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概率高,死亡率高。血脂异常是这一疾病引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血清胆固醇,避免引发心血管事件,但是根据临床治疗来看,用药治疗后还会存在残余风险。基于此对混合型高脂血症联合用药治疗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不论是单纯使用他汀类药物,还是把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使用,都可以调节高脂血症患者身体相关指标,帮助有效调节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引发概率。但是实际用药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安全性,为此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和临床指南进行探索,着重分析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的药学特征,了解临床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综述,希望为后续临床治疗实践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熨烫疗法在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症状中的疗效,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评估其对患者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熨烫疗法。熨烫疗法采用特定中药配方,加热后敷于患者疼痛部位,每次治疗持续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2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下降了4.5分(治疗前为7.8分,治疗后为3.3分),而对照组仅下降了2.0分(治疗前为7.6分,治疗后为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量表上的得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熨烫疗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同样有效。结论: 中医熨烫疗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在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本研究结果为中医熨烫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建议将其作为慢性疼痛综合管理的一部分。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结果 两组在产后自护知识评分,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母乳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和产褥期自护知识上,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恢复效果上,实验组的优良率达到97.5%,优于对照组的82.5%(P<0.05)。产后知识知晓率,实验组达到100%,高于对照组的85%(P<0.05)。 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产后母亲的自护知识水平,促进产后恢复,有效提高产后知识的知晓率,值得在母婴同室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患者患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概率较大,如不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工作。目前,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本文对该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行心理干预措施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健康问题中的一大病症, 伴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和生育等因素, 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本文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为研究对象, 从护理的角度对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利用病例研究、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 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解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护理干预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但针对其中复杂及多样性病因, 需要更多的护理策略加以干预。其中,健康教育、生活习惯的调整、康复训练等综合性的护理管理已经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策略. 进一步研究表明, 个体化,全面化的护理管理,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尿失禁及盆底肌肉力量等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护理研究的发展, 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8月期间神经内科收诊的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资料,纳入统计对比实验。观察样本筛选共计80例,基于入院编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单数编号)与实验组(双数编号),每组40例。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提供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SS-QO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负性心理(SAS与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S-QOL、NIHSS、SAS和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SS-QOL评分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普及应用。
简介:【摘要】高血压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是造成老年人残疾和死亡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且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亟待寻求最佳治疗手段。高血压是一种可控,但不能够被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知相对较低,因此对老年高血压进行有效的防治意义重大。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科专门护理技术,可促进患者残余机能的恢复,因此考虑将其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以促使患者血压水平长期稳定。但现阶段,我国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深入研究。文章总结了高血压的概念、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特点,归纳了学者们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研究报告,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菌类西药的药理学药性与具体应用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部分抗菌类西药使用患者,病例数60例,纳入时间段2019年6月~2019年11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组别不同运用的管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方式开具抗菌药物,观察组患者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用药,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运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用药的观察组患者,用药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格根据患者症状、药物药理学药性向患者开具药物,可以有效促进药物治疗效果的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