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眼内房角镜-分离器的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一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房角分离术的病历资料。结果 患者双眼手术治疗,随访至今6个月,眼压控制较好,视力改善。结论 晶体摘除联合使用眼内房角镜-分离器的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控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我中心在回肠W形原位膀胱和Studer膀胱基础上改良的新式回肠原位膀胱术(Urumqi膀胱)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54~66)岁。病程1个月至3年。5例为初发患者,3例有≥2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6例为多发肿瘤,大小0.5~2.5 cm。2例为单发肿瘤,大小均为3.0 cm。术前经PET-CT检查无远处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肿大,无上尿路积水。膀胱镜检查示尿道通畅,无可疑肿瘤。术前病理检查结果: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例。所有手术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回肠50 cm,自右侧端顺时针向内侧卷曲成近圆形,左侧末端留10 cm,其余40 cm回肠形成3段、每段约13 cm的肠管,将其去管化形成新膀胱,将末端10 cm肠管从乙状结肠前方跨过,与左侧输尿管吻合,右侧输尿管与新膀胱右侧顶部吻合,尿道与新膀胱吻合。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出现轻度尿失禁,术后12个月均完全尿控;7例无输尿管反流,1例术后12个月仍有左侧输尿管轻度反流。8例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造影示膀胱排空效果满意,残余尿阴性,膀胱容量250~400 ml。复查胸部CT、泌尿系CT及腹部超声示无上尿路积水,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
简介:摘要: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肿瘤。膀胱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痛性、间歇性、下腹部痛、下肢水肿、下腹部包块、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热等,肿瘤晚期还可能会出现输尿管梗阻、骨痛等转移症状。膀胱肿瘤是恶性的,容易发生溃烂、转移等疾病,还会发生肠梗阻、盆腔淋巴结转移、膀胱穿孔等并发症。肿瘤主要分布在膀胱侧壁和后壁,其次是三角区和上端,如果有血尿表现,必须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检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肿瘤的治疗也有了更好的效果,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如果能及时的发现并治疗,那么它的生存率就会更高。在临床上,大约半数的40岁以上的患者,都是因为患有膀胱癌。在我国,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是第8位,而女性则是第12位。如何有效地控制这种疾病?以下是关于膀胱肿瘤的一些知识。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KAP理论延续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选患者病例数为30例。利用前后对照法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甲组15例和乙组15例。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护理中,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IKAP理论延续护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 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实施IKAP理论延续护理具有良好效果,既能减轻不良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持续应用与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KAP理论延续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选患者病例数为30例。利用前后对照法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甲组15例和乙组15例。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护理中,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IKAP理论延续护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 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实施IKAP理论延续护理具有良好效果,既能减轻不良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持续应用与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