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病48小时内对其进行多序列磁共振扫描,对得到的图像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发病6小时内和(7~24)小时内D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概率均为100%,而T2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概率分别为33.3%和84.2%,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病灶直径超过15mm的患者明显多于直径小于15mm的。结论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高频探头对100例患者的160个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形态特征﹑血流分布情况﹑纵横比(L/S)及在颈部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病理证实160个肿大淋巴结肿中,良性淋巴结92个,其中反应性增生54个,淋巴结核38个,恶性淋巴结68个,其中恶性淋巴瘤23个,转移性淋巴结45个。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结在其形态特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方面各有其特征,淋巴结的纵横比(L/S)比值、在各区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尚无一项特定指标能够提示淋巴结的良恶性,利用超声探查根据淋巴结形态学特征﹑血流分布情况﹑纵横比及在颈部各区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行MRI、高频超声检查,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比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RI诊断准确率为82.50%,误诊率为17.50%,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00%,误诊率为15.00%,MRI、高频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7.50%,误诊率为2.50%,明显高于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诊断糖尿病中实行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不同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9)以及实验组(n=49),将采取常规检验患者当做参照组,将采取生化检验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诊断有效率95.91%显著高于参照组糖尿病患者诊断有效率77.55%,两组数据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对比意义存在。结论将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应用在诊断糖尿病中效果均显著,但是生化检验诊断有效率更具优势,成为诊断糖尿病首选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2例,根据检查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则应用阴道超声检查,对比各组间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不同的检查方式后,各组患者的检查效果均不相同,其中实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各组间的数据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显著优于腹部超声检查,减少了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患者的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6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实验分析,所有患者均实行两种检查技术,一种为X线片,另一种为CT三维重建技术。对比两种检查技术的确诊结果。结果所选60例患者中,单根肋骨骨折患者31例,多根肋骨骨折患者29例。经过诊断,X线片总共诊断出55例患者患有单根或多根骨折,总骨折诊断率为91.67%;GEBrightSpeed16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总共诊断出60例患者患有单根或多根骨折,诊断率为100%,两种技术的诊断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BrightSpeed16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更加直观、准确、清晰的发现细微骨折,必要时发现细小病变,其在肋骨骨折的诊断当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法检测140例肺癌患者、18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NSE的表达水平。结果1.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2.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3.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是诊断肺癌较好的标志物,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高频超声对其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腹痛小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进行全腹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再用高频超声针对扫查肠系膜,记录观察到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内部回声、形态、纵横比值(L/S值)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结果100例患儿均在腹腔内(以脐周及右下腹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应用于诊断贫血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260例贫血患者,按照不同的贫血类型分成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每组各130例,另外选择100例在我院同期做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液中的RBC、Hb、RDW、MCH和MCV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组的RBC指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缺铁性贫血组的RDW指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而Hb和RBC指标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对照组的MCV、MCH指标均高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测中的RBC、Hb、RDW、MCH、MCV指标均可作为贫血诊断依据,可有效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和核磁共振(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学活检病理证实的96例乳腺癌患者(107个病灶)及良性肿块患者70例(75个病灶)的术前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及核磁共振(MRI)检查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的检查诊断敏感性,同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和核磁共振(MRI)与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7.6%、83.3%、86.9%和90.7%,特异性分别为89.2%、91.9%、87.8%和94.6%,符合率分别为82.3%、86.7%、87.3%和92.3%,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和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联合检查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符合率。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对病态窦性停播的诊断,分析研究心电图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检测动态心电图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病态窦性停搏患者的发病年龄、停搏时间、发病时间及诱发原因等。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出现病态窦性停搏,发生几率为6.00%,其中窦性停搏时间低于3s患者有28例,发生几率为1.40%,以20~30岁年龄段患者好发病且无明显诱因;余患者窦性停搏时间均超过3s,且合并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或其他多种疾病。结论在诊断病态窦性停搏的过程中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有利于发现患者发病的高位因素,为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水中检查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胸腔积液患者80例,经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留取胸膜活检标本,同时留取胸水和血清标本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结果80例胸腔积液患者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最后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肺癌)的为28例,良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的为48例,4例无法确诊。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28例患者中,将胸水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YFRA21-1)、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平均水平与48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组中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的含量远远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25~70倍)(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神经元烯醇化酶的水平与该组血清中相应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中进行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有利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胸水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单检和联检中均优于血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的临床检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共30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手术时间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和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结果,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中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