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论是主观说、客观说还是立法者意思说都无法对为何要单独设立介绍贿赂作出圆满解释。介绍贿赂具有严重法益侵害性,具有独立成之必要,介绍贿赂不是贿赂类犯罪共犯,而是实行从属性之例外,成立此不要求贿赂类犯罪达到了着手阶段,只需行为人实施了介绍贿赂行为,即成立此既遂。如果没有介绍贿赂就无法处理正犯未着手行贿行为,而介绍贿赂可以堵截处罚漏洞。对介绍贿赂行为加以打击,符合加强对腐败打击力度刑事政策,且能够做到罪刑相适应。

  • 标签: 介绍贿赂罪 抽象危险犯 实行从属性 共犯
  • 简介:本文立足现行刑法,在分析有关司法解释基础上指出,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双重定性,有悖于刑法基本原理,应予以澄清,进而认为交通肇事中逃逸行为只能作为该基本犯罪加重量刑情节,而不应视为定罪情节

  • 标签: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 量刑情节 定罪情节
  • 简介:离退休后还能以受贿论处吗?编辑同志:我舅原在政府机关任副局长职务。1992年离休以后,他利用任职期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时常帮助别人联系生意。今年五一节前夕,他帮一位熟人牵线,同他原在机关所属一家公司做成了一笔生意,从中得到好处费2.5万元人民币。对...

  • 标签: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最高司法机关 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便利条件
  • 简介:在票据诈骗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程度并不要求确知,对票据真实性有所怀疑也属于明知。盗窃他人空白票据伪造后予以使用行为同时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票据诈骗和盗窃,属于牵连犯,应从一重处罚。诱骗客户至银行存款,偷换客户预留印鉴卡,以客户名义开具票据至银行柜面划走客户存款行为,应当认定为票据诈骗

  • 标签: 票据诈骗罪 客观行为 主观明知
  • 简介:财产性利益时代到来标志着很多案件无法通过传统财产犯罪框架加以解决。传统理论中盗窃以"秘密"作为核心要件,盗窃成立范围小,导致了对抢夺、诈骗、抢劫需要做宽泛解释。以"占有"为核心财产犯罪体系以盗窃作为基础,延伸出抢夺、诈骗、抢劫构成要件。财产性利益时代背景下,"占有"已经无法周延财产犯罪对象。因此,应当以"行为人造成他人利益受损,自己取得利益"作为盗窃结构,以此为基础展开延伸出抢夺、诈骗、抢劫

  • 标签: 财产性利益 盗窃罪 诈骗罪 占有
  • 简介:交通肇事基本构中考虑“逃逸”因素容易违反刑法中禁止重复评价。“司法解释”及实务操作过度倚重“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前置法因素,而对“因而发生重大事故……”保障法要求予以忽视,因“逃逸”入不符合罪状描述“因而”语义,也未充分认识到“两法”具有不同规范保护目的。肇事行为与逃逸行为具有不同质,在交通肇事基本责任认定中,应刨除逃逸因素,将引致事故发生交通违规行为作为非难依据。并且,即便系逃逸之外违规行为,也不能一概认定为刑法上肇事行为,应该综合考量刑法规范目的、违规行为对于事故发生原因力以及行为人预见可能。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逃逸 禁止重复评价 规范保护目的
  • 简介:合同诈骗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与经济合同纠纷往往难以区别,其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罪与非重要界限。理解和认定合同诈骗主观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是合同诈骗唯一主观要件,以及运用证据如何来证明合同诈骗主观故意等,结合司法实践中有关案例来对以上问题做出探讨。希望合同诈骗司法解释能早日出台,指导实际工作。

  • 标签: 合同诈骗罪 经济合同纠纷 主观要件 非法占有
  • 简介:刑法条文由于简练需要,没有对“公共安全”做出界定,但也造成了司法实践混乱。通过比较理论界对“公共安全”含义存在争议,讨论各个观点存在缺陷,“公共安全”应当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及重大财产安全以及与此相关公众生活安宁与平稳。该定义排除了特定人以及特定少数人,借此与相关侵害人身权利犯罪以及侵害财产犯罪相区别。同时,危害公共安全危险方法也应当界定为必须要具有类似放火一经实施便不受控制地向四周蔓延,并且会有源源不断潜在受害人接近危险源,同时该行为必须是一次性实施。公共安全与其他相关利益相较而言其是个人利益集合但并不必然高于个人利益。

  • 标签: 公共安全 不特定 危险方法
  • 简介:由于采用了典型情景立法技术,“为他人谋取利益”得以进入立法并成为“收受贿赂型”受贿构成要件。综合考虑文字含义、法条体系以及立法原意,可以发现“为他人谋取利益”实际上是一个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复合体,在立法逻辑、价值评判、司法实践等不同层面遭遇了诸多困境,特别是对于“受感激型贿”“受投资型贿”“受不谋利型贿”等非典型受贿行为难以纳入打击范畴,无法适应当前严峻反腐态势。为此,需要对“为他人谋取利益”予以立法改进,即仅保留“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将其由受贿“构成要件”转变为“责任要件”。如此改进之后,不仅可以避免前述困境,而且符合受贿设置目的,吻合受贿犯罪本质,契合犯罪既遂理论,避免对同一行为重复评价,并体现了对古代立法借鉴与国际通例接轨。

  • 标签: 受贿罪 为他人谋取利益 非典型受贿行为 构成要件 责任要件
  • 简介: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无论是出于放贷等货币、资本经营目的,还是出于自己生产、经营目的,均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公众"是指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所涉及相关刑民交叉问题,应当区分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存款 公众 刑民交叉问题
  • 简介:刑罚轻缓化现已成为世界刑罚发展趋势,限制死刑甚至废除死刑也成为了普遍共识。许多国家都已废除死刑这一残酷、不人道刑罚,我国也通过两次刑法修正案不断限制死刑适用。但是根据犯罪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现阶段在我国若贸然废除死刑会使得死刑至无期徒刑区段内缺乏弹性,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严格限制绑架死刑适用,以及设立终身监禁和严格限制减刑适用等措施改善刑罚结构,才能够增大弹性,为未来废除死刑提供可能。针对绑架探索未来废除死刑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下铺垫:在实践中进一步限制死刑适用;对绑架设立终身监禁;贯彻落实新出台减刑制度并加强监督。

  • 标签: 犯罪经济学 弹性理论 绑架罪 死刑存废
  • 简介:侵占是修订刑法时增设一种新侵犯财产犯罪."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是构成此必备要件,由于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这一新罪名研究相对较少,实际部门在适用法律过程中也感到较为棘手,鉴此,笔者拟就"拒不退还或交出"认定问题略作分析.

  • 标签: 侵占罪 拒不退还或交出 认定 分析
  • 简介:我国同种数处罚方法存在问题,源于我国刑法制度层面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与刑法规定法定刑之间冲突,数额犯、数量犯大量存在使这种冲突表现得直观和明显。在现有的刑法规定之下,任何解决方案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把同种数处罚问题解决,放在我国刑罚制度改革整体中予以考虑,以期在我国刑罚制度改革中加以彻底解决。

  • 标签: 同种数罪 处罚方法 矛盾 原因 解决
  • 简介: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公平诚信市场竞争秩序。为此,我国立法和司法均加强了对商业秘密保护。由于侵犯商业秘密被立法规制为结果犯,因此“重大损失”作为区分罪与非重要标准,一直备受关注,加上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对“重大损失”计算问题予以明确,故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影响了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打击力度。从“重大损失”地位、内容、计算方法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可以对立法和司法有所裨益。

  • 标签: 重大损失 结果犯 竞争优势 侵权行为方式
  • 简介: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非国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滥用职权行为常有发生,且呈蔓延之势,这些行为因不符合滥用职权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构成要件,而又没有其它罪名与之相对应,不受到刑法处罚。这反映了我国刑法较重视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保护,而忽视了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保护。为了更好地惩罚非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行为,保护非国有单位合法利益,我国刑法应增设非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

  • 标签: 非国有单位 滥用职权 非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 简介:为了严惩恐怖主义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煽动实施恐怖活动,但对于该罪名立法表述较为概括,尤其在对作为本关键构成要件煽动行为应作出更为具体规定。在煽动行为概念认定上,煽动应指以劝说、鼓动、鼓励、敦促、诱惑、请求、命令、强迫、威胁等形式要求他人实施犯罪行为;作为煽动目的"恐怖活动"可适用《反恐法》中对该概念界定。在对本中煽动行为成立犯罪认定标准上,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了煽动行为,同时应综合考虑一定情节。在对煽动行为方式认定上,在明确界定间接煽动前提下应将间接煽动纳入到本中;此外,以言论为媒介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犯罪要求以公开方式实施,而以出版物为媒介实施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犯罪无须区分"公然"或"私人",一律构成犯罪。

  • 标签: 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 煽动行为认定 恐怖主义 刑法修正案(九)
  • 简介:交通肇事被害人过错是指在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因肇事行为人与被害人共同过错行为造成重大事故时,被害人对损害结果产生具有原因力过失违章行为。它具有不同于其它类型案件被害人过错特点。其不影响构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以上,被告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实际上是夸大被害人过错在定罪中作用,并违背了犯罪构成理论。交通肇事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并且对加害人刑事责任大小影响是相对确定,应将其作为交通肇事从轻情节予以法定化。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被害人过错 定罪量刑
  • 简介:97刑法典第307条对妨害作证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规定,改善了刑罚适用范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刑法功能,并且能遏制当事人恶性举证,强化民事、行政案件诉讼秩序。但该条文没有规定当事人自己伪造、毁灭证据行为构成犯罪,没有规定证人自己作伪证行为是犯罪,且罪状规定粗糙,与其他法律规定不协调,操作性差,量刑也不尽合理,应该作进一步修改和补充。

  • 标签: 刑法 立法 97刑法典 第307条
  • 简介:1960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古巴问题。所有来自各方面的资料都证实古巴领导卡期特罗民心尽丧,反对派组织严密,斗志坚强,而且他们反攻计划十分周祥,成功可能性极大。

  • 标签: 企业领导者 领导决策 企业管理 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