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药辨治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体会,已达到提高中医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10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清肺止咳方法治疗,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98%,对照组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86%,观察患者的总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检测可知对感染后咳嗽患者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医治疗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还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共160例作为本次对比试验的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加替沙星进行治疗,试验组则选取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较为安全稳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11.25%,而对照组则高达35.00%,说明了应用六味地黄丸对患者进行治疗更加安全可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病情恢复的更加乐观,其治疗总有效率已经高达98.75%,而对照组仅为76.28%,说明了中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更具有对症性和治愈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安全可靠,不仅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而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非常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针灸推拿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灸和推拿的共同特点体现在其共同的腧穴基础、相似的解剖生理学基础、、近似的治疗方法和较好的互补效应。针灸推拿对人体的益处在于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疗效,且治疗方法温和。同时,中医药在医学临床中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与针灸推拿治疗结合治疗,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针灸推拿以及中医药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二者结合治疗的病例,肯定了针灸推拿结合中医药治疗的价值。
简介:[摘要 ]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上肢骨折,目前该类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 其中,中医药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即通过传统手法整复,然后行夹板、石膏等外固定,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中医传统功能锻炼的方法 ) ,历史悠久,经验 丰富 。上述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适应证各不相同 , 本文就 中医药保守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的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Meta(Meta-analysis)分析法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国各大图书馆中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的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中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使用Revman4.2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众多数据库中纳入的标准文献共有20篇,样本共1645例。西药降压疗效与中医药(或者医药+中西药)与对比[OR=2.04,95%CI(1.56,2.69),Z=5.14,P<0.00001];西药组与单纯中医药降压疗效对比[OR=1.16,95%CI(0.78,1.72),Z=0.77,P=0.43];西药证候疗效与中医药(或者医药+中西药)对比[OR=5.33,C95%CI(4.00,7.15),Z=11.29,P<0.00001];西药组与单纯中医药证候疗效对比[OR=5.75,95%CI(3.68,9.02),Z=7.64,P<0.00001]。结论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临床上具有一定疗效。
简介:摘要痛风病在中医当中属于痹证范畴,其主要是在四肢关节,与身体内部的肝脏,脾,肾有极大的关系。而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肥膏厚腻,导致热,痰,淤发展为病,而对于痛风病的治疗,一般都是利用清热解毒,消痰化瘀的方式进行。而健脾利湿方面,主要是利用泽泻,茯苓等,而清热泻火多用丹皮,桃仁,红花以及牛膝等进行。清热燥湿一般情况下使用茵陈,土茯苓,黄柏等。化痰使用半夏,竹茹,南星等等。痛风病如果长期持续,则可能伤及到肝脾肾脏,因此,需要多使用健脾柔肝,补肾补品。益气补脾使用多是山药,而补益阴血大多使用龙眼肉,何首乌,补阳多用补骨脂,续断等。对于肝肾的滋补,一般使用黄精,女贞子,龟板等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类疾病,急性的西药使用苯溴马隆片,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而中药则使用红花,丹参等进行活血化瘀。其中,黄柏,苦参等为清热利湿。而在间歇期中药应当使用,黄芪,茯苓,等,进行健脾利湿,使用女贞子,黄精等对肝肾进行滋补。中医针灸治疗痛风病主要是在足三里,阴陵泉以及太冲,曲池,合谷,内廷,阿是穴等。主要是用针刺激,点刺放血,耳尖放血,火针放血等。而针药联合治疗法,在痛风病急性期时,使用疏凿饮子,四妙散等药物按实际情况进行加减,慢性期使用大补阴丸,真武汤等按实际情况加减,因此中医对痛风病的治疗以及疗效评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且辩证分型各异,临床报告样本数也较小,因此,在众多机制上有待提高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