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骨性Ⅲ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和非唇腭裂患者矢状上气道的差异,及正畸治疗对两类患者矢状上气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了通过替牙期矫形治疗和恒牙期固定矫治(以下简称双期正畸治疗),获得良好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的骨性Ⅲ类UCLP患者12例,年龄(11.25±1.42)岁,UCLP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患者14例,年龄(11.79±1.32)岁,SⅢ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双期正畸治疗前、后矢状上气道的差异。结果治疗后UCLP组颅底点对应的气道宽度增加了6.25 mm[治疗前(17.85±3.95) mm,治疗后(22.05±3.50) mm,P=0.006],腺样体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5.75mm[治疗前(13.90±2.89) mm,治疗后(19.15±2.81) mm,P<0.001],口咽上段最短气道宽度增加了1.75 mm[治疗前(8.35±3.73) mm,治疗后(10.40±2.83) mm,P=0.032],软腭尖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1.00 mm[治疗前(9.00±3.42) mm,治疗后(10.85±2.76) mm,P=0.049];而SⅢ组颅底点对应的气道宽度增加了3.00 mm[治疗前(22.18±3.91) mm,治疗后(25.04±3.27) mm,P=0.006],腺样体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5.79 mm[治疗前(19.71±7.10) mm,治疗后(24.36±5.85) mm,P<0.001],口咽上段最短气道宽度增加了2.86 mm[治疗前(9.21±3.55) mm,治疗后(11.86±4.13 mm),P=0.002],软腭尖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4.50 mm[治疗前(9.71±3.48) mm,治疗后(12.68±4.14 mm),P=0.001],口咽下段最短气道宽度增加了2.75 mm[治疗前(9.68±3.99) mm,治疗后(12.86±3.86) mm,P=0.001],会厌瓣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5.93 mm[治疗前(16.21±4.61) mm,治疗后(22.32±3.60) mm,P<0.001]。结论双期正畸治疗后,除UCLP患者口咽下段外,UCLP与SⅢ患者的矢状上气道宽度均明显增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干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的影响。方法:选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骨水泥钉道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骨水泥钉道强化干预效果明显,能提升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双期矫治的恒牙早期伴拥挤的骨性Ⅲ类错患者上气道变化及患者心理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恒牙早期伴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患者30例,分为心理干预组与正常组,均采用双期矫治,收集治疗前锥形束CT(CBCT)图像资料,将重建后图像的上气道分为四段,即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喉咽段,测量各段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期矫治后,两组患者的鼻咽段测量指标增大明显(P<0.001),腭咽段气道和舌咽段测量指标增大(P<0.05),喉咽段测量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心理干预组指标变化大于非心理干预组(P<0.05)。结论:恒牙早期伴拥挤的骨性Ⅲ类错患者双期矫治后上气道鼻咽段、腭咽段和喉咽段测量指标有变化,测量前心理干预组变化明显(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