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现状。方法 了解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抗体筛查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主管要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训练,实验室主管要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实验室管理人员对筛查实验室硬件设备的投入。结果 通过实验室主管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因HIV抗体筛查而引起的职业性接触。结论 筛查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改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将职业性接触的风险降低至最小。

  • 标签:  HIV抗体 实验人员生物安全 防护 筛查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检查中患者安全与护理配合的实践方法。方法:本组研究共选取样本120例,均为2022年6月-2024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增强CT扫描的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256排飞利浦CT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前先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则采用安全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灶检出情况与对照组相近,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准确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安全与护理结合管理模式提高患者依从性后有利于提升CT增强扫检查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组扫描整体用时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放射影像检查中患者安全与护理配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影像检查中患者安全防护与护理配合 实践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检验的检验员(n=40),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人员采取安全教育,而对照组人员未采用安全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评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暴露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员的暴露率为20%,对照组人员的暴露率为60.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检验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有效减低检验人员的暴露率,该发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检验人员艾滋病检验 暴露情况片 自我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要求也不断增长,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减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方法,当前进行生物安全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缺少防护意识,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因素,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差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当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影响了医院的发汗与进步,所以下文将根据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安全措施。方法对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进行总结。结果牙科、四肢、胸部的X线检查,危险伤害基本忽略;关节、头部、颈部的X线检查,危险伤害极微;骨盆、腹部、脊柱的X线的检查,危险伤害微小;CT、胆道、消化道、血管造影术、泌尿系统造影、介入治疗的X射线的检查,危险伤害小;进行安全后,减小了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结论对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安全,减少了C型臂X射线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其安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 标签: C型臂 X射线 安全防护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追踪管理和品管圈法在放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5年8月开始实施追踪管理和品管圈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放射安全管理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之间放射安全管理情况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规范操作程度及放射管理程度。结果观察组个人操作合格率和科室防护系统合格率分别为95.90%和87.50%,均高于对照组的个人操作合格率和科室防护系统合格率63.18%和37.50%,观察组人均剂量为(4.62±6.37)msv,少于对照组的人均剂量(3.22±4.13)msv,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追踪管理及品管圈法应用于放射安全管理中,能够提高个人操作合格率和科室防护系统合格率,降低人均剂量,有利于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追踪管理 品管圈法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尤其感染科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有关专家评估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约65万人,近年来以30%的速度递增。而根据"艾滋病综合倡导与分析项目"中"亚洲流行模型"对云南艾滋病流行的预测,在现有艾滋病防治干预水平下,

  • 标签: HIV 针刺伤 感染科护理人员 原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被刺伤引起感染的几率。方法:统计分析静脉输液过程中容易造成护士被刺伤和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穿刺针的方式、进针、固定针和拔针方法进行改进,以建立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流程,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过程培训,以预防静脉输液过程中刺伤的可能性。结果:实施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可显著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结论:静脉输液护士安全流程能有效降低针刺率,提高安全性,降低感染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输液 安全防护 预防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科护士出现 HIV 针刺伤 的原因以及安全措施。 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法,本院 2014-01—2019-01 期间在感染科工作的 115 例护士展开调查分析。探究 115 例护士在感染科工作 1 年时间中 HIV 针刺伤 发生情况以及发生原因。 结果: 115 例患者中有 29 例存在 HIV 针刺经历,最多的有过 3 次,存在 1 次的有 21 例,占比 72.41% ( 21/29 ); 2 次的 8 例,占比 27.59% ( 8/29 ),存在 3 次的 2 例,占比 6.90% ( 2/29 )。 2 例发生 3 次 HIV 针刺的护士护理经验均不足 2 年。晚间与晨间发生次数最多,护士均会采用紧急处理方法, HIV 针刺因素存在职业暴露、侵入性医疗操作、不遵守操作规范等。 结论: 感染科护士是发生 HIV 针刺伤 的高危人群,有必要采用紧急处理措施进行防范,本文就产生原因提出了安全措施,希望有助于防范 HIV 针刺伤 发生,保障护士安全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HIV 针刺伤 安全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抽取46例实习护理人员进行分析,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安全流程教学,对比观察两组成员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员总刺伤1例,占比4.35%,对照组总刺伤9例,占比39.13%,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流程操作教学后,可以有效降低被针刺伤情况,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防护流程 静脉输液 感染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安全流程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方法: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护理临床教学结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探索目的,为了完成这一探索目的,将展开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对象为本院两个年度的80名实习护士,将其根据年度进行分组,第一年度和第二年度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较教学结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可以更好的降低不良针刺的发生几率,提升护理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安全防护流程 感染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感染科进行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生无论是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刺伤发生率都远远好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教学效果显著。

  • 标签: 感染科护理 临床教学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科护理实习生24名,随机分成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2名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感染科的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 感染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科护理实习生24名,随机分成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2名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感染科的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 感染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T技术人员工作中辐射认知,安全意识以及监测CT机房内外剂量空间场分布情况,为保障放射技术人员的安全,提高技术人员的辐射认知水平,有效减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现场观察访问、调查技术工作人员档案、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途径,测试CT机房内外剂量空间场分布。结果机房内外防护监测结果及各种防护设施要求基本符合国家标准,CT技术人员均有个人的防护用具和剂量监测仪,但技术人员对电离辐射认知水平偏低,对特殊患者的防护意识薄弱。结论该地区卫生监管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对CT技术人员的电离辐射认知和安全教育,提升技术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安全意识,保障技术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CT技术人员 电离辐射认知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38名感染科护理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19)实施常规临床教学,观察组(n=19)实施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教学,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静脉输液针刺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静脉输液针刺伤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教学,可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护理实习生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 感染科 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安全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名感染科护理实习生,然后随机分成2组,两组实习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静脉输液安全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感染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