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运用到临床中的不良反应情况,以期能给临床用药提供有效根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因使用抗菌西药出现不良反应而入本院的患者96例。通过研究所选病例报告,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研究中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西药总共有七类,以头孢菌素类西药诱发的不良反应居多,占35.42%;患者不良反应病症多出现于皮肤及附件部位,占37.50%;引发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用药,占93.75%,不良反应多数发生于输液时间内,占36.46%。结论在临床中使用抗菌类西药,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加强临床监测,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C反应蛋白( CRP )水平对诊断 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 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我院 100 例经临床检测确诊为腹泻的患儿 。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 组 50 例,为 细菌性肠炎患儿,细菌组 50 例,为 病毒性肠炎患儿。检测两组患儿血清 中 CRP水平,并判断 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对小儿肠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 患儿 CRP 水平为( 35.86 ± 16.39 ) mg /L,明显高于对照 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 患儿血清 CRP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CRP水平对 细菌性肠炎患儿更敏感 ,检出率更高,对 小儿肠炎的鉴别诊断及对症治疗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有效避免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当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分析法,通过以2家医疗结构药品不良反应实际上报情况为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ADR来源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国内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管理情况的现状,并进一步思考其中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管理工作。结果:医院的管理模式不同,会造成医生、护士、药师对不良反应的上报数量有偏差;用药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因素的关系。结论:医疗机构中不同岗位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数量,会因为管理造成数量有差别;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受性别、年龄影响,应该对女性、青少年和中老年人重点关注。通过管理调整,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的采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种儿童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接种疫苗并进行护理干预的接种疫苗儿童,共计100例,按照所有儿童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接种疫苗儿童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对其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均有良好的影响,减少在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种西药联合一起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筛选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西药处方共计100份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首先将西药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其中100份处方中,有28份处方具有一定的问题。其次对不良反应的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过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水肿,失眠,头晕,发烧等。结果:发现处方中的西药联合使用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如下方面:配药不当,用法有误,重复用药,剂量有误等,其中配药不当所占比例最大,为35.7%;重复用药所占比例最小,为14.3%。过敏情况是不良反应中表现最多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25%,其次为头晕的症状,其所占比例为17.9%,出现最少的情况为呕吐、失眠以及发烧,所占比例均为3.6%。结论:多种西药联合一起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主要的原因是处方上的药物匹配有误,因此对于不良反应的减少应从根本开始,加强相关部门人员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