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缺血(IS)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青年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8%,小动脉脑梗死占14.0%,心源性脑栓塞占10.5%,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8.8%,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3.9%。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为高血压(31.6%),饮酒(29.8%),吸烟(26.3%),血脂异常(24.6%),糖尿病(12.3%)。高危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较老年人更加多样化,应重视对其病因的寻找。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青年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缺血的患者做出病因诊断和风险评估,针对病因和危险分层进行个体化治疗和二级预防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但经过目前常用的脑结构影像、脑血管检查、心脏评估和血液化验后仍然有部分患者不能明确的病因,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主动脉弓来源的栓子检查手段不足,远不及对颅内动脉和颅外颈部动脉的检查充分。本期从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斑块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引起复发的风险、降主动脉的反流与的关系、主动脉斑块的各种检查方法以及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讨论,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主动脉粥样硬化班块作为栓子来源的重视,并结合现有的条件开展相应的检查,使更多的患者能明确病因从而有效预防

  • 标签: 脑梗死 主动脉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该院126例缺血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6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方案,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连续性护理,研究组及常规组依从率为95.24%、77.78%,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缺血患者临床护理,可较好提升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缺血性卒中 临床 效果
  • 简介:目前缺血中所致神经损伤修复的传统治疗方法尚无突破,而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新型治疗策略正成为研究热点。大量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实验已经证实,无论是机体自身干、祖细胞的动员、募集,还是自体或异体干细胞移植,都显著改善了受损的神经功能。目前已证实局部植入、静脉注入、或全身动员的干细胞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受体4(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CXCChemokineReceptor-4,SDF-1/CXCE4)趋化分子和β2-整联蛋白等因子的作用下归巢至脑缺血区域;提供富含营养因子的微环境,保护坏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组织;增强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促进后内源性干、祖细胞的迁移、存活和分化;并逐渐分化为神经细胞替代丢失的神经元。这几重因素可能共同参与了结构重建和功能修复。

  • 标签: 干细胞 脑梗死 移植
  • 简介:摘要机械血栓切除术是急性缺血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直接抽吸血栓切除术是机械血栓切除的手术方式之一,相较于支架血栓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开通闭塞血管的特点。文章对直接抽吸血栓切除术治疗急性缺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切除术 血管内手术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血管内治疗在急性缺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认可,但有关围手术期血压调控的研究较少,最佳血压调控管理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文章对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血压管理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切除术 血管内手术 血压
  • 简介:摘要是妊娠期和产褥期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妊娠相关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普通女性人群相同,包括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高凝血症、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脏病和偏头痛等。文章对妊娠相关缺血的妊娠特异性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围产期心肌病。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妊娠 危险因素
  • 简介:抗心磷脂抗体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与血栓形成和缺血密切相关.与抗磷脂抗体阴性的脑梗死患者相比,抗磷脂抗体阳性相关的脑梗死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梗死部位多为多灶性,更容易复发,而且血管内膜内的斑块多为低回声斑块.抗心磷脂抗体与血脂、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相关性,并且抗心磷脂抗体滴度升高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相关.在治疗上应以抗凝为主.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卒中 缺血性
  • 简介:摘要高血糖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患者死亡、功能转归不良、有症状脑出血和梗死体积增大的预测因素。许多研究通过使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血糖水平、应激性高血糖比和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比等参数来表示高血糖,进而研究高血糖与中转归的关系。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高血糖与有症状脑出血、神经功能转归不良以及血管再通率较低密切相关;在接受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的患者,高血糖与远期转归不良、病死率增高以及梗死体积增大密切相关。然而,高血糖是否会影响急性缺血的再灌注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高血糖导致缺血患者再灌注治疗后转归不良的可能机制包括抑制血管舒张、降低血浆纤溶活性、破坏血脑屏障、促进氧化应激以及导致缺血半暗带体积减少等。研究表明,对于伴有高血糖的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并没有带来显著益处。因此,急性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高血糖症 高血糖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而侧支循环对缺血的代偿作用至关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侧支循环评估的准确性得到大幅提高,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也开始结合侧支循环的评估制定治疗策略。另外,改善侧支循环具有巨大的潜在治疗价值。本文主要围绕侧支循环在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侧支循环 缺血性卒中 神经影像
  • 简介:摘要静脉溶栓治疗是缺血中发病后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证据最多,应用最为广泛是静脉溶栓药物。筛选出适宜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是静脉溶栓成功的关键。本文从静脉溶栓时间窗、年龄、轻型、合并多种疾病或并发多发情况、近期穿刺/手术/外伤、既往服用抗栓药物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筛选出r-tPA静脉溶栓适宜人群。

  • 标签: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的危险因素。然而,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否同缺血的复发有关,暂无相关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明确血清脂蛋白a水平同缺血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首次缺血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浓度。随访12个月,明确12个月时患者复合性血管事件(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机梗塞和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22例患者,其中失访及资料不完善72例,最后250例纳入到被研究。26例患者发生了复发性血管事件。将复发和未复发进行比较,复发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加是缺血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azardratio,2.60;95%confidenceinterval,1.19–5.67;P=0.016)。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患者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脂蛋白a 缺血性卒中 复发 研究
  • 简介: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清除破坏的线粒体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缺血后存在明显的线粒体自噬。因此在过程当中,调节控制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线粒体自噬过程,可能对治疗、延缓细胞死亡、保护神经元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线粒体自噬在缺血病理过程的作用与机制,以及其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线粒体自噬对缺血的治疗作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自噬 线粒体自噬 缺血性卒中 PINK PARKIN NIX/BNIP3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致死性疾病。随着以荷兰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为代表的五大试验结果公布,机械取栓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主要手段,迎来了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的新时代。目前机械取栓的主要装置有Merci取栓装置、Penumbra吸栓装置、Solitaire™ FR支架、Revive SE支架、Trevo支架和Aperio®支架等,针对血管栓塞部位及血管条件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取栓装置,同时采用不同的取栓技术,比如ADAPT技术、Solumbra技术、Advance技术、SAVE技术、SWIM技术等,才能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装置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缺血静脉溶栓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静脉溶栓护理路径,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P<0.05),2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院到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静脉溶栓护理路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静脉溶栓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是可靠的护理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缺血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其预后结局的作用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这一时间段来院就诊的62例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下肢FAM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可观提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可观下降(P<0.05)。 结论 缺血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增强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预后结局。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延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