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脏站位性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经胸心脏超声造影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站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85.00%,经胸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对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7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可以清晰显示出患者心脏站位的实际情况,表现出心脏站位的位置、大小、毗邻关系以及形状等,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临床检查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泰森多边形图算法生成的不同孔隙率人工骨小梁的3D打印加工精度及生物力学性能,为骨科钛合金内置物生物力学性能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30岁,身高175 cm,体重70 kg),采集其腰椎CT扫描数据,利用泰森多边形图算法生成5种不同孔隙率的仿生人工骨小梁,根据孔隙率的差异分为Tra_A(73.7%)、Tra_B(74.1%)、Tra_C(80.0%)、Tra_D(80.2%)、Tra_E(85.7%)5组。利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将各组人工骨小梁加工成直径18 mm、高度20 mm的圆柱状钛合金材质假体,每组加工3个试样。利用工业显微镜对每组试样进行扫描,对比其实际孔隙率和理论孔隙率,评估加工质量;通过体外力学测试,对各组人工骨小梁试样的极限载荷、屈服强度及弹性模量进行测量,评估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所有试件内部无裂纹、连接杆断裂、钛合金粉末堆积等不良现象。5组人工骨小梁试件的实际孔隙率平均值分别为66.0%、65.5%、71.8%、72.5%、78.1%,与理论孔隙率相比,分别偏小10.5%、11.6%、10.2%、9.7%、8.8%。体外力学测试显示,5组人工骨小梁试件极限载荷平均值分别为23.6 kN、18.9 kN、17.0 kN、16.3 kN、10.7 kN,屈服强度平均值分别为72.2 MPa、58.7 MPa、54.9 MPa、52.2 MPa、36.1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分别为7.5 GPa、6.3 GPa、4.5 GPa、4.3 GPa、2.4 GPa,三者随着人工骨小梁孔隙率的增大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基于泰森多边形图算法生成的仿生人工骨小梁结构通过SLM 3D打印加工而成的钛合金试件具有较好的加工质量,且随着孔隙率增加,其加工精度更好。随着孔隙率增加,人工骨小梁的极限载荷、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减小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感染性心内膜炎(IE)赘生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IE者46例,另以同期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SLE患者32例作为对照。比较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32例SLE患者中,23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71.9%;9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46例IE患者中,39例检出心脏赘生物,检出率为84.7%,7例心脏超声图像提示瓣叶增厚,两组心脏赘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赘生物长径及瓣周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快速发现SLE诱发的瓣膜受累时特征性的疣状赘生物,为IE及SLE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NeoChord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后叶脱垂合并重度反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8例二尖瓣后叶脱垂合并重度反流的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术的患者,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详细评估二尖瓣形态、脱垂位置及反流程度;植入术中经食管超声全程指导穿刺部位、人工腱索植入路径并调节腱索长度;植入后评估人工腱索位置,评估反流程度的改善情况,且手术全程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8例患者分别植入人工腱索2~4根,术中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患者术后轻度残余反流5例,中度残余反流2例,轻-中度残余反流1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示轻度反流6例,中度反流2例。结论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术是二尖瓣脱垂引起的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的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治疗方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人工腱索植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Krüppel样因子7 (KLF7)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小鼠RGC存活及ER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RIR组、正常-KLF7组、正常-绿色荧光蛋白(GFP)组、RIR-KLF7组、RIR-GFP组。小鼠8周龄时,正常-KLF7组及RIR-KLF7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1.0×1012 vg/ml过表达KLF7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2-KLF7-GFP)1 μl;正常-GFP组及RIR-GFP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同样滴度的仅带GFP的空白腺相关病毒载体1 μl。小鼠11周龄时,RIR组、RIR-KLF7组、RIR-GFP组小鼠建立RIR模型并测量眼压。玻璃体腔注射AAV2-KLF7-GFP病毒载体4周后,利用视网膜冰冻切片观察病毒转染情况。RIR建模后第7天,利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定量观察RGC存活率;行全视野ERG检查,观察其暗适应a、b波和振荡电位(Ops )、光负性反应(PhNR)振幅和潜伏期的变化;行视动反应检测,观察其视敏度的变化。玻璃体腔注射病毒4周后,采用Western bol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KLF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RIR组小鼠视网膜RGC存活率,ERG a、b波振幅,Ops、PhNR振幅以及视敏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0、7.157、5.735、8.953、4.744、9.887,P<0.05 )。随着刺激光强的增加,小鼠暗适应ERG a、b波振幅逐渐升高,其潜伏期逐渐缩短。与RIR组比较,RIR-KLF7组小鼠视网膜RGC存活率,ERG a、b波振幅,Ops、PhNR振幅以及视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0、3.253、3.695、5.825、5.325、4.591,P<0.05)。Western bol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KLF7组小鼠视网膜中KLF7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1 )。结论KLF7过表达可提高RGC存活率,保护其电生理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量化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简称为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血管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97例,均行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心脏模型超声图像质量1级共61例被用于确定心内膜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默认边界值。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常规手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简称为手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作为标准,评价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结果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DV、LVESV和LVEF与手动测量值均呈正相关(P均<0.05)。但是,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DV和LVESV均明显大于手动测量值(P均<0.05)。全自动与手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收缩功能损伤程度的一致性,经手动校准后(κ=0.74,P=0.00)优于手工校正前(κ=0.63,P=0.00)。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LVEDV、LVESV和LVEF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变异度均小于手动三维超声心动图(P均<0.05)。结论采用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血管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良好,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与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但无左室肥厚者的左心室功能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就诊的HCM患者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但无左心室肥厚者91例为基因阳性表型阴性组(G+/P-组);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未携带突变基因且无左室肥厚的亲属100例,即基因阴性表型阴性(G-/P-组)作为对照。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行3D-STI及常规超声分析,比较两组差异并评估超声参数对肌小节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G-/P-组相比,G+/P-组左房前后径(LAD)增大,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E/e′增大,e′降低,三维整体纵向和径向应变(GLS和GRS)降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19.9%(曲线下面积0.861,敏感性61.4%,特异性98.5%)和IVRT≥75.5 ms(ROC曲线下面积0.762,敏感性61.4%,特异性72.6%)对亲属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最佳(均P<0.05)。结论HCM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者在未出现左室肥厚时就已经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和左室纵向、径向收缩功能减退,且GLS和IVRT对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的HCM亲属诊断效能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性图监测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功能障碍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衢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80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血栓弹力图检查,其中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抑制率) ≤ 60%为非ADP功能障碍组(74例),ADP抑制率>60%为ADP功能障碍组(106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DP抑制率预测院内病死率的阈值。结果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收缩压、脉搏、入院到血栓弹力图检查时间、格拉斯昏迷评分、创伤严重度评分、简易创伤定级标准及入院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功能障碍组入院后插管率和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DP功能障碍组[69.8%(74/106)比37.8%(28/74)和32.1%(34/106)比8.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ADP功能障碍组最大振幅和G值明显低于非ADP功能障碍组[(61 ± 9) mm比(65 ± 6)mm、(9 ± 4) kD/cm2比(11 ± 3) kD/cm2],ADP抑制率和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非ADP功能障碍组[(76 ± 22)%比(45 ± 18)%和(75 ± 28)%比(35 ±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和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P抑制率>60%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OR = 6.21和1.13,95% CI 1.21~31.27和1.05~1.22,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DP抑制率>60%是预测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阈值(OR = 6.18,95% CI 1.2~33.3)。结论血栓弹力图中的ADP抑制率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planes fetal heart,S-planes FH)在胎儿超声心动图重要切面获取中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中晚孕期单胎胎儿58例。由一位具有20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验的医师(医师A)采集胎儿心脏三维超声容积数据。3位不同经验医师(胎儿超声心动图专家即医师A、无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经验的医师B、从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2年的医师C)在不同时间独立脱机分析处理S-planes FH技术导航后的图像,并对各切面显示的诊断要素进行评分。医师B间隔2周后对所有研究图像再次进行评分。分析3位医师所有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并计算各个切面诊断要素评分值,对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及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正常胎儿共获取241个容积数据,医师A、B、C分别应用S-planes FH技术处理容积后,所有6个重要切面均成功显示的百分比为71.34%(172/241)、70.12%(169/241)、72.20%(174/241)。3位医师之间的成功率比较,医师B与C(P=0.649)、医师B与A(P=0.8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位不同经验医师对6个重要切面的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均>0.75。医师B对各重要切面评分结果与有经验的医师C和专家医师A对各切面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医师B两次不同时间对各诊断要素的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均>0.75。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医师B两次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planes FH技术操作简单、快捷,便于初学者掌握,尤其对经验不足的医师而言,能够改善胎儿超声心动图重要切面获取中的操作者依赖性,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