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测定45例复发性脑梗死(RCI)、84例初发性脑梗死(FCI)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RCI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为17.70±7.57μmol/L.FCI组同型半胱氯酸为14.28±4.9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I组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55.5%)高于FCI组(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复发相对危险度(OR)值为2.34,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与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OR值分别为3.64、2.34和2.58。结论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脑梗死复发的传统危险因素外,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复发的又一新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探讨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测定其血浆vWF水平,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作相关分析。同时选非冠心病患者2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浆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81.24±26.56)%:(157.11±26.63)%,P〈0.01;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95.52±26.57)%:(165.24±26.90)%、(180.54±18.58)%,P分别〈0.01、〈0.05;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无差异。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血浆vWF水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
简介:进展期T细胞淋巴瘤常见重排蛋白1(Frat1)作为Wn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蛋白在胚胎发育、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而Wnt信号通路异常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相关.目的:探讨活动性IBD患者血浆Frat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6月-2010年5月上海华东医院42例克罗恩病(CD)患者、5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56名正常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Frat1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Frat1水平对IBD的诊断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血浆Frat1水平与临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血浆Frat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55pg/ml对17.81pg/m1,P〈0.001),CD患者血浆Fra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9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Frat1水平对鉴别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无意义(P=0.2736).UC患者血浆Frat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P=0.5994),C反应蛋白(P=0.4685)和Mayo评分(P=0.3663)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UC患者血浆Frat1水平降低,可能与UC的发生存在潜在的联系.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浆及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和胸水中的IL-6的浓度。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1,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P=0.0029);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IL-6显著高于相应血浆中IL-6水平(P〈0.0001)。结论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结核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诊治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预后间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于我院治疗观察的STEMI患者共96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急诊PCI组和非PCI组,每组48例,检测患者入院、出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出院时非PCI组浓度明显高于急诊PC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CI组患者出院时LVEF均明显低于PC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可有效减少STE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LVEF,联合LVEF及NT-proBNP水平可以有效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31例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CVST患者分组为高Hcy及正常Hcy组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比较不同组之间血Hcy水平的差异及Hcy对CVST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①CVST组中Hcy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叶酸,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CVST患者组中高Hcy组与正常Hcy组预后比较,好转率高Hcy血症组低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CVST患者预后不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变化水平对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根据并发症的不同,分为房颤组(n=42例)和窦律组(n=42例),观察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房颤组心功能Ⅱ级、Ⅲ级、IV级时其血浆BNP水平均高于窦律组(P<0.05);房颤组LVEDD、LVEF水平均高于窦律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LVEF水平有所升高,且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通过检测血浆BNP水平,可为临床疾病治疗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NP及D-Dimer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间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水平分为三组,轻度PH组250mmHg<SPAP<40mmHg28人;轻度PH组SPAP处于41-70mmHg35人;重度PH组SPAP>70mmHg27人。对比其血清BNP、D-Dimer。结果轻度PH组、轻度PH组及重度PH组的血清BNP、D-Dimer值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症越重,两项测量值越高。结论血清BNP、D-Dimer可用于平均心功能、血液高凝状态,可作为COPD合并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指导制定临床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