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一种供临床使用的电脑色度计(ShadeEyeNcc)测色的准确性。方法:以临床上最常使用的VitaClassical比色板为标准,使用ShadeEyeNcc对色片的色度值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和该色片的色度值相符,则认为测量正确,反之,则认为是错误的。共测量5个比色板80个色片,计算测量准确率。选择15名无视觉缺陷的受试者进行Vita-Vita实验来测试视觉比色的准确率。使用卡方检验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ShadeEyeNcc色度计比色的准确率为45%,高于视觉比色的准确性(39.16%),但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结论:视觉比色的准确性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ShadeEyeNcc比色显示出了高度的重复性;但就本次试验而言,其测量的准确性与视觉比色相比,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
简介:本文对24位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前、后和保持期间髁突在正中He位(CO)与正中关系位(CR)时的位置进行比较。模型通过面弓转移并依据正中关系He记录上He架,在髁突水平测量x、y和z平面上CO-CR差异。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样本的平均CO-CR差异及不同时期间CO-CR差异的大小和方向。结果表明,左右侧CO和CR之间三维平均距离从治疗前到保持期间呈增大趋势。所有可导致变异的因素都被考虑在内后,检查者自身变异构成总变异的20%至25%。记录正中关系时,与第二检查者的相关系数左右侧分别为0.61和0.75。检查者间变异与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CO-CR差异的变异相拟。因此,测量所得的差异可能是CO-CR关系变化的结果,也可能是检查者变异或是二者共同引起的。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实验大鼠再植牙牙根吸收及愈合过程,辅助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植牙牙根吸收。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再植,每只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脱位牙齿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则于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再植回牙槽窝。分别于术后1、3、7、14、21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摄x线片,应用IPP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周透影面积。标本脱钙后制作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牙根尖周透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干燥组表现尤其明显;组织学上表现为初期炎症反应较明显,随着炎症发展,牙根表面吸收陷窝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即刻组牙髓及牙周膜修复反应明显,干燥组牙槽骨修复反应强烈,牙根、牙周膜逐渐被类骨质样组织替代。结论:再植牙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修复反应,即刻与延迟再植导致牙周膜细胞活性不同决定了再植牙根吸收的进展。
简介: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中,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中AnnexinA1的表达,通过干扰和过表达AnnexinA1基因,检测细胞活性。体内实验中,将CAL27-NC和CAL27-AnnexinA1细胞分别注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皮下成瘤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中,诱导过表达AnnexinA1明显抑制其生长,抑制HB96细胞中AnnexinA1的表达,则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CAL27-AnnexinA1组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CAL27-NC组小鼠肿瘤。结论:AnnexinA1的表达与口腔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简介:研究目的:钛种植体有较高的成功率。然而,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本文章的目的在于系统评价现体内体外的研究中不同种类的种植体表面涂层以及所使用的涂层技术。材料和方法:本文自动搜索了考科蓝图书馆(CochraneLibrary)、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ine)、医学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及手动搜索关于种植体表面及涂层技术的文章。自动搜索结果显示共有320篇文章,其中52篇符合纳入标准(40篇关于种植体表面涂层.12篇关于涂层技术)。另有30篇文献手动搜寻纳入本文。结果:许多材料被认为可作为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包括碳、双膦酸盐、骨刺激因子(BoneStimulatingFactors.BSF)、生物活性玻璃、双活性陶瓷、氟、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钙、钛和氮化钛。尽管新型的生物活性玻璃提示良好结果.但HA涂层仍被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材料。最常见的涂层技术是等离子喷涂技术及固相化学偶联技术。结论:很多种植体涂层被提出,而有部分提示了更好的临床结果.其性能较其他更优异。然而还需要更多的关于其长期效应的临床试验来提供更强的证据。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和评价次氯酸钠与超声技术和(或)氢氧化钙联合应用对根管及管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清理效果.为管间峡区清理技术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第一磨牙45颗,用ProTaper手用锉预备近颊和近舌两根管后,将45例近中根随机分为A、B和C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方法完成根管清理:A组5.25%NaOCl超声冲洗1min,B组和C组均先用Ca(OH)2糊剂处理根管24h.再分别通过超声冲洗和常规冲洗技术清理根管.冲洗液均为0.5%NaOCl.标本脱钙包埋后.取距根尖1、1.5、2、2.5、3mm处的切片各1张作为观察片,行HE染色。用图像软件分析根管及管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含量.计算根管和管间峡区清洁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根管清洁度(根尖1~2.5mm水平)和管间峡区清洁度(根尖1~3mm水平)均优于C组(P〈0.05),A、B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OH)2糊剂和0.5%NaOCl超声冲洗联合应用可获得较理想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效果.可替代5.25%NaOCl超声冲洗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