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细菌生物膜慢性伤口个体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伤口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网眼粗纱覆盖换药,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伤口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法,可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增强患者创面的愈合能力,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II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总结护理对策。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II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损伤程度相关评分进行分组,低于34分为参照组(50例)、超过或等于34分在研究组(50例),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创面恢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经统计,单因素中BIM指数、生活习惯、糖尿病、心理状态、炎性因子水平两组数据对比(P0.05)。多因素分析中BIM、吸烟、糖尿病、心理状态、IL-6、TNF-α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影响II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与BIM、吸烟、糖尿病、心理状态、IL-6、TNF-α等存在直接关系,建议临床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创面更好的恢复。
简介:目的:观察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股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止痛效果。方法:将股动脉穿刺处并发出血、淤血、血肿导致穿刺伤口剧烈疼痛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喷撒型粉剂均匀喷洒伤口,每日2次,连续3d;对照组以传统的磁疗方法治疗15min,每日1次,连续3d。分别记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淤血、血肿部位止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和消肿情况。结果:实验纽和对照组止痛起效平均时间分别为(18.4±6.2)min和(48.5±13.7)min(P〈0.01);治疗24h后,实验组75%的患者无痛,25%的患者有轻、中度疼痛,对照组100%患者存在轻、中、重度疼痛(P〈0.01);治疗72h两组血肿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用于股动脉穿刺伤口血管并发症治疗止痛效果好,操作简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门诊烧伤患者实施基于SWOT分析法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门诊烧伤患者90例分成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基于SWOT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焦虑量表(HAMA)、恐惧(FAV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 将基于SWOT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烧伤患者中,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加速患者愈合时间,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 观察葡萄糖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APD,IK1,IK,ICaL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技术记录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时程和离子电流。比较0、10和20mmol·L1葡萄糖对心室肌细胞跨膜离子电流的作用。结果 (1)与10mmol·L-1葡萄糖相比,0和20mmol·L-1均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的APD缩短(P<005);(2)在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10mmol·L-1时,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电流密度最大,标准化I-V曲线显示0和20mmol·L-1葡萄糖均可抑制IK1,并使I-V曲线左移,其翻转电位从-724移至-646mV;(3)与mmol·L-1葡萄糖相比,0和20mmol·L-1葡萄糖均可增加ICaL的电流幅度和电流密度。当钳制电位为10mV,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mmol·L-1时,ICaL的电流密度为(-803±082)pApF(n=8),而10mmol·L-1和20mmol·L-1葡萄糖分别使电流密度增加为(-545±067)pApF和(-650±056)pApF;(4)当钳制电压为+70mV,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10和20mmol·L-1时,IK的电流密度分别为(1896±286)pApF,(866±187)pApF,(1532±312)pApF。结论 细胞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APD,IK1,IK,ICaL发生改变。细?更多还原
简介:目的制备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并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选择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混合基质,以冷溶法制备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咪康唑及莫米松的含量,并作光照、高温、室温留样的稳定性考察。结果所制凝胶室温下为液体,涂布皮肤即为成膜凝胶。含量测定时,咪康唑与莫米松色谱峰可有效分离,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800.0μg/mL(r=0.9989,n=6)和1.00~80.0μg/mL(r=0.9981,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1%和97.51%,RSD分别为1.41%和2.02%(n=6),2种有效成分对光不稳定。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宜避光包装、保存。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膜活性肽ps _2pa抗神经瘤细胞活性及机制开展深入分析。方法:通过检测膜活性肽ps _2pa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具体参数情况,进一步对表达其生活活性。利用氢溴酸东莨胆碱培养小鼠脑神经瘤细胞调亡模型,同时将膜活性肽ps _2pa干扰浓度作为变量,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神经细胞凋亡能力,探索其对抗神经细胞调亡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添加膜活性肽ps _2pa组相对于与不添加膜活性肽ps _2pa组可以更好抵抗神经瘤细胞活性,可以更好抵抗神经细胞的凋亡能力。结论:通过基因工程培养的膜活性肽ps _2pa在抗神经瘤细胞活性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诊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实施磁性附着体修复,并对修复后义齿固位(固定力)、咀嚼、咬[牙合]使用情况进行随访,对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修复术后1、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好于修复前(P均<0.05);修复后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即刻、修复后1年总满意度均为100.00%,高于修复前的46.67%(P<0.05)。结论临床上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后,义齿外形美观、固位好,患者咀嚼效率更高,保护基牙,取戴方便,患者治疗后义齿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