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砷中毒致肾损伤的诊断及肾血流动力学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职业性慢性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并发肾损伤将患者分为肾损伤组(26例)、无肾损伤组(48例)。检测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检测肾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并分析肾功能指标与肾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关系。结果肾损伤组患者SCr、BUN、尿β2-MG以及血β2-MG水平[(136.28 ± 21.05)μmol/L,(8.03 ± 1.04)mmol/L,(157.48 ± 25.63)μg/L,(3.97 ± 1.12)mg/L]均高于无肾损伤组[(108.42 ± 26.49)μmol/L,(5.36 ± 0.97)mmol/L,(127.42 ± 18.95)μg/L,(2.35 ± 0.84)mg/L,t = 4.625、11.022、5.740、7.028,P均< 0.05]。肾损伤组患者主肾动脉及小叶间动脉Vmax、Vmin[(50.34 ± 13.42)、(18.13 ± 5.21),(12.31 ± 3.82)、(4.08 ± 1.15)cm/s]均低于无肾损伤组[(75.32 ± 16.52)、(29.83 ± 7.05),(17.22 ± 5.07)、(6.03 ± 1.93)cm/s,t = 6.833、7.084、4.657、4.775,P均< 0.05],肾损伤组患者主肾动脉及小叶间动脉RI(0.71 ± 0.06,0.68 ± 0.10)显著高于无肾损伤组(0.62 ± 0.08、0.56 ± 0.08,t = 5.017、5.634,P均< 0.05)。主肾动脉、小叶间动脉Vmax、Vmin值与SCr、BUN、尿β2-MG、血β2-MG呈显著负相关(P均< 0.05),主肾动脉、小叶间动脉RI与SCr、BUN、尿β2-MG、血β2-MG呈显著正相关(P均<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反应慢性砷中毒患者肾损伤状况,肾损伤患者肾血流灌注降低、血流阻力增大,且与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N)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组(C组)、肾康注射液组(S组)、山莨菪碱组(A组)、肾康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组(S+A组),每组18只。制备CIN模型,A组腹腔注射山莨菪碱,S组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S+A组腹腔注射山莨菪碱+肾康注射液,N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比较五组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N组相比,C组、S组、A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S组、A组SCr、BUN水平均低于C组,S+A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C组、S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C组、S组、A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S组、A组NO水平均低于C组,S+A组NO水平明显低于C组、S组、A组;与N组相比,C组、S组、A组SOD水平明显降低,S组、A组SOD水平均高于C组,S+A组SOD水平明显高于C组、S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模型大鼠使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利于降低SCr、BUN、NO水平,提升SOD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可发挥肾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的检验中早期肾损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范围选择自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按照患者肾是否受损分为两组,其中肾脏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肾脏未受到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300例样本的胱抑素C、血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指标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脓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性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的首要原因,占比超过50%,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进展为慢性肾脏病和高病死率均相关,其中15%~20%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近年来,体外血液净化治疗作为ICU SA-AKI的主要治疗手段已取得一定进展,除了传统的连续性RRT(CRRT)方式外,血液净化技术还开发了特异性针对内毒素、细胞因子的吸附膜、血液灌流柱等,主要包括高截留滤器、血液灌流/血液吸附、高吸附血液滤过和连续性血浆过滤吸附等多种体外血液净化模式,旨在通过降低SA-AKI患者血循环中的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重点就上述治疗SA-AKI的血液净化模式进行介绍,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的诊断主要依靠监测尿量或血清肌酐(SCr)水平,但因为肾血供减少及使用利尿剂,使诊断存在干扰且具有非特异性。早期识别SA-AKI的临床过程并进行有效管理,能尽快恢复肾功能,改善结局。本文从SA-AKI的流行病学、诊断局限性、病理生理学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展开讨论,发现大约30%的脓毒症患者会发展为急性肾损伤(AKI),且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大约50%的AKI患者存在脓毒症。一旦诊断为SA-AKI,应进行密切监测和及时的器官支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肾损伤。SA-AKI可在患者入院后第1周逆转,且预后良好。双侧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炎症反应、代谢适应和微循环功能受损是脓毒症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病因控制和早期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仍是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液体复苏、血管升压药、早期使用肾脏替代治疗(RRT)及血液净化,是决定SA-AKI预后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碘对比剂在介入治疗、血管造影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虽然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水平,但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不容忽视。为降低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碘对比剂的结构和分类、已上市的碘对比剂品种及理化性质、碘对比剂的应用现状、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定义、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病理特征、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并充分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药、护、技更有效、更安全地合理使用碘对比剂提供指导建议。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脓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性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简介:摘要1例44岁女性患者因宫颈癌使用多西他赛+卡铂化疗(化疗前1天、化疗第1和2天均给予地塞米松7.5 mg、2次/d),患者前3个疗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第4次化疗前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胸腹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第3和4天,患者轻微恶心,予甲氧氯普胺静脉注射后缓解;第5天,患者突发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胸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大量积液,肾功能检查示血尿素10.29 mmol/L、血肌酐215 μmol/L。排除腹膜转移、急腹症、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肿瘤腹膜转移等原因后,考虑为多西他赛导致的腹腔积液,进而诱发肾前性急性肾损伤。行腹腔穿刺术抽取腹腔积液并予糖皮质激素和利尿治疗。化疗第8天,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第9天,患者腹胀、腹痛明显缓解;第11天,腹部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包块及液性暗区。之后患者接受中药治疗宫颈癌,每3~6个月门诊随诊。多次复查胸腹部CT、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