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输血中核对及观察安全意识提升对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间实施输血安全培训前后30个护理单元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护理人员临床输血操作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与总结。结果护理工作人员临床输血操作不按规范,双人双核制度流于表面,输血时并未进行细致观察,导致输血操作失误多、不良反应多,输血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结论加强临床输血中核对及观察安全意识的提升与强化有助于提升输血工作质量与安全性,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输血 双人双核 安全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在实施输血前,探讨分析对血清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接受输血患者340例。在准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对患者的静脉血实施抽取,选择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对比感染性标志物检测针对临床输血指导表现出的应用价值。结果感染性标志物完成检测发现,在最终获得的阳性率方面,HBsAb高于HBsAg、抗HCV、抗HIV、抗TP几种指标极为明显(P<0.05)。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做好血清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临床输血管理,降低出现医疗纠纷的概率,从而避免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 标签: 输血 血清感染性标志物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按技术在进行临床输血检验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低离子凝聚按技术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以及检验耗时。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输血完成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以及检验耗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在进行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使用低离子凝聚按技术的方法,能够显著的提升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并在此过程中降低检验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离子凝聚按技术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输血科取血凭证管理系统,增强输血科管理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建立输血科取血凭证管理系统,实施动态数据刷新和取血凭证的保存及打印。结果使用该系统后,不必手写取血凭证,且该凭证不易被篡改敏感项目信息及时间,提高该凭证的可靠性。结论通过数字化模式来替代原有的纸质模式是大势所趋,Query作为Excel与LIS之间的桥梁,解决了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为财务部门审核取血过程中产生的车费等额外费用报销提供可靠依据,为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规范实验室文档资料的规范管理提供良好的借鉴。

  • 标签: 输血科 取血凭证 财务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采集的400例血液样本,分别对这400例血液样本使用凝聚鞍技术和常规技术进行输血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析凝聚胺技术的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的检验技术,使用凝聚鞍技术进行临床输血检验时,其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其还可以迅速的监测出其中lgG抗体,具有很大的优势。结论和常规的验血技术相比,凝聚胺技术具有着反应速度较快,灵敏度更高,操作简便并且可以较好的预防临床输血中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临床输血检验 检验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肝恶性肿瘤术后远期复发率及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有无输血分为2组,每组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访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显示35例患者复发,其中输血组有25例(71.4%)患者复发,无输血组有10例(28.6%)复发,输血组患者术后复发显著高于无输血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围手术期输血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输血组患者肿瘤大小、侵袭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无输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输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围手术期输血可作为判断肝恶性肿瘤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恶性肿瘤 输血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以期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方法对现行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对输血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对现行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修改以及落实之后,在输血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疾病传染或者配血安全等问题.结论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对相关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制定并严格落实,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的质量,对输血安全性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安全用血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9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内科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评价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03-2014-03老年内科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老年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根据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Hb)水平将患者分为开放性输血组(〉60g/L)和限制性输血组(〈60g/L),比较分析2组输注效果、病死率、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等指标。结果:老年内科患者输血Hb阈值达(63.8±15.1)g/L,限制性输血组输注显效率明显高于开放性输血组(P〈0.01),无效及效果不佳的比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2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率,住院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输注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在防治大量输血时凝血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检测A组未输注血浆(10例)、B组血浆与悬浮红细胞比例为11(23例)、C组血浆与悬浮红细胞比例>11(21例)输血前及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作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输血前后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B组和C组输血前后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输血后与A组输血后各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大量输血时应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应按照一定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防治凝血功能障碍。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脑立清丸中胆酸类成分指纹图谱,比较、评价不同企业产品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产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检验的101批脑立清丸的相似度大多〉0.9.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地监测中药制剂的质量;本次抽取的5个厂家的101批脑立清丸制剂质量稳定.

  • 标签: 脑立清丸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借助脂质体仿生膜手段探寻传统中药板蓝根药材里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将其与板蓝根提取液置于37℃水浴中孵化;运用离心沉淀-超滤法,分离脂质体、样品超滤液。借助HPLC-UV、HPLC-MS以及氨基酸衍生化手段跟踪检测样品被吸收情况,综合分析推断脂质体仿生膜筛选下的板蓝根有效成分。结果通过样品脂质体混悬液、板蓝根提取液、对照品溶液与阴性样品溶液之间的色谱、质谱数据对比分析,确定在板蓝根脂质体中存在5种主要板蓝根成分,分别是精氨酸、胞苷、尿苷、表告依春和腺苷。结论这5种成分可能是中药板蓝根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而采用的脂质体仿生膜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中药复杂样品筛选手段。

  • 标签: 脂质体 板蓝根 有效成分 LC-MS 精氨酸 胞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美华医疗MA120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我院2014年患者分离出的756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2014年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2.86%;其次为念珠菌属(18.25%)、肠球菌属(15.74%)、肺炎克雷伯菌(6.09%)、变形菌属(5.43%)、葡萄球菌属(5.29%)及铜绿假单胞菌(1.46%),真菌(18.25%)。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100%敏感;呋喃妥因和哌拉西林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较高。结论2014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是肠杆菌属,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感染率偏高。病原菌耐药率偏高,应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钩吻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鉴别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对钩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钩吻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红茶菌的菌液中主要含有醋酸菌、酵母菌、乳酸菌等菌体。文章就红茶菌的菌体组成、培养方法、成分分析和安全性等方面做了综述和实验分析,总结了红茶菌菌液的pH值和菌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随后将培养好的红茶菌菌液和菌膜进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和灌胃给药毒性实验,证明了红茶菌饮品的安全性。

  • 标签: 红茶菌 成分分析 菌体浓度 安全性研究
  • 简介:杜仲又名木棉、思仙、思仲、思锦树,是第三纪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杜仲的主要资源在中国,是我国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从杜仲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按其结构可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多糖类等。杜仲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保肝护肾、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其在中国、韩国、日本等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本文综述了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杜仲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杜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in化学成分复杂,用途广泛,在食品、茶饮、医药产品中大量应用。利用现代研究手段已经从菊花里分离到黄酮、萜类及有机酸等化学成分,菊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血脂、抑菌、镇痛、免疫调节、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菊花 黄酮类 三萜类 抑菌 抗肿瘤
  • 简介:目的:对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该类化学成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HPLC-DAD方法对其中3个黄酮类化学成分和3个酚酸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各因素对黄酮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各因素对酚酸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通过HPLC-DAD分析其中6个资源性化学成分的评价结果及方差,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流程简单,提取率高,可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桑叶 黄酮类 酚酸类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试验发现,单味中药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铜、皂苷、多糖以及生物碱等,单味中药通过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受体数目以及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拮抗物质的分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标签: 单味中药 胰岛素抵抗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