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会阴部精细解剖以及美学标准行自体脂肪移植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的会阴部美容需求女性患者25例,年龄28~55岁,平均33.7岁。取患者自体脂肪50~80 ml,依据会阴部解剖和美学标准进行填充。术后抗炎治疗,2周内禁止性生活。结果25例患者对术后即刻填充效果满意。术后7 d,1、3、6个月随访,21例行阴阜填充术中20例对术后形态非常满意,1例较满意。20例行阴阜填充术同时行大阴唇填充术中17例对术后形态非常满意,2例术后较满意,1例较不满意;10例行阴道及G点注射中6例对术后形态非常满意,2例较满意,2例较不满意。对25例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调查,19例(76%)自觉性生活明显改善,3例改善较明显,1例改善较不明显,2例自觉无改善。结论依据会阴精细解剖和美学进行自体脂肪注射可显著提高会阴部的美学形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上侧入路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用于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择当中的86例患者当作研究目标,按随机数字法将病患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锁骨上侧入路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术中失血量少,切口长度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比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QOL评分高(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治疗时,应用锁骨上侧入路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优化临床指标,缩短住院天数,并明显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前,D2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和网膜囊外D2范围内的淋巴结清扫。可是,在一系列的临床试验中,人们发现,无论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还是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都没能为胃癌患者带来肿瘤学获益,反而徒增外科学风险。这些事实,与胃癌外科的预期乃至胃肠外科的预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胃背侧系膜近侧段(PSDM)的重新论证表明,大网膜和网膜囊不是胃背侧系膜,局部生理学结构(如血管、淋巴)和病理学事件(如局部淋巴转移、第五转移)只会在PSDM内,既往手术由于不认识PSDM,而将其打破,不仅仅引发过多的术中出血,更导致癌细胞从PSDM中泄漏到手术野,为复发埋下祸根。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建议进行D2范畴内的PSDM完整切除(即D2+CME),可以同步改善患者的外科学效果和肿瘤学获益。这些PSDM相关研究的结果,解决了胃癌外科、胃肠外科乃至肿瘤外科长期以来悖论和悬而未决的难题,开启了肠外系膜发现和利用的时代,由此形成的膜解剖理论,有可能使得经典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和肿瘤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得以更新和迭代升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手术时年龄为(9.9±3.1)岁(范围6~16岁)。均为颈椎半椎骨畸形,C3 7例、C4 3例、C5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融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先行前路切除椎间盘、凹侧松解,再行后路松解、凹侧撑开矫形、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最后再行前路固定融合术。记录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影像学上结构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下颌倾斜角、肩平衡角以及斜方肌夹角差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行单节段凹侧撑开,3例患者行双节段凹侧撑开。手术时间为(466±141)min(范围150~659 min),术中出血量为(387±191)ml(范围100~660 ml),随访时间为(12.2±9.5)个月(范围3~24个月)。结构弯术前Cobb角为28.9°±13.1°,术后3个月改善至7.4°(3.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03),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8.1%±26.1%(范围18.8%~97.6%);术后1年为13.2°±12.3°,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0,P=0.107)。代偿弯术前Cobb角为18.3°±6.1°,术后3个月为9.4°±7.3°,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1,P<0.001),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1.3%±28.3%(范围2.4%~94.7%);术后1年为8.9°±7.7°,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03),术后1年矫正率为61.4%±26.9%(范围15.4%~100%)。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发生在凹侧。2例表现为C5神经根麻木导致三角肌力量减弱,1例表现为食指和中指麻木,给予营养神经及功能锻炼,于出院前症状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房护理中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3月,选择53例我院接诊的产妇,择掷骰子法分为A组(NA=27例)、B组(NB=26例),B组依照常规产房护理程序,A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产房护理,对比AB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及第二产程时长。结果 A组产妇会阴侧切率7.41%低于B组30.77%、产后出血率(3.70%)低于B组(23.08%),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产房护理相比,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产房护理干预成效更显著,可降低术中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利于产妇分娩,值得后期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旁)腺疾病外科诊疗中心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17例患者,男性87例,女性230例,年龄(41.4±12.1)岁(范围:16~75岁),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采用χ²检验单因素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有气管前淋巴结、喉前淋巴结、患侧中央区淋巴结及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116、69、269、181例,跳跃性转移者1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被膜受侵、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rs=0.162,P=0.004)、肿瘤最大径>10 mm(rs=0.184,P=0.001)、被膜受侵(rs=0.135,P=0.016)、气管前淋巴结转移(rs=0.394,P<0.01)、喉前淋巴结转移(rs=0.272,P<0.01)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rs=0.203,P<0.01)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有转移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如存在男性、肿瘤最大径>10 mm、被膜受侵、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侧中央区淋巴结存在转移的可能性较高,可考虑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侧支循环代偿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诊治的42例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入组病例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由2名神经内科、2名影像科高资历医师组成血管狭窄评估小组,采用盲法阅片对狭窄动脉及侧支循环进行评定。通过经颅多普勒(TCD), 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狭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采取改良 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分别对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依据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部位,将血流代偿模式分为4型。观察入组患者的狭窄/闭塞侧支循环代偿模式类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8例,年龄48~82(61±8)岁。启动侧支循环途径:前交通动脉侧支、后交通动脉侧支、眼动脉侧支、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软脑膜吻合侧支、脉络膜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侧支循环、颈外动脉-颈内动脉C4段侧支循环、胼周动脉吻合侧支、硬脑膜-软脑膜侧支、新生血管。Ⅰ型双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闭塞20例(47.6%);Ⅱ型双侧颈内动脉C2段至C6段眼动脉发出前重度狭窄/闭塞5例(11.9%);Ⅲ型双侧颈内动脉C6段眼动脉发出后重度狭窄/闭塞2例(4.8%);Ⅳ型混合型15例(35.7%)。结论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侧支循环途径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探讨其侧支循环代偿模式分型,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分析病变特点及指导个体化介入治疗。
简介:摘要永存坐骨动脉(PSA)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由于PSA特殊的解剖走行,易发生动脉硬化及动脉瘤等。本例患者经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左侧股动脉发育良好伴细小PSA汇入腘动脉,右侧PSA为下肢供血伴右股动脉发育不全。右侧PSA继发血栓形成,引发右下肢出现缺血症状。行右侧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会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孕产妇各3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模式,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产后妇女会阴疼痛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产后妇女在VAS评分、轻度疼痛占比、中度疼痛占比和重度疼痛占比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产后妇女的会阴疼痛情况,使其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