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琥珀酸索利那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琥珀酸索利那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IP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最大尿流速。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NIH-CPSI、IPSS评分均明显降低,最大尿流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IPS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最大尿流率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显著的减轻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的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左卡尼汀注射剂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8日至2018年3月21日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在此操作上,观察组联合左卡尼汀注射剂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2.79±3.68)%、(50.19±4.20)mm、(41.45±3.23)mm,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价值,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左卡尼汀注射剂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2017年度2-9月期间90例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且各45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并对疗后的相关数据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要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复发率为2.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复发率为2.22%。结论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其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还可提高患者的恢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拜新同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拜新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和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对比。方法2014年9月-2017年9月,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与对照组患者47.5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使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用药比较,可提升治疗有效率,为患者的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试图分析在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人当中质子泵抑制剂用以胃肠道出血预防的用处以及在随后的1年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病率。方法对于在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首次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接受治疗的病人包括有可能有出血风险的高危人群。治疗包括静脉或口服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如果没有出血风险则不予预防治疗。在接下来的1年当中对上述所纳入人群进行随访,对发生心血管事件、胃肠道出血以及质子泵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评估。结果150例病人被纳入研究,得当的胃肠道预防占到了病人总数的52%,而其余的32%的病人依据指南标准没有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而与此同时有48%的病人接受了不得当的胃肠道预防。在随访期间有21例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接近一半的病人没有接受得当的胃肠道预防。血管事件不能完全归咎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尽管进行了预防治疗,但胃肠道出血事件仍然可能发生,同时还可能出现一个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关的较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有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将患者分为有服药史组与无服药史组,每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NIHSS评分,有服药史组低于无服药史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3个月,有服药史组的总有效率是95.0%,无服药史组是82.5%,有服药史组高于无服药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助于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短期疗效。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67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起病后约1个月,患者出现间断性谵妄,每次持续1-2min。患者遂至外院行脊髓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检查,结果示潘台试验阳性(微量),白细胞计数137×10^6/L↑,蛋白0.889g/L,糖2.28mmol/L,遂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存在间断谵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照组41例(抗心衰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变化、心功能参数变化以及运功能力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DW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DW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心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O2max、最大功率以及力竭时间均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VO2max、最大功率以及力竭时间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陈越鞠汤与托尼萘酸联合用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托尼萘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茵陈越鞠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除GGT指标差异不明显外,观察组其它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单用托尼萘酸,联合茵陈越鞠汤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APL细胞株NB4作为体外模型,以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和形态学观察评估细胞分化;应用蛋白印迹法研究细胞MEK和ERK的活化状态及PU.1、C/EBPβ、C/EBPε和PML-RARα的蛋白含量。结果:MEK-ERK信号通路在ATRA处理早期即活化,并维持48h。抑制MEK活性,可使ATRA诱导的CD11b阳性率从(87.50±4.16)%下降到(38.01±2.79)%,NBTA540值从0.507±0.009下降到0.25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01);且大部分细胞形态回复到原始细胞;同时,ATRA诱导的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上调也受阻。结论:ATRA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诱导APL细胞分化。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7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9)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肌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照组(n=39)予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分别进行PANSS、TESS、PSP及MARS量表评估。结果最终研究组n=36、对照组n=37完成研究,4周、8周、12周、2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PSP、MARS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在第4周及第8周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及第24周较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剂对照组TE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酮注射液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微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97%)共3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共22例,且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75.76%)共25例,明显高于观察组(30.43%)共10例,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少,社会生活功能得到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曲美他嗪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择136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各68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曲美他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参照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6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配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式,观察组则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泮托拉唑的治疗方式。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双联抗血小板配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方式下,其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14%,对照组的则为30.9%,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双联抗血小板配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在PCI术后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