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翅甲虫灼伤、咬伤中毒局部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3例本院门诊诊断被隐翅甲虫灼伤、咬伤中毒的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83例无极膏外敷患处,乙组30例用红霉素软膏外敷患处,两组患者均每日三次,连续治疗一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无极膏治疗组83例,28例显效,47例有效,8例无效;乙组红霉素软膏外敷例,5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甲组总有效率达90.4%,乙组总有效率达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极膏对隐翅甲毒虫灼伤、咬伤人体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致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并出现血管损伤的2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致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1例患者损伤血管为静脉,之后对其进行补片修补术,术后血管通畅、恢复较好。另外1例患者损伤血管为动脉,行血管重建术,重建后,血供良好,恢复理想。结论大隐静脉术血管损伤和多种因素相关,主要为如血管解剖位置、手术过程、术者经验等。血管损伤一旦发生,极易引发下肢缺血缺氧,严重者需要截肢治疗。因此,加强预防,早期发现对于提高预后尤为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方法对霉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治疗的74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采用应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方法实施治疗,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记录。结果74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38例(51.3%),获得有效的患者为31例(41.9%),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3.2%,而获得无效的患者为5例(6.8%)。结论应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方法对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使患者治愈率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在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22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11例病例,两组均为22个髋关节,其中观察组采用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输血量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术在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rimarypulmonarycrytococcosis,PPC)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18例经病理证实的PPC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强化方式。结果PPC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或胸痛,症状一般较轻。PPC病灶以多发结节影8例(44.4%)最多见,其次为孤立不规则团块影5例(27.8%),单发结节2例(11.1%)、实变影2例(11.1%)及混合性结节影1例(5.6%)较少见。结论PPC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望作出准确诊断。
简介: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3例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大隐静脉术后发生LDVT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生术后LDVT的原因和治疗效果。结论:总结评估大隐静脉曲张术前危险因素、手术规范操作、降低术后LDVT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终止11~20周正常妊娠及稽留流产的新方法,以解决既往此阶段中不能终止妊娠的问题。方法以我处收治停经11~20周正常妊娠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空腹口服息隐3次,每次服100mg(4#),每次间隔时间为12小时,并于第3次服药后立即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600ug(3#)。结果50例中,已完全流产34例(占68%),流产不完全16例(占32%),也因宫口开大,清宫顺利。并且平均产程较既往2~3天缩短为1天6小时,平均出血量由既往的100~150ml减少至30~60ml,平均住院时间短,由既往5~7天缩短至2~4天。结论双份息隐配伍米索在终止11~20周正常妊娠及稽留流产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在早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和/或脑脊液真菌培养鉴定为新型隐球菌作为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金标准。对37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次或多次腰穿脑脊液,同时以单纯墨汁染色、脑脊液培养、胶体金法、墨汁染色联合脑脊液培养方法分别检测脑膜炎新型隐球菌。结果单纯墨汁染色和单纯脑脊液培养初次腰穿检出率(48.6%vs56.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墨汁染色联合脑脊液培养(81.1%)较上述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初次腰穿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5),与胶体金法(94.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胶体金法初次腰穿检出率看似更高一些。胶体金法在2例非隐球菌性脑膜炎标本中出现假阳性。结论脑脊液墨汁染色联合脑脊液培养较该两种方法分别单纯检测明显提高新型隐球菌初次腰穿的检出率,该联合检测可做为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灵敏、特异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应用。胶体金法首次腰穿检出率最高,其阳性高度提示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感染,但应注意假阳性的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早期隐裂牙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早期隐裂牙患者随机11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5例予以树脂充填修复治疗,而实验组予以全冠修复法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差异,并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随访,比较长期疾病转归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术后半年、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8.2%、94.5%和92.7%,而对照组治疗后、术后半年、1年总有效率分别96.4%、85.5%和78.2%。两组患者间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半年、1年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全冠修复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逐步下降,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法治疗早期隐裂牙疗效确切,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