肉的MBVa_max和MBVa_mean差异,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观察者间MBVa_max和MBVa_mean的ICC分别是0.95和0.96。重复扫描MBVa_max和MBVa_mean的ICC分别为0.87和0.89。正常肌肉、未受累肌肉、水肿肌肉及萎缩或脂肪浸润肌肉间MBVa_max和MBVa_mean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型肌肉间MBVa_max和MBVa_mean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肌肉相比,未受累肌肉、水肿肌肉及萎缩或脂肪浸润肌肉均显著降低(P<0.05);未受累肌肉与水肿肌肉间MBVa_max和MBVa_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99),二者均高于萎缩或脂肪浸润肌肉(P<0.05)。结论iVASO-MRI技术可以可靠地评估大腿肌肉的MBVa,对诊断皮肌炎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 标签: 皮肌炎 磁共振成像 微循环 小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医院危重患者,分析选择动脉气剩余进行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危重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危重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0例)临床选择收集静脉实施生化检验;B1组(观察组50例)临床选择收集动脉气剩余实施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最终检测结果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危重患者在生化检验结果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危重患者(P<0.05)。结论针对危重患者在进行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选择动脉气剩余进行检查,最终能够获得准确结果,有效将患者出现的检验性失血量减少。

  • 标签: 动脉血气剩余血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气剩余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静脉进行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通过动脉气剩余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血量;生化检验指标(GLU、CREA、TBA、TBIL、AST、LDH、HBDH、ALB、TP、DBIL、ALT、AKP)。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血量为(2.47±0.77)ml,对照组患者的用血量为(6.05±1.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U、CREA、TBA、TBIL、AST、LDH、HBDH、ALB、TP、DBIL、ALT、AKP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通过动脉气剩余进行生化检验,可以减少用血量,同时,得到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和静脉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剩余血 危重症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后乳酸(Lac)联合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含量差比值(Pcv-aCO2/Ca-cvO2)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收集复苏前及复苏6 h桡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分析结果,计算Pcv-aCO2/Ca-cvO2比值。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临床治疗情况、6 h乳酸清除率(LCR)、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以及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指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①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更高〔APACHEⅡ评分(分):23.96±4.31比17.70±3.92,SOFA评分(分):12.74±2.80比9.23±2.43,均P<0.01〕,机械通气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更高〔机械通气:85.2%(23/27)比50.0%(35/70),CRRT:51.9%(14/27)比25.7%(18/70),均P<0.05〕,6 h补液量更多(L:2.92±0.24比2.63±0.25,P<0.01),6 h LCR更低〔(11.61±7.76)%比(27.67±13.71)%,P<0.01〕,ICU住院时间更短(d:6.37±2.70比7.67±2.31,P<0.05)。②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复苏前平均动脉压(MAP)更低〔mmHg(1 mmHg=0.133 kPa):52.63±4.35比55.74±3.01,P<0.01〕,Lac和Pcv-aCO2/Ca-cvO2比值更高〔Lac(mmol/L):7.13±1.75比5.22±1.36,Pcv-aCO2/Ca-cvO2比值:1.67±0.29比1.48±0.22,均P<0.01〕;死亡组复苏6 h MAP仍显著低于存活组(mmHg:62.59±4.80比66.71±3.91,P<0.01),而中心静脉压(CVP)、Lac、Pcv-aCO2及Pcv-aCO2/Ca-cvO2比值明显高于存活组〔CVP(mmHg):10.74±1.40比8.80±0.75,Lac(mmol/L):6.36±1.86比3.90±1.95,Pcv-aCO2(mmHg):7.59±2.02比4.34±1.37,Pcv-aCO2/Ca-cvO2比值:1.87±0.51比1.03±0.27,均P<0.01〕。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苏前及复苏6 h Lac和Pcv-aCO2/Ca-cvO2比值是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复苏前Lac:相对危险(RR)=1.434,95%可信区间(95%CI)为1.070~1.922,P=0.016;复苏6 h Lac:RR=1.564,95%CI为1.202~2.035,P=0.001;复苏前Pcv-aCO2/Ca-cvO2比值:RR=2.828,95%CI为1.108~4.207,P=0.038;复苏6 h Pcv-aCO2/Ca-cvO2比值:RR=4.386,95%CI为2.842~5.730,P=0.000〕。④ ROC曲线分析显示,复苏6 h Lac和Pcv-aCO2/Ca-cvO2比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95%CI为0.762~0.914)和0.905(95%CI为0.828~0.955),二者联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明显大于Lac〔AUC(95%CI):0.976(0.923~0.996)比0.849(0.762~0.914),Z=3.354,P=0.001〕,敏感为97.14%,特异为88.89%。结论Lac和Pcv-aCO2/Ca-cvO2比值是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血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立足于临床生化检验领域,观察分析血清检验、肝素抗凝动脉检验这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从2022年全年期间前来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血清检验、肝素抗凝动脉检验,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得出的结果,总结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B组的血糖、钠离子更高,钾离子更低(P<0.05);两组的氯离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动脉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但其使用范围有限,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检验。

  • 标签: 肝素抗凝 动脉血 临床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代表性红黏土进行直剪试验,得到抗剪强度及其指标随饱和改变的变化规律。经过大量的工程经验,发现实际工程案例中极少出现饱和小于75的原状土,主要受到毛细作用。黏聚力随着饱和的减小先上升后小幅度下降,内摩擦角的变化幅度整体很小,分三个段式变化,而抗剪强度变化呈半抛物线形式。

  • 标签:
  • 简介:目的用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造影CTA观察肺癌供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分别行体循环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留置BA导管与PA导管行CTBA与CTPA,观察BA与PA对肺癌的供。结果CTPA上,无体动脉与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肿瘤未见强化,有体动脉或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见肿瘤边缘强化,CT强化值为10.0~45.6Hu。CTBA上肿瘤部分明显强化,CT强化值为150.3~320.7Hu,可见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3例见纵隔淋巴结强化。结论本组病例观察表明原发性肺癌由BA为主的多发体循环动脉,未发现PA参与供

  • 标签: 肺肿瘤 肺动脉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是通过监测患者动脉液标本内的PO2、PCO2、PH、HCO3-等关键指标以及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乳酸、阴离子间隙血液学、或代谢产物等辅助指标,有效反映机体维持内环境并维持细胞功能正常的能力,为临床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血气分析对监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心肺功能尤为重要。目的探讨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5ml注射器抽取动脉的穿刺成功率分析比较。方法对2014年1到10月份5ml注射器抽取动脉和2015年1到10月份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抽取动脉的所有病例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成功率高于5ml注射器的成功率。结论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能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椎-基底动脉不足(VBI)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CDFI检查,分别测量治疗前后颅外段椎动脉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正常对照组40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椎动脉的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内径无明显改变(p>0.05)。病例组治疗前椎动脉的Vs、Vd小于对照组(p<0.05),RI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椎动脉的Vs、Vd增高(p<0.01),以RI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的RI降低(p<0.01);病例组治疗后椎动脉的Vs、Vd与对照组接近(p>0.05),RI大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治疗前椎动脉的Vs、Vd、RI和内径均在正常范围者14例,其椎动脉的Vs、Vd与对照组接近(p>0.05),但用药后明显增高(p<0.01)。结论CDFI可为VBI的明确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VBI患者椎动脉流Vs、Vd降低、RI增高,临床治疗可以降低椎动脉RI、提高Vs、Vd。CDFI还可发现在超声诊断标准以外的VBI患者,并明确部分VBI的病因。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通过粘度、超声速率及折射率研究氯仿中的环/不饱和聚酯混合物的可混性;应用于防水材料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组成;反复使用的聚乙烯基对苯二酯中得到的乙烯基酯存在下的不饱和聚酯压缩特性及固化性能;环聚合物改性光敏性不饱和聚酯的制备;耐热双马来酰亚胺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用于生产储存稳定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含引发剂的微胶囊.

  • 标签: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改性 双马来酰亚胺 聚酯混合物 聚合物改性 超声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气剩余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NICU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经对比,二者的TBIL、TBA、LDH、AST、ALB、HBDH、GLU、TP、ALT、DBIL、AK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气剩余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在危重患者的生化检验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剩余血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动脉乳酸在儿童脓毒症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脓毒症休克患儿30例,动态监测患儿动脉乳酸,并对比乳酸水平同患儿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死亡组同存活组患儿的乳酸水平以及乳酸清除率比较,死亡组患儿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治疗之后乳酸水平持续下降并接近正常水平;死亡组持续上升,各个时间点均显著显高于存活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6h以及24h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动脉乳酸在对于判断儿童脓毒症休克预后以及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监测 动脉血乳酸 儿童脓毒症 乳酸清除率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气剩余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10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ICU危重患者、 NICU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经对比,二者的 TBIL、 TBA、 LDH、 AST、 ALB、 HBDH、 GLU、 TP、 ALT、 DBIL、 AK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动脉气剩余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在危重患者的生化检验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剩余血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重动脉供(LDABS)对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10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分3组,即假手术组(SO组)、68%肝切除组(PH组)、68%肝切除结合双重动脉供组(PH+LDABS组,简称LDABS组)。每组模型术后0、12、24、72、120和168 h各组每个时间点随机取材6只;通过测线粒体膜电位、呼吸链酶浓度及三磷酸腺苷(ATP)酶探索LDABS致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检验。结果线粒体呼吸链酶Ⅰ在LDABS组术后12 h和72 h[(0.48±0.02,0.33±0.02) μmol/(min·mgprot),t=-5.296、-6.399,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2+-Mg2+-ATP酶在LDABS组术后168 h低于PH组[(35.84±5.02) U/g,t=8.857,P<0.01];术后24 h高于SO组[(37.33±5.39) U/g,t=-0.1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a+-K+-ATP酶在LDABS组术后12 h达到峰值,术后0 h高于PH组[(20.27±0.69) U/g,t=-4.5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DABS可能通过线粒体呼吸链酶Ⅰ在肝再生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提高能量代谢促使肝细胞再生,且可能使肝再生所需的能量代谢的峰值提前。

  • 标签: 门静脉动脉化 肝双重动脉血供 肝切除 线粒体 线粒体膜电位 呼吸链酶 ATP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与桡动脉血气分析在缺氧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124例,出生后取脐、桡动脉,行血气分析,评估脐联合桡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器官损害中的效果。结果5例A组(Ph<7.2、出生1h桡动脉pH<7.2组);2例B组(pH≥7.2、出生1h桡动脉pH<7.2组);44例C组(pH<7.2、出生1h桡动脉pH≥7.2);73例D组(pH≥7.2、出生1h桡动脉pH≥7.2组)。A组总器官损害率为80.00%,B组总器官损害率为50.00%,C组总器官损害率为43.18%,D组总器官损害率20.55%。脐联合桡动脉血气分析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脐单一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结论脐联合桡动脉血气分析可提高对缺氧新生儿预后评估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血气分析 缺氧新生儿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非通气侧肺不同处理方法对动脉合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将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旷置于大气中;B组向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吹;C组将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出口处接上-负压吸引管。在OLV前、OLV30win、OLV60win分别采动脉做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动脉氧分压(Pa02)在OLV60min时A组下降明显,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s/Qt在OLV30win时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V60win时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组与C组的非通气侧肺处理方法都能降低肺内分流,提高动脉合能力,但C组的方法更方便胸腔镜手术术中的操作。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单肺通气 动脉血氧合 肺内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