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治疗花费高,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2糖尿病。从既往研究看,减少2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策略是加强血糖控制。然而大量证据表明,除了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外,强化(相对于适度)血糖控制对重要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预后没有显著获益。但是,严格的血糖控制却会增加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并会增加药物种类、副作用和成本等额外负担。此外,来自心血管结局研究的数据表明,使用特定类别的降糖药可大大改善心血管、肾脏和死亡的结果,而这些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降糖作用带来的。因此,为2糖尿病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需要转变范式并脱离以血糖为中心的糖尿病管理观点。与其优先考虑加强血糖控制,不如将重点放在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糖尿病照护,使血糖目标和患者的目标与情况保持一致,最大程度地减少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减轻治疗负担以及改善生活质量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迄今我国尚缺乏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病与发病特点等相关研究,糖尿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防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在个体化综合评估基础上给予合理干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老年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哮喘包含2种内2哮喘和非2哮喘。约半数患者为非2哮喘,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现有治疗方法难以控制,这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非2哮喘的发病机制包括中性粒细胞炎症、1免疫应答、3免疫应答、全身性炎症反应、代谢异常和非炎症机制。用于治疗的方法有非药物干预、药物的"超说明书"使用、新型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为探明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哮喘 非2型哮喘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外2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2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糖尿病,2型 指南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外2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2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糖尿病,2型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制病毒(replication competent lentivirus, RCL) VSV-G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以慢病毒载体包膜VSV-G基因为目标序列,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扩增效率、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及耐用性进行验证。利用所建立的方法进行CAR-T细胞、慢病毒载体生产终末细胞及慢病毒载体收获液样品的初步应用性研究。结果建立的VSV-G荧光定量PCR法,专属性较好,对293T细胞、PBMC细胞及C8166细胞均无特异性扩增,线性范围为1×102拷贝/test~1×109拷贝/test,R2能够达到0.998以上,扩增效率在93%~98%之间,精密度RSD<12%,准确度回收率为85%~106%,最低检出限和最低定量限分别为5拷贝/test和40拷贝/test。另外,该方法的耐用性较好。各项验证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检测的要求。利用该方法对54批样品(包括CAR-T细胞、慢病毒载体及载体生产终末细胞)进行RCL C8166细胞培养法的终点检测,结果显示54批样品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VSV-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各项验证参数均可满足检测要求,该方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慢病毒载体相关产品的安全性。

  • 标签: 复制型慢病毒 VSV-G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表现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分转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诊为普通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资料。共入组64例COVID-19患者,男32例,女32例,年龄18~76(45±15)岁。依据是否随病程发展为重型分为普通组(51例)和转重型组(13例),分析组间CT影像学差异,并采用视觉半定量法进行肺炎评分。结果与普通组相比,转重型组更容易累及左肺上叶、右肺中叶、远离胸膜的部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5.897,P=0.027;χ²=8.549,P=0.005;χ²=10.169,P=0.002)。普通组受累肺叶中位数2(1,5)个,转重型组受累肺叶中位数5(4,5)个,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03,P=0.001);以受累肺叶(n=4)为界值,诊断普通转重型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9%、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转重型组肺炎评分10(4,16)高于普通组4(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40,P<0.001);以肺炎评分8分为界值,诊断普通转重型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69.2%、86.3%,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结论CT在早期预测COVID-19临床分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早期评估,病变范围可能是普通COVID-19肺炎的重要预后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甲流感病毒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厦门市儿童医院确诊的儿童甲流感病毒肺炎合并肺不张病例4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治经过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41例甲流感病毒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中,男18例,女23例,3岁以下25例,其中38例(92.6%)在冬春季发病;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其中18例伴呼吸急促,1例合并呼吸衰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19例,降钙素原升高17例,肝功能异常6例,心肌酶异常5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升高5例,痰培养发现8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1例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影像学41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肺不张,其中右肺不张13例,左肺10例,两肺多发实变不张18例。27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2例树枝样或胶冻样支气管塑形;所有患儿均给予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抗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根据相关检验结果及临床经验分别予阿霉素、头孢类等抗感染治疗,所有患儿均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X线胸片和(或)胸部CT肺不张基本恢复。结论甲流感病毒肺炎合并肺不张,冬春季高发;3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以高热为主;可出现混合感染;胸部影像学显示实变不张,可发生在任何肺叶,部分表现为多发实变不张,部分合并胸腔积液;除常规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外,适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对疾病的诊治及预后有意义。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肺不张 纤维支气管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上海市环境污水监测中埃可病毒11(echovirus 11, Echo11)的基因特征和循环动态变化。方法本研究对上海市2012—2019年环境污水监测获得的Echo11分离株进行了VP1区核酸扩增和序列测定,结合上海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监测系统和健康儿童肠道病毒监测中Echo11分离株以及Echo11参考株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上海市3个监测系统来源Echo11分离株共有156株,其中2012—2019年环境污水共分离到136株,其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上海市不同来源Echo11分离株进化速度较快,有40.3%存在第54位氨基酸位点突变。上海市不同来源Echo11共有5个基因亚型传播链,即A1、A2、C1、C3和D5基因亚型。2012年,环境污水、AFP病例和健康儿童之间存在A1基因亚型Echo11共循环现象。2012—2015年的优势传播链为A1基因亚型,从2016年开始,优势传播链逐渐变为D5基因亚型。结论环境污水监测真实反映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 HEV)的循环状况,对于HEV相关疾病预测预警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埃可病毒11型 监测 基因特征 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对于NLRP3、pro-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内NLRP3、pro-IL-1β的表达及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dV-7可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WB显示HAdV-7感染诱导细胞内pro-IL-1β蛋白表达上调,ELISA检测表明HAdV-7感染可诱导IL-1β的分泌表达(MOI=0.5,P=0.0008)。使用Ac-YVDK-cmk抑制caspase-1表达后,HAdV-7感染上清中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025);HAdV-7感染caspase-1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同样被显著抑制(P=0.0191)。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7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 mRNA表达上调(NLRP3:P=0.0004;pro-IL-1β:P=0.0007),同时WB显示HAdV-7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蛋白表达上调;使用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处理细胞,可抑制HAdV-7感染的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P=0.0027); HAdV-7感染NLRP3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189)。分别使用TLR2、TLR4、TLR7/9信号传导抑制剂,抑制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TLR4信号传导,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P=0.0122);使用ROS抑制剂、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或抑制K+外流,分别处理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组织蛋白酶B(P=0.0292),或抑制K+外流时(KCl, P=0.0022;Glibenclamide, P=0.0275),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结论HAdV-7感染THP-1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第一信号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第二信号主要通过半通道模型介导K+外流的和溶酶体破坏模型释放组织蛋白酶B的激活NLRP3炎症小体。

  • 标签: 人腺病毒7型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TLR4 组织蛋白酶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8年输入性B3基因麻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查和扩增麻疹病毒核酸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分离获得2株麻疹病毒株,18条病毒核酸序列。所有福建株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参考株同属一个分支,其中标本MV18-41和MV18-42与2018年分离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毒株(HongKong.CHN/35.18)核酸同源性为100.0%;其他毒株序列与2018年分离于日本的毒株(Mvs/Osaka.JPN/38.18/B3)同源性最高(99.9%)。福建株与除B3基因外,23种WHO不同麻疹基因参考株之间比较,福建株与B1基因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性最小,分别为95.1%~95.4%和95.3%;与H1基因参考株同源差异性最大,其中与中国目前优势流行的参考株MVi/Hunan.CHN/0.93/7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分别为88.7%~89.0%和87.3%;在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存在13个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并未引起该蛋白区域的功能变化。结论福建省成功分离获得2株B3基因麻疹毒株,B3基因麻疹病毒是福建省发现的新基因麻疹病毒,在补充和丰富福建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本底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必需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才能更好地完成福建省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病毒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市2014—2017年出生儿童肠道病毒71(EV71)疫苗接种情况,为今后EV71疫苗的接种实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杭州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4—2017年出生儿童EV71疫苗接种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550 888名2014—2017年出生儿童中,第1剂次EV71疫苗接种率为29.15%,2014—2017年各年出生儿童接种率分别为11.55%、22.13%、37.93%和42.16%,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县儿童接种率分别为43.85%、20.78%和27.87%。第2剂次接种率为26.59%,2014—2017年各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分别为10.14%、20.03%、35.23%和38.31%,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县儿童接种率分别为40.51%、18.59%和24.61%。EV71疫苗主要接种年龄为1岁,其中10~13月龄为接种高峰。结论杭州市EV71疫苗接种率虽逐年上升但有待进一步提高,接种月龄偏晚,需加强EV71疫苗接种宣传,使儿童尽早完成接种获得免疫保护。

  • 标签: 疫苗 肠道病毒71型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20年辽宁省甲病毒性肝炎高发疫情原因,提出控制建议。方法收集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辽宁省甲肝疫情资料和已有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综合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0年1—3月辽宁省共报告甲肝病例1 460例,较去年同期(871例)上升67.62%。病例主要集中在丹东和大连,2个市的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3.35%。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16%,男女性别比为1.92:1;发病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分别占42.88%和32.88%。结论应该采取健康宣传、漏种儿童及时补种、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的防控体制,降低甲肝发病率。

  • 标签: 甲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分析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浙江省北部区域(嘉兴市和湖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流行株的分子传播网络,探索HIV-1在该区域的传播特征。方法以2017年嘉兴市和湖州市新诊断的37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样并收集其基本人口学及流行病学信息。从血浆中提取RNA,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区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判定亚型。计算两两序列间的基因距离,筛选最佳基因遗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成功获得336份样本的pol区基因序列,共检出11种亚型,以流行重组(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07_BC亚型[40.8%(137/336)]和CRF01_AE亚型[31.2%(105/336)]为主。以1.0%的基因遗传距离阈值绘制HIV-1分子传播网络,119例患者共形成38个分子簇(簇内患者数为2~28例),以男性为主[82.4%(98/119)] ,以年龄≥40岁者居多[52.9%(63/119)],主要感染CRF07_BC亚型[57.1%(68/119)]和CRF01_AE亚型[24.4%(29/119)],其中CRF07_BC入网率[49.6%(68/137)]高于CRF01_AE入网率[27.6%(2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22);存在2个较大分子簇C1(含28例患者)和C2(含11例患者),C1中男男同性传播占60.7%(17/28),C2中男男同性传播有7例。高传播风险病例普遍通过手机交友软件在本地或邻近城市寻找性伴侣,所感染的HIV-1序列多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北京市和杭州市等)的HIV-1毒株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结论浙江省嘉兴市和湖州市的HIV-1亚型多样,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该地区HIV-1传播网络特征复杂,其中高传播风险病例可能是导致浙江省北部区域HIV-1流行的关键因素,因此亟需深化传播网络监测体系,及时制订精准干预和防治策略。

  • 标签: HIV-1 亚型 HIV分子传播网络 度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通过调控相关下游蛋白进而限制流感病毒感染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SIRT1敲除的A549细胞系,用甲流感病毒感染野生和SIRT1敲除的A549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并通过免疫印迹测定两种细胞系中的流感病毒NP蛋白,以及SIRT1相关功能蛋白在流感病毒感染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SIRT1敲除的A549细胞系中流感病毒复制增强。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2 6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 012和659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天然免疫抗病毒反应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等信号通路。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比野生细胞,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FITM3)和自噬蛋白LC3-II在SIRT1敲除细胞系中都存在表达升高程度的下降。结论SIRT1通过调控下游重要蛋白诸如IFITM3和LC3-II来拮抗流感病毒复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A549细胞 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D8基因麻疹病毒输入性疫情流行及基因特征。方法对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对采集的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定量RT-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监测到输入性D8基因麻疹病例36例,主要集中在邯郸市的8个县(区),其中成安县确诊病例数最多,占报告病例数的58.33%(21/36),所有病例均出现了发热和出疹症状,2岁以下病例及无免疫史病例分别占全部发病数的55.55%(20/36)和86.11%(31/36),发生肺炎的儿童数占患病儿童总数的44.12%(15/34)。经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输入性D8基因与D8基因WHO参考株(D8-Manchester.UNK/30.94)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8.6%和97.3%,与我国本土基因H1基因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8%~93.1%和93.3%。结论D8基因麻疹病毒输入性疫情已造成河北省内的本土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置疫情,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类疫苗的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 标签: 麻疹病毒 基因型 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山东省戊肝炎病毒(HEV)的基因分布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山东省2017年1—12月通过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戊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其血清标本,共1 0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复核检测HEV-IgM和HEV-IgG抗体,对HEV-IgM阳性者的血清提取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HEV开放式阅读框架2区域内长度为644 bp的核苷酸片段,直接测序后与GenBank下载的参考病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HEV-IgM复核检测阳性者638例(61.1%),其中男性病例年龄为(57.9±12.2)岁,阳性率为61.5%(496/807),女性病例年龄为(58.1±15.0)岁,阳性率为59.7%(142/238);复核检测阳性者中共检出163株HEV毒株,检出率为25.6%(163/638),其中,东、中和西部地区检出率分别为23.0%(71/309)、33.6%(72/214)和17.4% (20/115)。检出的163株HEV病毒株均属于基因Ⅳ,以4d亚型为主,占85.9%(140株),其次为4b亚型(7.4%,12株),以及少量的4a和4h亚型,分别占3.7%(6株)和3.1%(5株)。4a、4b和4h基因亚型组病例以东部为主,分别占3/5、11/12和4/6;4d基因亚型组以中部为主,占50.0%(70/140)。163株HE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7%~100.0%,其中140株HEV 4d亚型毒株与山东省猪源(KF176351)、牛源(KU904278)和羊源(KU904267)HE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1%~98.3%、92.7%~97.9%和92.7%~97.9%。结论山东省HEV优势流行株属于基因Ⅳ4d亚型,跨种间传播可能是山东省人HEV感染的主要来源。

  • 标签: 肝炎病毒,戊型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监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