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依据,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计算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结疾病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83.0%和88.0%。结论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鉴别诊断中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疾病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影响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4月间在我院32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病例,在乳腺肿瘤表面或活检部位周围皮下组织注射99mTc标记的硫胶体,采用核素淋巴显像和γ计数器探测仪检测识别前哨淋巴结(SLN),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32例患者中SLN检出率为96.9%;敏感度为87.5%;准确性为96.8%;假阴性为12.5%;假阳性为0。患者年龄<50岁、原发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术前穿刺活检确诊与SLN检出有关(P<0.05);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SLN检出无关(P>0.05)。结论SLNB具有安全可靠、敏感度和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可以正确反映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有无转移。

  • 标签: 乳腺癌前哨 淋巴结活检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进行药物的16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肠安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而言,采用肠安颗粒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肠安颗粒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缓解宫颈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价值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选取为2016年4月-2018年8月,研究对象确定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患者,共选择52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使用计算机软件、遵照均等原则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较早,首次排尿量较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8%,与对照组30.76%相比较高,P<0.05。结论针对接受宫颈根治术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尿潴留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探索性推广。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患者D-二聚体(D-D)、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卵巢病变患者90例,其中卵巢患者50例(卵巢组)和卵巢良性病变患者40例(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D-二聚体、CA125及CA199的水平。结果卵巢患者D-二聚体、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三项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CA125及CA199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卵巢患者血浆D-二聚体、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对于卵巢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卵巢癌,D-二聚体,CA199,CA125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临床研究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恶性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其中44例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4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作为实验组,观察它们的显效率和免疫功能。结果其中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比只采用传统西医的方法显效率高,免疫功能加强。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显效率明显提高,免疫功能得到明显上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肺癌合并恶性肿瘤 显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在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30.6±13.5)分钟,出血量(325.8±13.2)毫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0.2)天,术后住院时间(9.5±1.4)天,和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4.76%,和对照组的28.5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时候,对腹腔镜技术加以应用,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能够改善各项手术指标,同时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妇科恶性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05月--2017年05月入院治疗的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其共计有30个病灶,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应用体会。结果对于超声造影而言,其诊断甲状腺肿的的表现则是等增强与地增强,若是少数表现为高增强,则腺瘤的超声诊断则呈现快进慢退高增强;甲状腺癌则表现为快进慢退的变化趋势,穿刺病理符合率高达90.00%。其中当病灶显影时间基本保持同步或者稍早与周边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其呈现低增强58.82%(10/17);等增强呈现为29.41%(5/17);高增强呈现为11.76%(2/17)。对于甲状腺瘤而言,66.67%(8/12)呈现为高增强,25.00%(3/12)呈现为低增强,8.33%(1/12)呈现为等增强。对于甲状腺癌而言,患者主要呈现为不均匀的增强,在后期的结节以及包块内部的增强强度也有效低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法,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修复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修复及重建效果,评价皮瓣成活情况、愈合情况、外形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愈合率、外形满意度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患者采用股前外侧修复与重建,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术后缺损 Ⅰ期修复 重建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采用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集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7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超诊断,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对彩超诊断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彩超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采用彩超进行诊断,能够对肿块边界特征和形态进行正确判断,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6例肾集合管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例肾集合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6例肾集合管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9岁,平均51岁;肿瘤直径4.0-13.5cm。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以呈管状、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表现为片状生长,肿瘤细胞表现为靴钉样改变,其中特征性变化为间质纤维增生及多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集合管上皮的异型增生;免疫标记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19、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34βE12、CK7、Ksp-cadherin和P504S,而均缺乏CK20、CD10、TFE3、CEA、Villin及CD117表达。结论:肾集合管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其诊断时应与乳头状肾细胞、肾髓质等鉴别,而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肾集合管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口腔患者术后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进展。介绍了口腔护理的新理念、口腔护理的方法、口腔护理液等内容,系统阐述了口腔患者术后口腔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 标签: 口腔癌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子宫颈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宫颈新发病例超过13万人,约占世界宫颈新发病例的1/3,并呈现发病年轻化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子宫颈的病因、危险因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 标签: 子宫颈癌 病因 致癌机制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式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前病变患者,均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阴道镜下行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的诊断总符合率为86.46%(83/96),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CINI符合率为77.27%(17/22),CINII与CINIII符合率为67.85%(19/28)。结论宫颈前病变的诊断,应用阴道镜宫颈活检漏诊率较大,以致出现风险,而LEEP术能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现象。

  • 标签: 宫颈癌癌前病变 LEEP术 病理检查 阴道镜宫颈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早期宫颈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诊断早期宫颈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开腹手术42例、腹腔镜手术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如血管损伤、膀胱尿管肠道损伤、尿潴留、淋巴囊肿、切口感染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较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如血管损伤、膀胱尿管肠道损伤、尿潴留、淋巴囊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明显优势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腹腔镜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样、卵巢浆性液中ER、P53、ER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样和卵巢浆性液患者进行病理研究,包括子宫内膜样50例、卵巢浆性液50例。通过检测病例中的病理标本,体现标本中ER、P53、ER的表达情况。不同的病理,显示的病理分型也各不相同,以及组织细胞分级和临床病期过程中ER、P53、ER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癌细胞中ER、P53、ER的表达率相差较大,(X~2=5.45,P<0.04,X~2=4.25,P<0.04)。高分化癌细胞和中分化癌细胞中PR、P53、ER的表达率和低分化癌细胞中PR、P53、ER的表达率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X~2=5.23,P<0.04,X~2=2.42,P<0.04,X~2=4.55,P<0.04)。子宫内膜样与卵巢浆性液的临床分期1型和2型患者中,PR、P53、ER的表达率相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X~2=5.31,P<0.04,X~2=4.22,P<0.04,X~2=4.55,P<0.04)。结论子宫内膜样及卵巢浆液性中PR、P53、ER的表达存在很大的差异。此项结果表明,对它们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所以在我们妇科工作临床实践中,对PR、P53、ER的检测子宫内膜样及卵巢浆液性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推进。

  • 标签: 子宫内膜样癌 卵巢浆性液癌 PR P53 ER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宫颈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诊断早期宫颈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开腹手术42例、腹腔镜手术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如血管损伤、膀胱尿管肠道损伤、尿潴留、淋巴囊肿、切口感染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较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如血管损伤、膀胱尿管肠道损伤、尿潴留、淋巴囊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明显优势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腹腔镜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