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1年4月间我新生儿科院收治的早产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接受超声诊断及动态监测,回顾分析早产儿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并对其出血程度进行分级。结果:200例接受超声诊断的早产儿中,共检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儿119例,检出率为59.50%。其中,Ⅰ度患儿67例(占比56.30%)、Ⅱ度患儿37例(占比31.09%)、Ⅲ度患儿13例(占比10.92%)、Ⅱ度患儿2例(占比16.81%),以Ⅰ度和Ⅱ度患儿占比最多。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进行诊断,不仅可以定位出血位置,而且能够对其颅内出血量的变化进行监测,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分析应用效果。 方法 将江阴临港医院ICU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分组,两组人数1:1,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护理常规提供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多维度协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ICU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ICU护理 多维度协同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血透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针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瘘针滑脱风险,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血透室 内瘘针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血透室护理中降低内瘘针滑脱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共39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共39例,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内瘘针滑脱情况并对比,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并对比,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中,内瘘针滑落8例、内瘘针半滑脱4例,总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中,内瘘针滑落1例、内瘘针半滑脱2例,总发生率为7.69%。观察组内瘘针滑脱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62%)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更高(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血透室护理中的优势更明显,可明显降低内瘘针滑脱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血透室 内瘘针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在急诊监护室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监护室在收治于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的呼吸衰竭患者 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采取有创机械通气干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n=55,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 n=55,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功能等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诊监护室内对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监护室 有创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舒适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位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除常规治疗方式之外运用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记录相应指标参数对比其中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各项肌体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心内科护理单元能够为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降低患者顾虑,具有极高医学价值可在临床领域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单元 急性心肌梗死 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