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9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饮食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11.1%低于对照组27.8%,且观察组的营养状况良好率91.7%高于对照组66.7%,同时观察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给予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增强患者儿自身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术式及疗效。方法对13例患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患儿施行腹腔镜Soave改良巨结肠根治术。结果13例患儿无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30min,所有患儿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喂水,术后应用抗生素2~5d,平均3d。输液3~5d,平均4d,腹部小戳孔,愈合好,无感染,术后6~10d出院,平均7d。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后患儿进食早,输液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腹部疤痕小,外观美观,与开腹手术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新生儿及小婴儿同样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彩色B超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60例产检胎心异常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有效性分析,在筛查的过程中采取彩色B超检查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彩色B超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发现,60例胎心异常患者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心内膜垫缺损的有10例,单心室的有15例,心室发育不良的有5例,三尖瓣闭锁并大动脉转位的有10例,单心房的有5例,室缺的15例。结论在新时期利用彩色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胎儿在母体中心内血流的动力学状况与心脏的精细状况,而且有助于提升B超检查的效率。但这一技术的技术尚未成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运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效果。方法以胎儿三血管、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为标准,能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结构是否异常。出生儿一周内均进行新生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与心脏超声筛查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对收治的1800例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11例,右心室发育不良2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1例,心室瓣膜缺损2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三心房2例,法洛四联症1例,还有一例漏诊,为心内膜垫缺损。结论对胎儿心脏进行六个切面超声筛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效果较好,可以有效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报告了30例先天性复杂性三房心矫治术患儿的术后护理。术后密切监护循环功能,严格控制液体进出平衡,防止低心排综合征及左心衰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处理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对30例30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引起的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性期,(术前眼压均在50mmHg以上,1kpa=7.5mmHg)在联合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低眼压后,急诊采用15°穿刺刀在8倍放大倍率的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轻压切口后唇缓慢放出房水。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其中25例眼压降至正常,术后眼压平均16mmHg,仅5例眼压偏高,维持在35mmHg左右,但视力提高不显著,其中3眼穿刺后5-8小时眼压再次升高遂再次放液。结论15°穿刺刀在手术显微镜下前房穿刺放液比传统的注射针头穿刺放液损伤小反应轻,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辅助措施,可以缩短降眼压的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避免了长时间大量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为白内障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及有效的护理。方法对3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治疗。能量1.5~2.0W,时间1s,范围180°~360°,点数12~30点,同时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的临床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结果观察12~19个月,本组病例治疗前眼压为47.6±8.3mmHg(32.7~65.4mmHg),最后随诊眼压为18.3±7.5mmHg(6.8~31.6mmHg),明显低于术前(P<0.01);27例眼压下降≥30%,手术成功率为75%;并发症主要是葡萄膜炎及前房出血。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及时发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时处理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37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等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较术前开放角度增加。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不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未发生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术后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密闭好、术中前房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手术即可达到提高视力,降低眼压的双重目的,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昂贵设备,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5例(43只眼)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UBM的变化,随访3~15个月。结果43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41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2只眼眼压偏高需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得以控制。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大多数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