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方法 了解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抗体筛查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主管要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训练,实验室主管要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实验室管理人员对筛查实验室硬件设备的投入。结果 通过实验室主管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因HIV抗体筛查而引起的职业性接触。结论 筛查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改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将职业性接触的风险降低至最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检查中患者安全防护与护理配合的实践方法。方法:本组研究共选取样本120例,均为2022年6月-2024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增强CT扫描的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256排飞利浦CT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前先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则采用安全防护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灶检出情况与对照组相近,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准确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安全防护与护理结合管理模式提高患者依从性后有利于提升CT增强扫检查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组扫描整体用时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放射影像检查中患者安全防护与护理配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检验的检验员(n=40),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教育,而对照组人员未采用安全防护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评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暴露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员的暴露率为20%,对照组人员的暴露率为60.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检验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有效减低检验人员的暴露率,该发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追踪管理和品管圈法在放射安全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5年8月开始实施追踪管理和品管圈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放射安全防护管理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之间放射安全防护管理情况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规范操作程度及放射管理程度。结果观察组个人操作合格率和科室防护系统合格率分别为95.90%和87.50%,均高于对照组的个人操作合格率和科室防护系统合格率63.18%和37.50%,观察组人均剂量为(4.62±6.37)msv,少于对照组的人均剂量(3.22±4.13)msv,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追踪管理及品管圈法应用于放射安全防护管理中,能够提高个人操作合格率和科室防护系统合格率,降低人均剂量,有利于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科护士出现 HIV 针刺伤 的原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 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法,本院 2014-01—2019-01 期间在感染科工作的 115 例护士展开调查分析。探究 115 例护士在感染科工作 1 年时间中 HIV 针刺伤 发生情况以及发生原因。 结果: 115 例患者中有 29 例存在 HIV 针刺经历,最多的有过 3 次,存在 1 次的有 21 例,占比 72.41% ( 21/29 ); 2 次的 8 例,占比 27.59% ( 8/29 ),存在 3 次的 2 例,占比 6.90% ( 2/29 )。 2 例发生 3 次 HIV 针刺的护士护理经验均不足 2 年。晚间与晨间发生次数最多,护士均会采用紧急处理方法, HIV 针刺因素存在职业暴露、侵入性医疗操作、不遵守操作规范等。 结论: 感染科护士是发生 HIV 针刺伤 的高危人群,有必要采用紧急处理措施进行防范,本文就产生原因提出了安全防护措施,希望有助于防范 HIV 针刺伤 发生,保障护士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感染科进行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生无论是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刺伤发生率都远远好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科护理实习生24名,随机分成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2名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感染科的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科护理实习生24名,随机分成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2名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感染科的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T技术人员工作中辐射认知,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监测CT机房内外剂量空间场分布情况,为保障放射技术人员的安全,提高技术人员的辐射认知水平,有效减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现场观察访问、调查技术工作人员档案、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途径,测试CT机房内外剂量空间场分布。结果机房内外防护监测结果及各种防护设施要求基本符合国家标准,CT技术人员均有个人的防护用具和剂量监测仪,但技术人员对电离辐射认知水平偏低,对特殊患者的防护意识薄弱。结论该地区卫生监管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对CT技术人员的电离辐射认知和安全防护教育,提升技术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安全防护意识,保障技术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38名感染科护理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19)实施常规临床教学,观察组(n=19)实施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静脉输液针刺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静脉输液针刺伤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可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护理实习生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名感染科护理实习生,然后随机分成2组,两组实习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