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法语现状世界上法语国家和地区的人数约为一亿七千万,占世界人口的3.2%,其中欧洲为44%,非洲为46%,美洲为7.6%,亚洲为1.8%.在欧洲大陆,讲法语的人数为七千一百万,英语为六千万,而德语则为九千万.可见法语在国际上的用场有限,而且面临德语和英语的强劲挑战.
简介:1979年7月2日,“一大”的亲历者包惠僧去世了。由于悼词迟迟没有写好,追悼会到7月22日才召开。盖棺方可定论,为何包惠僧的悼词这么难写?死者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包惠僧,原名包道亭,湖北省黄冈县人,1894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包惠僧毕业于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作了新闻记者,先后在《大汉报》、《汉口新闻报》等报社做过记者。由于他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加之文笔又好,因此在武汉青年学生中小有名气。这时,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陈独秀。包惠僧曾两次采访了到武汉文华大学做报告的陈独秀,陈独秀这时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陈独秀等
简介:大家都知道粟特商旅在欧亚丝路贸易中的角色有多重要。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一起向我们揭示了粟特胡人在中亚五国、新疆、敦煌的全景式文化和生活场景。粟特文明的黄金时代在五到八世纪(550-755),恰逢中国的北朝、隋唐盛世,结束于阿拉伯帝国入侵(642—722)。在最近的七十年里(1946-2016),考古学家们在中亚热土上对几乎所有宫殿、要塞、佛窟、神庙、城池进行了发掘。考古证据表明,粟特壁画有三个艺术中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撒马尔罕古城、布哈拉古城(见封二图1)、和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的片治肯特古城。对于上述三大古城壁画的研究,开启了解读粟特文明的钥匙。本文以片治肯特古城的壁画为案例,分析了中亚壁画题材中的波斯英雄史诗、希腊伊索寓言、印度神话。以图证史,表明在伊斯兰化之前的中亚粟特,一直处在与欧亚丝路的文化互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