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各种临床指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取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进修收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14例,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髋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90.50±3.68)分高于对照组(84.71±2.57)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29%(2/14),对照组28.57%(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控制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更年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观察A组18例,服用米非司酮6.25mg/d,观察B组18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d,两组均于诊刮术后开始用药,疗程3个月;对照组18例,服用甲羟孕酮8mg/d,于月经第15天开始,连服10日,疗程3个月。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观察A组与观察B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E2、LH、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B两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和体内激素水平,副反应小,疗效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的营养干预和体重管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80例进行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采取对孕妇孕期给予营养干预及体重管理,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孕早期、孕12、20周时BM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28、36周和分娩时的BM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孕期进行营养干预与体重管理,可有效调节孕妇的体重,有利于妊娠结局良好,产妇自然分娩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宫外孕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3例宫外孕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例、36例。观察组通过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2%、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治疗安全、可靠,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时输卵管去留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63,保留输卵管)和试验组(n=63,切除输卵管),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卵巢动脉血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E2、FSH、PSV、RI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2个月,2组E2无明显改变,FSH虽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PSV、RI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需求,判断进行子宫全切时是否需要同时切除输卵管,输卵管切除可能对卵巢血供造成影响,进一步使卵巢整体功能受到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满意占比、平均住院时间、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方法认知、康复训练依从行为、髋关节功能、局部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压疮、肺部感染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可提高康复认知和康复行为,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针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接收的8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7.5%。结论临床在治疗子宫切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探讨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态、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积极的面对治疗,促进其生理机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通过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术后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强化,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协同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拣选6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研究组3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协同护理干预并研究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后组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股骨上段破裂,人工关节移位等并发症的概率为11.8%,较对照组并发症该发生率36.4%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全过程的满意度评价较对照组高,评价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全面提高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全科收治的1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而实验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MMC)敷贴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14.16±1.02)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25.54±1.29)mmHg、(23.33%),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小梁切除术+MMC敷贴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