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减黄连解毒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扎偶组患者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加减黄连解毒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加减黄连解毒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9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实验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周期约为18周。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数据变化,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数据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了一过性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呕吐、恶心和低血糖,其中腹泻、恶心和呕吐随着治疗继续逐渐缓解;而低血糖在进食后可得到缓解,但是两组中均有1例患者由于胃肠道不良反应退出本次研究,实验组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降低血糖各项相关指标及体重指数,提高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Ⅰ型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45例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147例不合并糖尿病的Ⅰ型EC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中二甲双胍组23例(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非二甲双胍组22例(口服其他类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二甲双胍对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Ⅰ型EC患者的发病年龄大(t=4.331,P<0.001)、更易合并高血压(χ2=19.252,P<0.001)、手术-病理分期晚(χ2=4.588,P=0.032)、组织学分级高(χ2=6.069,P=0.048)、肌层浸润深(χ2=7.743,P=0.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χ2=4.885,P=0.027)。二甲双胍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7.0个月vs. 38.0个月)及中位总生存期(OS)(52.0个月vs. 41.0个月)较非二甲双胍组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9,P=0.001;χ2=10.090,P=0.001)。二甲双胍组与非糖尿病组的中位PFS(47.0个月vs. 46.0个月)及中位OS(52.0个月vs. 46.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χ2=0.836,P=0.36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大(OR=2.128,95%CI为1.361~3.328,P=0.001;OR=4.502,95%CI为1.696~11.954,P=0.003)、手术-病理分期晚(OR=2.231,95%CI为1.437~3.462,P=0.001;OR=4.005,95%CI为1.480~10.836,P=0.006)、组织学分级高(P=0.001;P=0.017;G2/G1:OR=5.660,95%CI为3.424~9.357,P=0.001;OR=5.763,95%CI为1.666~19.938,P=0.006)、肌层浸润深(OR=1.531,95%CI为1.049~2.235,P=0.027;OR=3.759,95%CI为1.890~7.476,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OR=11.277,95%CI为2.774~45.838,P=0.001;OR=8.451,95%CI为1.138~62.767,P=0.037)、合并T2DM(OR=1.897,95%CI为1.096~3.281,P=0.008;OR=1.813,95%CI为1.043~3.151,P=0.012)为Ⅰ型EC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服用二甲双胍为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PFS(OR=0.412,95%CI为0.207~0.818,P=0.002)及OS(OR=0.455,95%CI为0.228~0.905,P=0.008)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T2DM是Ⅰ型E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服用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的PFS及OS,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 目的 临床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给予二甲双胍片,观察组20例在对照基础上加服阿卡波糖,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等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体重、FPG、2hPG、GHB、TG均有改善且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19/20)优于对照组的80.00%(16/20)(P<0.05)。结论联合用药对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高,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体重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益气健脾汤辅助二甲双胍治疗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了54名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观察及分析的时间是2022年1月份至2024年1月份。研究开启前将54名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抽取27名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益气健脾汤辅助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健脾汤辅助二甲双胍治疗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将加减黄连解毒方与二甲双胍联合疗法应用于初次诊断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们从我院接收的60例此类患者中,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运用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对照组仅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加减黄连解毒方的联合疗法。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高达96.67%,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减黄连解毒方与二甲双胍结合用于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策略,其显著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居住于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长期居住于高原地区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35例(男性243例、女性9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nkness,CIMT),同时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长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眼底检查是否病变、TC、HDL-C、LDL、SUA、TG、GLU、HbAlc、eGFK、AC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IMT增厚组134例、无增厚组201例;组间基线数据分析: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眼底检查结果、eGFR、ACIK、TC、LDL、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BMI、TG、HDL—C、GLU、HbAlc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吸烟情况、微量白蛋白/肌酐为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戒除不良嗜好,密切监控微量白蛋白比肌酐水平。
简介:目的研究低频电针单侧足三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糖代谢的影响,探讨低频电针足三里对T2DM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造模后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8只。针刺组予电针单侧足三里治疗,模型组只束缚不干预。比较3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及定量胰岛素敏感检测指数(QUICKI),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果FBG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FI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UICKI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降低(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空白组降低(P〈0.05),针刺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在光镜下,针刺组胰腺组织分布均匀度与空白组接近,胰岛结构比较完整,细胞密度略低于空白组,胰岛β细胞胞浆见少量肿胀,纤维组织稍有增生。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控制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T2DM大鼠模型的病情发展,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及胰岛β细胞的形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炫速双源CT血管成像对烟雾病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西门子炫速双源CT行脑CTA检查,通过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对病变进行显示。结果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狭窄,脑底部可见异常血管网,大脑前、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及颈内、外动脉之间形成广泛侧支交通。结论炫速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烟雾病异常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烟雾病无创检查的首选。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空回肠侧侧吻合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行腹腔镜下空回肠侧侧吻合术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体重、BMI的变化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空回肠侧侧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7±17) min。术后12个月患者平均空腹血糖为(5.80±0.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0.4%,空腹C-肽为(1.32±0.21) nmol/L,空腹胰岛素为(42±54) mU/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54,12.657,11.214,10.698,均P<0.05)。术后12个月平均体重为(72.4±9.9)kg, BMI为(25.6±2.8)kg/m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658, 6.958,P>0.05)。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病史≤10年的患者术后治愈率分别为64.3%、68.2%,优于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上、病史>10年的患者(分别为40.4%、42%)。结论腹腔镜下空回肠侧侧吻合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近期效果好,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