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按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单纯冠心病组(90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85例)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72例).记录三组患者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相关用药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吸烟史、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用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年龄、收缩压、尿酸、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高龄、LAD和LVED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性最显著(P=0.001,OR=1.061,95%CI1.026~1.096).结论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程2周、3个月的尿酸水平及神经功能。结果入院时高尿酸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为(11.0±5.6)分,正常尿酸组评分为(11.0±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病程2周时高尿酸组(NIHSS)评分为(8±4.8)分,正常尿酸组为(9±5.0)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3);且高尿酸组神经功能好转率(63.6%)高于正常尿酸组(52.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2)。病程3个月时高尿酸组(NIHSS)评分为(9±3.9)分,正常尿酸组为(9±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高尿酸组神经功能好转率为48.5%,正常尿酸组好转率为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血清尿酸的升高有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而无益于远期神经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研究临床上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采用天麻钩藤饮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 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获得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II)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压水平。结果:最终结果显示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差异并不明显,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天麻钩藤饮针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视选用药物的不同,将入选者进一步分为对照组(缬沙坦,42例)与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缬沙坦,42例)。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长激素释放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扩张率(Flow-mediated dilation,F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05%)与对照组(14.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利于调节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