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厦门市大同小学篮球队的训练现状及训练方法。[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小学篮球队训练方案进行整理和总结,运用访谈法对厦门市大同小学篮球队的37名篮球队员和家长以及相关篮球队管理员进行访谈调查。[结果]男运动员平均年龄在9.3岁左右,身高平均157cm,体重平均在45kg,女运动员平均年龄在9.5岁左右,身高平均153.2cm,体重平均在32.5kg。37名学生参与学校的篮球队教学和训练,有28位学生的家长是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篮球队教学和训练,有5位学生的家长是表示一定的反对意见,但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剩余的4位家长持有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中立态度。[结论]小学篮球队教学和训练的开展,应及时有效地跟学校、家长沟通,在硬件上如篮球场、篮球教学和训练设施等上取得学校的支持,在心理上让家长放心的把学生带入教学和训练场上;其次,小学生有其年龄特定的一些身体条件,教学和训练员要准确的把握小学生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有效的篮球教学和训练方案进行小学篮球队教学和训练。
简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初步归纳出勇于探究、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是体育学科优势达成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提出运动技能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品德与情感是体育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在吸收运动教育模式(SE)、个人和社会责任教育模式(TPSR)、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TGFU)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教育模式作为体育教学单元设计的理论框架,在单元设计中充分体现各自模式的优势功能,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以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以普通高中一年级排球运动项目为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阐述基于综合教育模式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简介:早在“体育大纲”年代,对运动保健和新兴运动项目等体育知识的学习或介绍曾有“硬性”的室内学时规定。在如今现行的新《课标》中则没有具体规定,只是:“高中生在三年的体育学习中,必须修满11个学分,其中《田径》和《健康》教育专题为必修模块,每个模块18学时,修满得到1个学分……体育知识应与实践相联系,应穿插渗透进行……”--这其中提到的“体育知识”,是指与本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项目相关的内容,而对于高中生们急需了解的未开设的新兴体育项目或不熟知的或民间的、或奥运、体育时讯以及与体育有关的高考等方面的知识没有提及。目前,户外模块的田径必修和各种选项教学以及室内的《健康》专题教学开展良好,各省市一般都将《健康》模块的18学时分散安排在3个学年中,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健康》室内教学,即每学期2~4课时左右。在实际教学中,每学期有20~22周(约38~40节体育课时),除去《健康》模块的必修,由于天气原因所造成的室内课时还是有1~4节的剩余,有不少体育教师时常会自觉利用这些课时,应同学们的要求讲述有别于《健康》模块的体育知识。根据多年来我们对室内课时的记载及体育知识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2011年的6月中旬,连云港市的4所高中(3所普高、1所职高)联合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课题《高中体育知识模块的设置及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意在利用多余的室内课时进行体育系列的知识教学;设定《体育知识》选修模块,修满16~18学时即得到1个学分;通过各个年级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一整套《体育知识》选修模块的教学体系。该课题于当年底获得批复并被立为省十二五中长期重点课题。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了有关此内容的大量实践及研究工作,在这里主要将我们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