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生物反馈治疗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5例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OAB患儿临床资料,对治疗有效组195例和无效组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包括患儿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合并尿失禁情况等。结果有效组平均年龄(7.3±1.4)岁,无效组平均年龄(7.1±1.9)岁。有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9.0±3.2)mA,无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7.7±3.8)mA。有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135例,0.5~1次/天者135例,〈0.5次/天者4例;无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无一例,0.5~1次/天者3例,〈0.5次/天者7例。有效组使用药物及伴有尿失禁的患儿分别为115例、51例;无效组使用药物及伴有尿失禁的患儿分别为1例、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P〈0.01),而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合并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频率[比值比OddsRatio(OR)=0.016,P〈0.01]和联合药物奥昔布宁(OR=0.029,P〈0.05)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治疗频率和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OAB儿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通过相对增加治疗频率及联合使用奥昔布宁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5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与5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4%,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72%,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临床病症及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采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外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排号后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后,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10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以及焦虑和烦躁发生比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价值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的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7.74%,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80.64%,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较为良好,加快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