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法的方式抽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收的的非细菌性感染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并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三组CRP、PA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比三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CRP水平、血常规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而P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CRP水平、血常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中,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CRP、PA水平和血常规的检出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检测CRP、PA及血常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选取12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有60例,采用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研究组有60例,予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分析数据,研究组阳性率为(18.33%)、阴性率为(81.67%),参照组阳性率为(38.33%)、阴性率为(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针对异常的血液样本,结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然后分别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结果在全部接受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患者当中,有160例患者为阴性,占80%,40例患者表现为阳性,占20%,经对40例患者联合使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其中表现为阳性的患者有24人,占60%,16人为阴性,占40%。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筛选和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提高检验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共40例,对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查找。结果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其中采集时间不恰当有10例,占总数的25%、出现凝块血液有5例,占总数的12.5%、标本容量不足有16例,占总数40%、标本溶血有9例,占总数的22%。结论常见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理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等,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必须做好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每一个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质量控制在尿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接受尿液检验的246例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方法,研究组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前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以及检验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合格标本发生率为10.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度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检验分析前应用质量控制可以加强尿检标本的保存、采集、输送以及检验等环节工作的质量控制,降低检验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工作效果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作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影响尿常规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采集的1200份尿常规检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尿常规检测过程中,标本采集到检测的整个过程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经检验分析,本组1200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有188份,不合格率为15.67%。通过对不合格的尿液标本进行观察分析,造成这些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方式不正确导致的标本污染,所盛标本容器污染与保存因素造成的影响等。通过做好尿常规检验质量监督,告诉患者正确的采集方式,加强尿液标本的保存以及加强检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可有效降低检验的误差,确保尿常规检验的准确率。结论尿常规作为临床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其检验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的正确诊断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影响尿常规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减少和避免人为因素对标本造成的影响,做好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流程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减少检验误差,提升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保证尿检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尿常规检验中的质量管理措施与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600例尿常规检验标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标本采集之前患者准备工作、采集、检验、报送等环节影响因素造成标本不合格的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600例标本中,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有137例,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22.83%。导致检验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方面患者准备不当因素的构成比为44.53%,标本污染因素的构成比为37.96%,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构成比,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做好患者采集前的准备工作,规范采集和检验操作,及时进行检验,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临床检验相关影响因素。给临床尿常规检验提供参考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101例尿常规检验误差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寻找,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患者尿常规检验误差中实验室影响是第一因素,共有59例,占58.42%,药物因素是第二位因素,22例,占21.78%,标本采集因素是第三位因素,14例,占13.86%,标本保存是第四位因素,5例,占4.95%,标本送检是第五位因素,1例,占0.99%,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所受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我们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和预防,提升检验的准确性,让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特点。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施阴道分泌物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11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出现阴道感染,其中细菌性阴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之后为滴虫感染(P<0.05);阴道清洁度越高,假丝酵母菌感染、滴虫感染以及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其中3级和4级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级别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阴道分泌物的检测发现发病率较高的阴道感染为细菌性阴道感染和假丝酵母菌感染,通过检测可了解到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实验对象均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排除肝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应急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等)、多种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肢端肥大症等)、恶性肿瘤等疾病1,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进行常规尿液检验)和观察组(进行生化检验)各80例。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并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得出检验的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检验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者共78例,所占百分比为97.5%。对照组有效者共63例,所占百分比为78.75%。对照组有效率较观察组更低,两组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临床检出率和准确率。结论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比较,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更准确,可将生化检验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证实为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即生化检验组(50例);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即常规检验组(50例)。比较两组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其诊断有效率。结果生化检验组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诊断有效率更高,利于尽早检出糖尿病,及时控制血糖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联合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收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间段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名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值和WBC值水平都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PA值则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水平都超过非细菌感染组,PA的水平则低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PA的阳性率均大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8例作为细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感染患儿50例作为病毒组,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小儿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CRP、PA以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计数水平,比较三组的CRP、PA以及WBC的阳性率。结果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患儿比较,细菌组患儿CRP以及WBC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组CRP、PA以及WBC阳性率分别为95.83%、91.67%、97.92%,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10.00%、16.0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PA以及血常规可以显著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测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12月收诊的150例全自动检测分析仪监测结果异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50例血液检测结果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的形态学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液细胞形态学异常有6例,假阴性率为4.00%,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联合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后有50例患者出现血液形态学异常,其阳性率为33.3%。观察组患者细胞形态正常的患者为47例,其假阳性率为31.33%。对照组出现6例患者出现白细胞的形态异常与红细胞形态、血小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2,P=0.017;x2=24.994,P=0.000001)。结论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的方式,其诊断的方式更加的准确,所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该加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