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本刊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请作者赐稿时务必遵照本刊如下规定: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等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和《马克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请遵照《(马克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 标签: 引文注释 引文出处 投稿格式 页下注 学术研究 学术道德
  • 简介:尼呆基于价值论视角将虚无主义界定为“最高价值的废除”,海德格尔由“存在”的遗忘进而将虚无主义描述为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状态。相比之下,马克的新唯物主义对于引导人类走出虚无主义更具现实针对性。马克始终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经验世界,并揭示了经验世界的现实基础是人的物质实践,从而克服了经验世界与超验世界的二元对立;马克力图透过资本主义社会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而透视资本的虚无化本质;马克构想的共产主义是理想与现实运动、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统一,是虚无主义的积极克服。

  • 标签: 虚无主义 马克思 资本 共产主义
  • 简介:<正>全球化的问题研究最近几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个前沿课题。它不仅吸引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注意力,也引起了专事政治学及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的注意。由于全球化所产生的辐射性效应之广阔以至于它也引起了人文学科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图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即从理论上最早探讨全球化问题的是马克主义创始人,而且时至今日,西方的马克主义者仍对这一现象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既然西方马克主义十分关注这个热门话题,而且建树颇多,那么我们东方的马克主义者是不是也直该对之

  • 标签: 全球化理论 国际问题研究 人文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 热门话题 文化价值观念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马克主义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自从马克主义诞生以来,在马克主义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无产阶级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历史命运 中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世界范围 无产阶级政党
  • 简介: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主办的《马克主义美学研究》是CSSCI来源集刊,本刊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参照如下规定: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

  • 标签: 投稿须知 研究投稿 美学研究
  • 简介:毛泽东历来就高度重视马克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他曾提出,从一二百、到五千、一万,甚至一百五十万、几百万的马克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目标。他对何谓马克主义者的问题进行过详细分析。我们新的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的任务还远没有实现和完成,需要继续像毛泽东那样重视马克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需要当代马克主义者继续奋斗。

  • 标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者 理论队伍
  • 简介:新中国成立伊始,为确立马克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指导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马克主义启蒙教育,亲自荐书,号召用通俗的言语宣传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亲自主持《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为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要求有步骤地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联系实际地学好、用好马列主义;抓住典型事件,领导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经过毛泽东等一批马克主义理论家的努力,马克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分析社会的方法沦,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迅速普及,唯物论辩证法得到知识界的普遍认同。但在思想批判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从学术讨论、思想争鸣到政治批判的发展过程,混淆了文化、思想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影响思想讨论的深入。毛泽东对察觉到的偏差进行了纠正。

  • 标签: 新中国初期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它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当今中国正处于从欠发展时期转入"发展起来以后"时期、从解决民众温饱时期转入实现民族复兴时期、从对外开放"跟跑"时期转入对外开放"领跑"时期、从面对意识形态挑战时期转入面临更多严峻挑战时期,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既立足眼前,注重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下存在的诸多矛盾;又放眼长远,着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诠释了当下中国和世界的新问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供给,为解决当下西方世界乱象提供了更有深度的批判性解释,为解决当代世界诸多全球治理矛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标签: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国内学术界围绕着"人的本质"问题曾展开多次讨论,出现诸如"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等多种观点。如果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关于"人的本质"的阐释是一种"思维抽象",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里,马克开始从"思维具体"的层面详细阐释"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 标签: 人的本质 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
  • 简介:古尔德所著《马克的社会本体论》不仅是对马克《大纲》的系统解读,而且是对哲学向绝对主义回归的响应。通过辩证的解释方法,她把马克哲学批判性地重建为社会本体论。继而,她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劳动、因果性、自由和正义等核心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如下观点: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实体;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劳动是时间的尺度;作为过程的劳动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自由是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实现;社会关系中的正义是自由得以全面实现的条件。虽然古尔德对马克本体论的创造性解读堪称典范,但是其著作在贡献之余也有几处值得商榷。

  • 标签: 古尔德 马克思 社会本体论 批判性重建
  • 简介:《面向新世纪的马克主义哲学》展示了一种新的马克主义哲学观。它把马克主义哲学看作一种发展着的活的理论,认为马克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书在两个方面对马克主义哲学研究有重大突破:一是关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二是马克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实践性 科学性
  • 简介:德里达的《马克的幽灵》无疑是理解马克主义的一种新的视野,但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程。本文的要点在于:1.如何理解德里达的幽灵学;2.马克的异质性的批判精神与解构的关系;3.德里达是如何处理马克的那些经典的和传统主题,在这些主题的重新定义方面,德里达与当代马克主义存在哪些根本分歧;4.德里达在马克主义的未来面向方面提出"弥赛亚性"的主张;5.作为无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性"是如何与幽灵学相联系的,又是如何与马克的异质性精神和面向未来的革命精神相联系,这既是解构主义的深化的问题,也是当代马克主义的新课题。

  • 标签: 德里达 马克思 幽灵学 异质性 弥赛亚性
  • 简介:虚无说、无用说、曲解论,是当前质疑、诘难马克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三种代表性观点.虚无说和无用说分别就是否存在马克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否还有价值,从外部挑战马克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曲解论则是马克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在思想界定与定性方面暴露出来的理论研究自身的问题.回应挑战,辨误曲解,关乎马克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生存及长远发展,关乎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 挑战与曲解 回应与辨误
  • 简介:在跨越百余年的时空中,马恩的某些后继者们试图重建、重构马克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的版图.尽管他们阐释的焦点各不相同,但其致思路径却极为相似,就是借“发掘”马克恩格斯哲学思想差异之名歪曲晚年恩格斯哲学思想.从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半遮半掩”,到西方马克主义的“明目张胆”,再到西方马克学的“可悲的骗局”,晚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一而再地被误解、诟病.通过回到马克和恩格斯的哲学文本,确认马克主义哲学史的有关细节,我们并不认为晚年恩格斯背离了他与马克的“共同见解”.因此,为了厘清马克与恩格斯哲学思想间的差异,确认晚年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地位,需要转换研究视阈,即从晚年恩格斯推进马克主义理论创新及他关于时代和无产阶级实践提出新问题的理论思考来展开研究.

  • 标签: 晚年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差异论 第二国际 苏联哲学教科书
  • 简介:在西方马克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谱系中,生态马克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理论气质和批判路径,集中体现为生态马克主义基于生态危机理论展开对现代性的'生态学诊断',基于资本逻辑反生态性的批判性分析展开对现代性的'生态学批判'以及基于生态理性展开对现代性的'生态学重建'。生态马克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不仅彰显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现代性批判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资本逻辑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研究,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给马克主义中国化内涵一个统一的科学界定,是研究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马克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对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表述,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马克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研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辨析 科学界定 内涵研究 学术界
  • 简介:马克主义不是永恒在场、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而是在时空差异的语境中不断出场的创新体系。科学理解马克主义出场的辩证法需要深度分析思想赖以出场的历史“场域”的辩证建构;理解“出场”与“在场”、“同一”与“差异”等多重辩证循环;理解出场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重结构的辩证作用。历史场域、多重循环和三重结构深刻表征了马克主义与时俱进的辩证视闽。马克主义的当代发展不仅需要时代实践的驱动,也需要当代思想的滋养,在思想撞击和学术对话中磨砺思想之锋,在不断批判地汲取对话者的优秀思想资源中成为当代话语。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出场学 辩证法
  • 简介:在自然科学模式盛行的大背景下,马克的'历史科学'内在地蕴含了三个基本维度:就存在论维度而言,以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为基础,变革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就方法论维度而言,突破了实证主义与数学量化的方法,提出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价值论维度而言,因其内在本性是革命的和批判的,突破了自然科学对现实世界的实证解释,从而与科学社会主义相通。准确理解历史科学的三个维度,有助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精神、破解相关争论以及对于依然受科学主义影响的当下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历史科学 存在论 科学方法 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