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耳鼻喉头颈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策略,分析了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策略。研究发现,手术操作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是影响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术前、术中的预防措施以及术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评估护理策略的效果,本文为耳鼻喉头颈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吗啡泵鞘内植入术对顽固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我院接诊的顽固性癌痛患者 60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观察组采用吗啡 泵鞘内植入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 VAS 评分及疼痛爆发次数、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等指标。 结果 : 观察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爆发次数少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低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 吗啡泵鞘内植入术治疗顽固性癌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颈部肿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颈部肿物患者56例,将其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来源于甲状腺的11例,其中甲状腺癌4例,甲状腺囊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来源于淋巴组织14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瘤5例,淋巴结核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慢性淋巴结炎4例;来源于唾液腺7例,其中唾液腺癌2例,唾液腺良性混合瘤5例;其余24例中,有颈部毛细血管瘤3例,甲状舌骨囊肿2例,皮下脂肪瘤3例,颈部神经鞘瘤4例,颈部腮裂囊肿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颈部动脉体瘤4例。颈部肿物的CT影像学特征与肿物内部结构有密切关系,并且不同颈部肿物的CT密度和动态增强情况也有所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对颈部肿物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头颈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价值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接受耳鼻喉头颈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包括疼痛评估、心理护理、疼痛干预和健康教育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耳鼻喉头颈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疼痛护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疼痛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乳腺碰撞性肿瘤很罕见。本文报告1例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的罕见病例。患者因“发现右乳肿块4天”入院,查体于右乳外上象限触及一大小约3.0cm×2.0cm的质韧肿块。彩超:右乳结节样病变(BI-RADS 4c类)。遂行右乳改良根治术。镜下见部分区域具有大汗腺细胞的特点,细胞核增大,中核级,圆形至卵圆形,核仁突出,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囊泡病液体蛋白-15(Gross Cystic Disease Fluid Protein-15,GCDFP-15)阳性;部分区域由弥漫一致的小淋巴细胞组成,核圆形,深染,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CD5、CD20、CD23、LEF1阳性。诊断为右乳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右腋窝淋巴结31枚均见CLL/SLL侵犯,未见癌转移。本例提醒我们应提高对碰撞性肿瘤的认识,特别是当乳腺癌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时,警惕是否有低级别淋巴瘤存在,避免误诊、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脘痛患者采取中医辨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4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9.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4.3%;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7.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治胃脘痛具有显著效果,调节患者生理功能,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