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牵引、外固定架针的护理方法。方法127例牵引及外固定架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63例和第二组64例,第一组针常规外滴75%酒精,第二组则采用外科换药护理针,观察两组患者针感染情况。结果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换药与传统护理相比较能有效防止针感染,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方法。

  • 标签: 骨牵引 外固定架 针道 护理 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s,CBCT)研究不同垂直面型和不同矢状面型青少年正畸患者上气的差异.方法采集66例青少年患者的术前CBCT影像,平均年龄(12.74±1.75)岁.根据中国人正常(牙合)Steiner分析法按ANB角、SN-MP角分成Ⅰ类、Ⅱ类、Ⅲ类和高角、均角、低角组.用InvivoDental5.1软件测量口咽部气的体积、最小横截面面积和长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面型青少年正畸患者气的差异.结果1.不同矢状面型青少年患者中,性Ⅰ类、Ⅱ类、Ⅲ类患者气体积分别为(14.83±13.46)cm3、(8.77±3.54)cm3、(17.23±4.85)cm3,最小横截面面积分别为(160.93±90.43)mm2、(103.81±50.65)mm2、(200.57±66.76)mm2,而气道长度分别为(52.37±5.82)mm、(56.15±7.51)mm、(52.27±5.23)mm,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垂直面型的青少年患者气体积、长度及最小横截面积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患者气形态与矢状面型相关,与垂直面型无明显相关.

  • 标签: 青少年 骨面型 CBCT 上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开窗治疗上颌囊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颌囊肿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经下鼻开窗治疗,且不刮除其余囊壁。随访半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均未出现反复感染,且颌形态恢复良好。随访半年后,19例患者未见复发,1例患者因开窗口较小再次开窗,治疗后上颌囊肿未见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鼻治疗上颌囊肿,能够保障囊腔内有充足的通气与引流,降低了囊肿复发的机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下鼻道开窗 上颌骨囊肿 临床治疗
  • 简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要求尽可能接近原始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形态。形态学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目前发现非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技术更能满足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解剖重建的要求。关于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重建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非圆形重建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解剖重建 胫骨止点 股骨止点 椭圆骨道 矩形骨道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留置经皮穿针患者术后针感染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采用经皮穿针治疗的患者100例,收集其术后针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分级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皮穿针的针感染发生率是34.0%,感染病例中82.4%的患者为轻度感染,17.6%为重度感染;术后1~2周是针感染的高发时间。针松动、开放损伤、外固定是经皮穿针针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随着经皮穿针留置时间的延长,针感染的风险逐渐增加(P〈0.05)。结论保留经皮穿针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持经皮穿针的稳定性和针周围清洁、干燥。尤其是对于开放损伤及外固定的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 标签: 经皮骨穿针 针道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窦与结核病灶清除、植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窦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1991年5月~2003年10月对41例合并窦的脊柱结核的患者,采用连续三次窦分泌物细菌培养无混合菌感染,行一期窦与结核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术中取窦中段,结核脓肿,破坏椎体死组织再次细菌培养,所有病例均未见混合感染。

  • 标签: 病灶清除植骨 脊柱结核 融合内固定 手术治疗 窦道 结核病灶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3种不同内固定系统植入人体内的三维模型,互相之间进行力学参数对比,分析皮质(CBT)螺钉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实验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30日招募的1名正常成年志愿者L2~L4腰椎的CT数据进行建模,在Ansys中对3种模型施加500 N压力,比较内固定系统、钛笼底部、末节椎体椎体的受力、位移、应力分布以及不同工况下椎体定点角度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CBT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优势。结果结果显示,CBT螺钉固定系统在侧弯时最大应力为194.84 N,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最大应力为196.48 N,结果基本相同。后伸时,CBT螺钉固定系统在对抗后伸扭矩时最大应力为104.17 N,观察位移可以或得相同结果,这表明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获得更坚强的稳定性。相邻阶段的短椎弓根螺钉与CBT螺钉对比可以看出,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获得更满意的稳定性。结论与短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比较,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更有效重建腰椎结核术后的稳定性,同时保留了腰椎更多运动节段,在临床上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皮质骨钉道螺钉 腰椎结核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韧带,伤后常伴有严重的轴向和旋转不稳,严重的PCL损伤易合并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等其他组织损伤,常需行PCL重建术(PCLR)以恢复生理功能。然而相较于前交叉韧带重建,PCLR研究相对较少,不仅在解剖和力学方面存在许多争议,且术后有较高的失败率与更多的并发症。这与PCL胫骨止点解剖特点关系密切,本研究以PCL胫骨止点的解剖、力学及临床研究为切入点,以期为PCLR术者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胫骨 稳定性 杀伤角
  • 简介:目的利用三维影像扫描和重建技术、三维头影测量技术,比较型Ⅰ类和Ⅱ类正畸患者口咽气的三维结构差异.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面型分为型Ⅰ类组和型Ⅱ类组,年龄、性别严格匹配、均角研究对象共22对.将所有研究对象正畸初诊时拍摄的全头颅CBCT影像导入DolphinImaging3D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分别测量其口咽气、腭咽气、舌咽气的气容积、气道长度、最小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矢状径、横径及其比例关系,对两组间的气道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型Ⅱ类患者的舌咽气最小横截面积[(144.27±68.30)mm^2]及口咽气最小横截面矢状径[(8.28±2.58)mm]较型Ⅰ类患者[(193.93±71.54)mm^2,(9.76±2.22)mm]小(P≤0.05).结论型Ⅰ类和Ⅱ类患者口咽气三维结构具有一定差异,矢状型对口咽气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口咽气道 CBCT 三维测量 骨型分类
  • 作者: 王晓宇 王昊 厉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青少年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术后上颌及上气的三维形态结构特征,并探索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12岁青少年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30例及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唇腭裂性Ⅰ类错畸形患者30例,拍摄CBCT影像并对其上颌及上气进行三维结构参数的测量分析,分析唇腭裂组上颌及上气三维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唇腭裂组在上颌长度、上颌高度、上颌体积及硬腭长度分别为(44.60±3.01) mm、(48.33±4.32) mm、(36.75±6.87)×103 mm3、(40.46±4.90) mm上与对照组分别为(49.04±3.23) mm、(51.86±2.98) mm、(42.24±6.71)×103 mm3、(47.09±2.76) mm相比明显减小;其腭咽气容积及上气总容积分别为(5.34±2.15)×103 mm3、(14.59±6.72)×103 mm3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8.82±3.46)×103 mm3、(19.46±6.33)×103 mm3也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腭裂组鼻咽气容积与上颌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硬腭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腭咽气容积与硬腭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舌咽气容积及上气总容积与上颌体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青少年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术后上颌主要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上发育受限;腭咽气容积及上气总容积明显减小。上气容积与上颌垂直向和体积等相关三维结构参数呈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唇腭裂 上颌骨 上气道 CBCT 三维测量
  • 简介:耳硬化症(otoscle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迷路包囊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又名耳海绵化症(otospongiosis)。其颞骨病理表现为迷路包囊灶性骨质吸收,髓腔扩大,血管增多,呈海绵样变,破、成现象可同时存在。

  • 标签: 耳硬化症 CO2激光 手术治疗 镫骨 海绵样变性 径路
  • 简介: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修复颈椎前路椎体螺钉钉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防腐成人颈椎标本(C3~7)共30个,分3组:正常骨密度组(A组)、骨质疏松组(B组),骨质疏松修复组(C组),各组10个标本,测试疲劳前后的最大轴向拔出力。A、B对照组椎体二侧钉孔均放置4mm的椎体螺钉,随机选择一侧行即时最大拔出力实验,另一侧在疲劳实验(2Hz,20000次)后行最大拔出力实验。C组(实验前需进行螺钉拔松实验)注入PMMA0.6~1.0mL,并拧入螺钉,随机选择一侧进行即时和疲劳后最大拔出力实验。结果A、B、C组即时拔出力明显高于疲劳后拔出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疲劳后与A组即时拔出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B组即时拔出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拔出力C组〉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后拔出力C组〉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MA注射后未发现钉渗漏。结论PMMA钉修复能够明显增强椎体螺钉的即时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并且安全有效,适用于螺钉松动和拔出的修复固定。

  • 标签: 颈椎 聚甲基丙烯酸类 生物力学 内固定器
  • 简介:什么是“以人为本”?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大而化之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下固定缝线在指深屈肌腱止点重建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对13例指深屈肌腱止点断裂患者行止点重建治疗,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2~46岁,平均35岁。示指9例,中指3例,环指1例。采用经皮下固定缝线行指深屈肌腱止点重建,术后支具外固定3周。我们从术后疼痛、患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随访研究,分析讨论损伤暴力因素、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结果13例患者经术后3~16个月随访观察,均未发生肌腱再次断裂且远指间关节主动活动良好。结论应用经皮下固定缝线行指深屈肌腱止点重建术具有操作安全,简单易行,肌腱固定牢靠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指深屈肌腱 止点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骨折牵引及外固定针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骨伤五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予牵引或外固定的骨折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牵引及外固定针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期间针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牵引或外固定期间针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四肢骨折 骨牵引 外固定 针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骨折牵引及外固定针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创伤中心二区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并予牵引或外固定的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牵引及外固定针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两组患者外固定期间针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   结果:观察组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牵引或外固定期间针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通过识别和分析骨折牵引及外固定针感染的风险因素并优化和改进护理流程,有效预防并减少了外固定期间针感染的发生,对促进预后、确保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骨折 骨牵引 外固定 针道感染
  • 简介:在篮球世界里,crossover是指交叉运球过人的动作,此中高手则有个更酷的名号:AnkleBreaker(即脚踝终结者),当你和这样的高手一对一时,千万要小心,他们会像风一样掠过你的身边,只留下像醉汉一样歪七扭八的你和你折断的脚踝。在众多的变向高手里,马布里最快,弗朗西斯最猛,基德最雅,韦德最帅,但在我看来,此中王者无疑是艾弗森,看看街头上的篮球少年们,由哪个不在模仿小艾呢?费城篮球图腾他当之无愧,更牛的是,他改变了许多人对篮球、对生活和对梦想追求的态度!

  • 标签: 马布里 艾弗森 湖人 科比 太阳队 道可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下翻截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加同侧膝关节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移植,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皮下打结法治疗近指间关节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7例近指间关节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指侧方入路,分别在掌板起点及侧副韧带止点或起点各打2处,掌板及侧副韧带断端分别用3-0 Prolene线"U"形缝合,于近指间关节伸直位行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将缝线尾线分别通过,在中节指骨背侧及对侧面抽出并在皮下打结,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不负重活动手指关节。结果术后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7~36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SA)分别为7.10±1.06及0.71±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P<0.001)。患指近指间关节术前、术后活动度分别为(43.71±8.38)°及(96.43±2.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P<0.001)。患指功能按Saetta等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结论本术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定,无需特殊器械,并发症少,是治疗近指间关节掌板及侧副韧带损伤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掌板 侧副韧带 骨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数矫治对青少年上气形态的影响,为正畸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科并行全口直丝弓矫治的性Ⅰ类错青少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3.7±1.5)岁(12.2~15.7岁)。所有患者均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后在非最大支抗(非种植体支抗或口外弓)下内收上下颌前牙。获取患者减数矫治前后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上气模型,测量口咽气容积和截面积相关测量指标,生成头颅侧位截面并测量牙颌和舌骨位置相关测量指标。比较矫治前后差异,并对口咽气容积或截面积相关指标变化量与牙颌指标、舌骨位置相关指标变化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矫治后腭咽气容积、舌咽气容积、口咽气总容积和最小横截面积比矫治前分别增大632(558)、758(549)、1 454(955) mm3和14(29) mm2,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口咽气最小横截面积多位于舌咽部。矫治后悬雍垂尖处气横截面积及最大前后径分别比矫治前减小(4±10) mm2和(0.4±0.8) mm,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处最大侧方径的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悬雍垂尖处气最大前后径与最大侧方径的比值[0.535(0.047)]显著小于矫治前[0.589(0.034)](P<0.05)。悬雍垂尖处气横截面积变化量与下颌中切牙唇倾度变化量、UI-FHp距[上中切牙点(UI点)到过蝶鞍点的眶耳平面垂线(FHp)的距离]变化量和LI-FHp距[下中切牙点(LI点)到过蝶鞍点的眶耳平面垂线(FHp)的距离]变化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最大支抗下减数矫治对性Ⅰ类错青少年口咽气的影响总体较小,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气形态,且悬雍垂尖处气横截面积的变化与前牙内收量正相关。

  • 标签: 错,安氏Ⅰ类 口咽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气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