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成熟型疣胃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内镜下治疗成熟型疣胃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以成熟型疣胃炎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与50例非疣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对比。同时,观察组组内随机分为观察A组以及观察B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观察A组采取药物干预方案,观察B组采取内镜干预方案,分析观察A组与观察B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上腹部疼痛,黑便,以及烧心反酸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观察A组60.00%(15/25),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胀,上腹部疼痛,黑便,以及烧心反酸均是成熟型疣胃炎典型的临床特点,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做进一步诊断。确诊后的成熟型疣胃炎患者需及时接受内镜下治疗,以取得安全且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成熟型疣状胃炎 临床特点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临床上翼胬肉撕除法与切除法的术后疼痛情况。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翼胬肉消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撕除组和切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46例和4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对40例切出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级人数为8例、I级人数为15例、II级人数为11例、III级人数为6例,而撕除组0级人数为14例、I级人数为18例、II级人数为8例、III级人数为6例。两组患者在疼痛分级上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翼胬肉的消除手段宜选择撕除法,以此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并且疗效相当,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多虑平副作用明显突出,而米氮平副反应则更轻,用药依从性更好,更适合抑郁症治疗。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法 撕除法 疼痛比较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9-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测量青少年患者腭部不同区域骨厚度的差异,分析在腭部相同区域中Ⅰ、Ⅱ、Ⅲ类矢骨面型青少年患者骨厚度的差异,为临床腭种植支抗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垂直骨面型为均角的12~16岁青少年患者,依照矢骨面型分为Ⅰ、Ⅱ、Ⅲ类三组,每组男女各15例,进行CBCT扫描。以切牙孔后缘与后鼻棘点连线作为水平基准平面,在切牙孔后4.0、8.0、12.0、16.0、20.0、24.0mm冠状向截面上,距腭中线0.0、2.0、4.0、6.0mm矢向截面上,测量两基准线的24个交点的垂直骨厚度。结果(1)腭部骨厚度在腭中缝处由前往后逐渐增加,在腭侧区及腭旁区由前往后逐渐减少(P<0.05);(2)腭部骨厚度在前份区域从腭中缝往两侧逐渐增加,在中份及后份区域由腭中缝往两侧逐渐减少(P<0.05);(3)在腭部的相同区域中,不同矢骨面型青少年患者腭部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腭中缝前份、腭中缝中份、腭中缝后份、腭侧区前份、腭旁区前份区域中,Ⅰ、Ⅱ类青少年患者腭部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腭侧区中份、腭侧区后份、腭旁区中份、腭旁区后份区域中,仅Ⅱ类青少年患者腭部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结论(1)腭部微种植支抗的最佳植入部位为腭旁区前份;(2)在相同腭部植入区域中,Ⅲ类青少年患者骨厚度小,穿通鼻风险更大,建议Ⅲ类青少年患者选择更短的腭种植支抗。

  • 标签: 锥形束CT 矢状骨面型 腭部 骨质厚度
  • 简介:摘要探讨痰液脱落细胞的检查。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间对患者的痰液脱落细胞进行总结。痰液一般性状检查,细胞形态进行分析。以液基细胞学为基础,在痰液脱落细胞诊断肺癌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痰液脱落 细胞学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各种细胞块制备方法,以寻求简便、快捷、效果佳,利于诊断的细胞块制备方法,以此提高体液内肿瘤细胞病理诊断的检出率及准确性,以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体液中细胞进行类型鉴别,和进行耐药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并且提高恶性胸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琼脂、蛋清、戊二醛以及直接细胞块的制备。结果50例胸腹水同时采用琼脂、蛋清、戊二醛以及直接体液离心制作细胞块,经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制片、HE染色,其中直接离心沉淀制作细胞块石蜡切片有7例查见癌细胞,余为琼脂制备4例、蛋清制备2例、戊二醛制备3例。结论直接细胞块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步骤少,不易出差错,结果稳定,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和设备,可与平常的日常工作一起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背景清晰,效果满意。

  • 标签: 细胞块 琼脂 蛋清 戊二醛
  • 简介:摘要经大剂量放化疗、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继而回输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治疗手段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过程中,娴熟的护理技术可提高安全有效输血疗效,提高患者移植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脂肪源性干细胞因具有生物学特性稳定、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数量充足、易于培养扩增的优点,且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有望成为细胞治疗的理想来源。诱导方法的选择,影响分化因素的研究已成为了细胞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脂肪源性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方法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源性干细胞 诱导 心肌细胞 分化
  • 简介:背景:目前的研究表明,从胚胎大鼠大脑皮质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在胶原蛋白凝胶中可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5只SD大鼠制作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造模1周后,细胞移植组大鼠运动皮质后部在脊髓损伤部位注入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悬液,联合组在脊髓损伤部位注入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结合胶原蛋白悬液,模型组不植入任何物质。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8周,3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且联合组移植后8周BBB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移植后1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均可见少量凋亡细胞及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大量Bax阳性细胞;随时间的推移,3组Bax凋亡蛋白阳性细胞、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并且移植后8周联合组、细胞移植组Bax阳性细胞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高于模型组(P〈0.05),此时3组均无凋亡细胞。表明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组织工程神经材料 胶原凝胶 神经干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全自动细胞分离机治疗,抗凝剂全血比例是19。初次采集后第3d进行二次采集,患者须在行细胞单采术同时口服羟基脲辅助治疗。结果9名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RBC、Hb下调至正常,出院后6个月随访状况良好。结论单采红细胞术能够降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BC、Hb、Hct。再配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单采术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较骨髓、脂肪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易取材、更为原始,并不受伦理、法律的限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最具治疗潜力的细胞来源之一。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潜能。方法:采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巢蛋白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形态学观察经诱导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神经干细胞球改变;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均可检测到神经干细胞标记物巢蛋白,并可进一步分化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以及神经胶质细胞蛋白、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可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 标签: 干细胞 脐带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诱导分化 神经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骨髓间质细胞(MSCs)治疗大鼠脑缺血的效果。方法制备大鼠一过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MCAO后24h分别将磷酸盐溶液(PBS)、MSCs和转染HGF的MSCs(MSC—HGF)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植人缺血脑组织。通过改良神经功能严重性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脑组织HGF表达、缺血脑组织边缘带细胞凋亡及存活神经元。结果治疗后2周,MSC—HGF组mNSS明显低于PBS组和EMCs组(P〈0.05)。治疗后第1天MSC—HGF组病变脑组织中H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PBS组和EMCs组(P〈0.05)。治疗后1周,与PBS组和EMCs组相比,MSC—HGF组在梗死边缘带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存活神经元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转染HGF的MS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抗细胞凋亡、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骨髓间质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脑内移植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抗凝剂、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等分析前因素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健康人全血10份,分别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肝素钠2种抗凝剂抗凝,4℃及室温(18℃-22℃)保存,在不同时间点(〈4h、24h及48h)分别使用荧光抗体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3+CD8+杀伤性T细胞、CD19+B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采用荧光微球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与2种抗凝剂各自的室温条件下4h内检测结果相比较,在肝素抗凝剂组中4℃保存至48h,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降低(P〈0.05);肝素抗凝血与EDTA-K2抗凝血间在4℃及室温保存至24h及48h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总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绝对计数时,肝素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应保存在室温下,并在48h内完成检测;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则可在4℃及室温下保存,在48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前因素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体重下降(术后10d与术前1d比较)和营养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进行了营养护理,在护理支持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短,体重下降情况较肠外营养组患者小,营养护理费用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有3例出现腹胀、腹泻的不良反应,调整营养液的输入速度和浓度后症状消失,并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等优点,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内脏复苏及改善患者预后及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贲门癌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孕期健康教育对推广盆肌康复治疗的作用,提高女性对盆肌康复必要性的认识。方法选择2009年7-12月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接受盆肌康复治疗和孕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孕妇182例,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盆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常见孕期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妇接受健康教育前对盆知识的知晓率<40%的为85例,常见保健知识知晓率<40%的为0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健康教育后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常见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7.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康复作为一种新技术引进,人们缺乏对该技术认识,应该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女性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盆底肌康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器官脱垂全盆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为临床提供护理参考。方法对65例患有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并施行全盆重建手术的患者,采取相关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生理、心理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65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顺利按期出院,经术后随访6-12个月,65例患者均已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全盆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术前准备、术后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有利于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术后恢复。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行宫按压助产法的效果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孕妇产采用宫按压助产法以及护理。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阴道撕裂、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0.00%,对照组为4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阴道撕裂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3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宫按压助产法以及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降低阴道撕裂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将宫按压助产法和护理在妇产科,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分娩 宫底按压助产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初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肌力的影响程度进行探讨,提出有效措施以实现对盆肌力的有效改善。方法收集2010年1月-12月期间产后两个月内复查的50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顺产组(共有26例)与择期剖宫产组(共有24例)。依据盆肌肉肌力测试分为0-5级,肌力不超过3级的产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仪,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每周两次盆肌肉功能训练,一个疗程12次;肌力超过4级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产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结果初产妇产后两个月内测试盆肌力,择期剖宫产组有20.8%(5/24)的产妇不超过3级,有79.2%(19/24)产妇超过4级;阴道顺产组有53.8%(14/26)的产妇不超过3级,有46.2%(12/26)的产妇超过4级。两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超过3级的产妇经盆肌肉功能训练一个疗程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超过4级没有进行训练的产妇降低程度不同。结论对于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肌力都具有一定影响,而影响择期剖宫产方式的产妇低于阴道分娩方式。

  • 标签: 剖宫产 分娩方式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报道61例老年女性盆脏器脱垂患者,使用网片治疗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术后随访60例均以治愈,只有1例阴道侵蚀,经对症治疗后1个月痊愈,目前无复发病例。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盆底脏器脱垂 网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康复器对治疗女性盆功能障碍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阴道康复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以及肌力恢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盆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实施阴道康复器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肌力恢复迅速,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康复器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辅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