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吸引性所在。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公平不仅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追求的理想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努力实现的紧迫任务。
简介:摘要:《老无所依》是由当代美国优秀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McCarthy)创作的一部描写美国西部文化的作品,2007年被搬上大银幕,并在戛纳电影节获奖。麦卡锡(McCarthy)擅长写寓言性的小说,最著名的《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和《老无所依》都传达了同一主题:美丽宏观的大自然、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探求、人性的善恶搏斗以及命运的强大力量。《老无所依》也展现了美国西部自然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丑陋的金钱关系,通过马克思主义批评视角探讨麦卡锡(McCarthy)的人生观有助于揭示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社会责任感。
简介:如何在新的视阈中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这是当今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十多年来,俞吾金教授在“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口号下,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哲学做出了不同的诠释。要言之,他试图超越马克思哲学的传统阐释路线,沿着“物、价值、时间和自由”的经济哲学路径,重新诠释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哲学体系提出了新的构想。那么,“重新理解马克思”意味着什么?“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目的是什么?“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关键问题何在?经过“重新理解”的“马克思”以何种新形象示人?被“重新理解”的“马克思”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本文试图围绕着上述问题对俞吾金教授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方面的学术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并阐发个人的看法。
简介:[编者按]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冲击.但是,运动的低潮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的沉寂,相反更需要理论上反思,并催生着理论上的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国际性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在这些学术会议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在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从1995年至今,国际马克思大会已连续召开了四次.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于2004年9月28日-10月2日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学者云集巴黎参加这次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盛会.为深入研究西方左翼理论思潮、及时了解和把握西方左翼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向,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曾参加第二、三、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及"纪念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和"全球化与人类解放国际大会"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李其庆研究员,就理论界比较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简介: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追问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及解决之道上,在对人类中心主义及人类主体地位的态度上,以及所立足的视域等方面,都提出了迥然相异的观点和主张。生态中心主义立足于后现代的视域,对传统伦理学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指认二者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并将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视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与之相反,生态马克思主义则站在现代主义的立场上,力挺人类中心主义,指认生态破坏源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世界不公正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并将谋求社会制度的正义视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二者在环境问题上的理论进路进行比较,有助于促进它们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深化环境哲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