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诉讼时效制度的正当理由仅在于保护不应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这本是德国民法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我国却总结出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稳定社会秩序、方便案件审理、利于物尽其用四大理由。有学者更夸张地列出减少纠纷、保护一般债务人、保护债权人、保护第三人、进行市场调节等项理由,并牵强地与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相联系。诉讼时效制度正当理由的原理还包括其必然性根源和负面性影响等内容。这些原理对审判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民法 诉讼时效 理由
  • 简介:利益主体多元与法治的社会基础黄建武一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资源需要通过交换来流动。市场经济中的交换,需以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利益主体地位为条件,否则交换便无法进行。因此,市场经济首先就是要肯定利益主体的存在。市场经济作为交换经济,还意味着,生产者生产的...

  • 标签: 利益主体多元化 社会基础 利益集团 法治的要求 主体地位 法律监督
  • 简介:《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标志着从法律上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定位。十多年来,《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职业教育基础的奠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被法学研究界和司法界的长期忽视,使得该法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法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对该法进行全面修改,是改变职业教育法边缘的根本路径。

  • 标签: 职业教育法 高等职业教育 边缘化 反思 重构
  • 简介: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制度建设和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被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带一路"推进过程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只有选择法治发展道路、构建科学的法治体系,实现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良性互动,才能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一带一路"法治体系构建,应遵循平等互利、规则导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着眼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大领域:一方面,融合现代国际法、吸纳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特点,创新现有国际经贸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借鉴各国先进法律经验,不断改进并完善我国对外经贸法律制度以及涉外民商事法律制度。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对"一带一路"法治体系不可或缺,应本着平等协商、谈判解决争端、坚持运用现代国际法规则及公认的国际商事规则、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司法合作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套多层次、立体、国际机制与国内机制相结合的经贸争端解决机制,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稳定性、可预见性的法治环境,为新世纪的全球经济治理树立典范。

  • 标签: “一带一路” 法治化 研究
  • 简介:知识产权证券运用的是资产证券的操作技术。从逻辑上讲,被证券的知识产权应该首先符合资产证券中对资产的要求。与传统的金融资产相比较,知识产权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证券对资产选择的标准,同时结合知识产权本身特有的属性确定可证券的知识产权资产。

  • 标签: 知识产权 无形资产 证券化
  • 简介:技术标准限制竞争的实质是权利滥用,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技术标准行为的一般进路是先判断该行为是否构成权利滥用,再分析该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在诸多判断权利滥用的标准中,应选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并运用三阶段系统判定法进行判定。判定不构成权利滥用的技术标准行为,按照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处理;判定构成权利滥用的,利用合理原则进一步分析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对于违法的技术标准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标签: 技术标准化 市场竞争 反垄断法 权利滥用
  • 简介:劳动法是以劳动者权利为中轴建立的法权体系,劳动者权利概念是劳动法学的核心概念。现有研究资源囿于方法论的局限,进展不尽如人意。构建内部和谐与外部稳定的劳动者权利的概念体系应遵循法律类型的思维步骤,勾勒出作为“规定功能法概念”的劳动者权利之于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功能的意义脉络。它必须清楚地表达原则与规范之间的关联方式。将类型的劳动者权利的主导形象通过权利的“元形式”结构表达其规范意义,使原则与制度之间错落有致地搭配,从而将劳动法秩序的基本思想贯穿到劳动者权利规范体系的最深处,形成外部稳定的权利体系。

  • 标签: 劳动者权利 概念 类型
  • 简介:分散的利益诉求在行政立法中往往较难得到保障,故有必要借助于组织利益表达方式,但该方式在我国存在着诸多困境:利益的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性障碍;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表达能力失衡,部分强势利益集团能够“俘获”行政立法主体。而一些弱势利益群体则因组织程度低及缺乏利益代表等原因而在行政立法中集体失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利益体的行政机关本身存在通过行政立法将部门利益合法的危险等。因而,有必要降低利益主体的行政依附性,赋予其必要的结社自由;提高弱势利益群体的组织程度,完善利益均衡表达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立法程序,防止行政立法权的滥用等。

  • 标签: 行政立法 利益组织化 利益表达 困境 对策
  • 简介:政府主导推进是中国城镇的重要特质。当前的城镇建设依赖行政权力规划的单一思路,在行政逻辑下被赋予了多重发展意象,同时在"家父主义"影响下行政权力不断扩张。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城镇容易导致政府行为失范、人口城镇迟滞和农村治理秩序失衡等问题。构建"共建共享"型城镇的法治进路,需要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根本目标,扩大公众参与,形成行政规划与民间自发的双向耦合机制,以程序为核心加强对政府权力及其行为的规制,坚持平等协商、理性对话的法治思维,以柔性沟通替代刚性压制。

  • 标签: 城镇化 法治 程序规制 人口城镇化 共建共享
  • 简介: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法制现代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讨会暨《法制现代文库》统稿会,于2007年8月17~21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该课题共分为法制现代基本理论、法制现代的历史、现代与宪政、法制现代与法治政府及司法现代等5个子课题,其研究成果将于2007年年底以《法

  • 标签: 中国法制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司法现代化 重大课题 子课题 法治政府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孕育和发展,近年来城市集贸市场建设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种类繁多、颇具规模的市场体系,促进了商品流通,成为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辖区共有各类集贸市场81个,其中影响大、有相当规模的有12个,市场购销两旺,成交总额共14.1亿元.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治安问题日趋严峻,极大地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新形势下如何搞好集贸市场治安工作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从荔湾区集贸市场治安现状这一侧面,就城市集贸市场系统治安管理作一初步探讨.本文所探讨的集贸市场系统治安管理是指把系统科学原理应用到集贸市场治安管理中,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集贸市场整体有序发展.

  • 标签: 集贸市场 治安管理 系统化 治安问题 大型集贸市场 市场管理
  • 简介:简易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多是从效率的角度来阐述的,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张从程序的功能——正义再分配的角度入手,探讨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通过分析,认为程序的类型理论是程序设置在制度层面上的理论支撑,进而提出简易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也在于程序类型理论,最终落脚于实现正义。

  • 标签: 程序类型化 正义 简易程序
  • 简介: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过程之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法制思想,乃是这场法制变革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分析研究邓小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邓小平关于中国法制现代的历史起点、基本目标、价值取向、模式选择等方面的理论见解,进而强调必须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其法制思想的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法制现代的伟大实践。

  • 标签: 中国法制现代化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的本质 法制思想 当代中国 中国社会主义
  • 简介:欧盟是区域一体的典范,它对其它地区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欧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条约和超国家立法,这是完全不同于倍受奥地利学派以及法律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并以自由秩序和判例法为基础的私法模式的。欧洲一体遵循的是公法模式,它强调的是抽象规则的制定以及这些规则对实践的指导,强调的是政府的制度导向和公法的适用。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公法模式 公法
  • 简介:北宋法制从一开始就贯彻了中央集权的原则,从地方社会角度看,表现为地方秩序的中央,其积极结果是实现了政治和法制的统一,其消极结果是立法上的繁琐和执法上的低效以及地方社会在发展上受到抑制。这一点在当时的川峡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适当空间,也把中央法制从细碎的地方事务中解脱出来。这个问题在传统社会内部几乎是无解的,却是现代公民社会和民主法制的内在要求。

  • 标签: 地方秩序 中央集权 分权 法制
  • 简介:从分析京津冀城市安全面临的四大挑战出发,探讨了警务挑战背后的警务格局,提出了警务治理逻辑转型和警务供给改革的思考方案,最后为警务社会服务京津冀城市安全建设提出建议。由"安全民心"缺失展开,指出了传统警务"围墙治理"和单主体治理的问题,提出了开放治理和双主体治理的理念,倡导增加警务社会供给,推动新型警务社会建设。警务社会服务京津冀城市安全建设建议包括:构建统一的警务社会市场,以项目制推动警务社会化合作开展,建立统一的警务社会职业标准,构建合法规范的竞争运行机制和建设与公安机关良好关系。

  • 标签: 警务社会化 京津冀 城市安全 社会治理
  • 简介:统合宪政建设模式是一种新的超越了上下之争的宪政模式,这一模式为刑法社会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统合宪政建设模式要求在刑法社会进程中,强调刑法的公域治理,形成多核治理的实践格局;重估理性与经验的价值,承认经验性法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将其有选择地引入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中;注重制度文明与制度需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与互济,以免由于过度偏爱或迎合政策的需求而日渐丧失其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 标签: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 刑法社会化 实践阐释
  • 简介:随着欧盟一体进程的加快,客观上要求欧盟在私法领域制定一部内部协调统一、具有宏观性、体系性的民法典,经过法学家的理论准备,欧盟官方对学术研究的响应和对私法发展方向的正确选择,最终促使《共同参考框架(草案)》(DCFR)的完成。欧盟私法法典进程中,虽然具有浓厚的工具色彩,但融合了不同的法律文化与传统,体现出了现代私法的最新理念与精神。欧盟私法法典在法典的制定、法典的精神以及法典的结构、内容、统一性方面,无疑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欧盟一体化 私法法典化 民法典
  • 简介:资产证券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一种以特定资产支撑证券发行的现代融资新技术。由于资产证券运作机制的独特性,传统证券信息披露与资产证券信息披露在法律体系构建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和法定义务主体构建都大大超越了传统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的学理范围。资产证券信息披露的重点已经不在传统的证券发行人自身信用方面,而是侧重于支撑发行资产证券的基础资产品质和证券各个运作环节的信息披露方面,因此传统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的理论对资产证券运作中所包含的特殊法律关系和法定义务主体方面鞭长莫及,本文结合资产证券特殊运作机理。重点对资产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理论予以探讨。

  • 标签: 法定义务主体 资产证券化(ABS) 信息披露 民事法律关系
  • 简介: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运行一直采取以政府特别是警察治安行政为主体的社区治安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随着全球的兴起,我国政府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并由此构成中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规划与执行的决策背景和基本的策略原则,但社区犯罪防控体系规划与执行的政治过程、行政过程、经济过程和文化过程产生的偏差以及由此引起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设计、构建和运行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重新审视和构建社区犯罪防控理论范式及与之相应的社区治安治理模式,建立起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为指导的一种新的社区犯罪防控理论范式、认知框架和与之相应的社区治安、治理制度创新体系及运行模式.

  • 标签: 犯罪防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区治安 行政过程 执行 理论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