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自1995年2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40例,对其中18例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7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8岁。本组急性硬膜外血肿10例,占55.6%,亚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占44.4%。18例中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占5.6%。依受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伤3例,坠落伤6例,摔伤7例,其它2例。1.2临床表现:本组18例病人住院时GCS评分均在7~15分,7月~8岁的婴幼儿根据1981年Duncan的婴幼儿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法,8~14岁根据1977年Jennett等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入院时神志清楚11例,朦胧、嗜睡5例,昏迷2例。头痛15例,呕吐17例,贫血10例,癫痫发作1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为枕部着力,伤后有持续性头痛,频繁呕吐,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1.3辅助检查:15例头颅X线平片提示有颅骨骨折13例,其中有明显颅底骨折临床征象者4例,如鼻腔、耳道出血或脑脊液耳鼻漏,“熊猫眼”征等;头部CT扫描18例均有硬膜外血肿,血肿量依据多田氏公式计算:10~20ml11例,20~30ml5例,大于30ml2例。血肿量最大的1例为50ml,表现为双侧额颞部硬膜外血肿;12例CT检查无中线结构偏移,5例中线结构移位小于0.5cm,1例中线结构移位达到0.8cm;3例伴有少量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非手术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患者146例做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颅脑损伤类型等整理总结、分析。结果轻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4.17%,中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10%,重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32.35%,三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伤是否发生与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内损伤手术后引发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应引起临床的足够认识,其致死率、二次手术率较高,应多方面充分准备,降低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非手术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份到2019年1月份收治的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患者146例做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颅脑损伤类型等整理总结、分析。结果轻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4.17%,中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10%,重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32.35%,三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伤是否发生与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内损伤手术后引发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应引起临床的足够认识,其致死率、二次手术率较高,应多方面充分准备,降低其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幕上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选择性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CT征象、治疗方法。结果:中转手术8例,死亡2例,重残2例,中残13例,良好98例。结论:幕上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综合患者的神志、瞳孔、血肿大小、类型、占位效应以及合并其它脑损伤程度考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特殊条件下幕上颅内血肿(GCS≥13分,血肿量在30~40ml,老年在30~50ml;颞底部血肿量在20~30ml)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总结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治疗的30例符合特殊条件的幕上颅内血肿患者,对其进行非手术治疗,如治疗过程中,病情有进一步加重趋势者,立即中转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所有患者出院后,都对其进行随访两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经过非手术治疗成功并恢复良好患者26例(86.7%),4例(13.3%)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进一步加重,而中转开颅手术获得治疗成功并恢复良好。结论对于符合特殊条件下的幕上颅内血肿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全麻后区域神经阻滞在非插管胸腔镜的护理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对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 80 例非插管胸腔镜手术患者在 全麻后区域神经阻滞在全麻后行护理干预,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 组和干预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 结果:干预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 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p<0.05); 干预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 护士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高效、熟练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的质量和效率,减少麻醉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 随着4G和5G技术的不断发展,DSS(动态频谱共享)成为实现频谱高效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在配置DSS区域与非DSS区域并行工作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DSS配置区域与非DSS区域之间的协同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案,以优化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