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于2019年和2020年收诊的呼吸内科患者为对象,对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敏感性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实施前后患者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日护患比(分)0.46±0.11、0.59±0.14;患者陪护率21(35.00)、5(8.33);入院评估准确率51(85.00)、59(98.33);分级护理合格率57(95.00)、59(98.33);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55(91.67)、59(98.33);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7(11.67)、2(3.33);非计划拔管率6(10.00)、1(1.67);并发症发生率11(18.33)、2(3.33),实施前后的评分和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后护理质量敏感性明显提高,患者的陪护情况、护理合格、技能考核率有明显的提高,护理中出现缺陷事件的概率比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于2019年和2020年收诊的呼吸内科患者为对象,对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敏感性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实施前后患者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日护患比(分)0.46±0.11、0.59±0.14;患者陪护率21(35.00)、5(8.33);入院评估准确率51(85.00)、59(98.33);分级护理合格率57(95.00)、59(98.33);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55(91.67)、59(98.33);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7(11.67)、2(3.33);非计划拔管率6(10.00)、1(1.67);并发症发生率11(18.33)、2(3.33),实施前后的评分和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后护理质量敏感性明显提高,患者的陪护情况、护理合格、技能考核率有明显的提高,护理中出现缺陷事件的概率比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的指标评分。结果: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其负面情绪的数据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 SDS 和 SAS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评分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中构建和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急诊救治的有效率,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因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护士下尿路症状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 2023年12月上海市348名女性在职护士为调查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护士下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的系数构建尿路感染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此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列线图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 348名护士中发生下尿路症状者315例,发生率为9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科、未分娩、自然分娩、剖宫产、压力负荷是女性护士发生下尿路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尿路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为Z=-1.508×内科+2.640×未分娩+3.643×自然分娩+2.590×剖宫产+0.049×压力负荷得分-2.31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5,灵敏度为0.594,特异度为0.90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 =6.080 (P=0.638)。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预测女性护士下尿路症状的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预防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护理重点,在术后加强对患者各身体机能的密切监测,做好各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结果本次研究的7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8例,轻微脑栓塞6例,肾功能不全4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4个月~2年内,未发生死亡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在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应当在术前做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预防瘤体破裂、实施心理护理;在术后做好预防并发症状、开展用药指导、预防切口感染等措施,从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神经外科术后进食困难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选取于我院神经外科中就医的62例患者参与实验,均需行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后存在不同程度地进食困难问题。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对6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继续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则需对其使用针对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营养状况。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球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进食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情况。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医疗改革越来越重视。中国医疗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导致我国人民群众无法合理有效的就医,针对这种现象,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医疗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详细分析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用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仅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索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途径。方法:对无禁忌证,拒绝手术并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人50例,连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3—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阴道B超测量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检查,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前、后分别为子宫内膜厚度(5.80±0.96)mm及(1.43±0.38)mm,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腺上皮呈增生早期改变,腺体分泌活动受抑制;间质致密,水肿消失,内膜腺体未见早期分泌相,间质细胞有丝分裂像变亦不多见,上皮与间质均未见到异型细胞。所有患者用药期间亦全部闭经,停经后27—65天(48天)月经恢复;7例绝经,2年治愈率86%。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