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质疏松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I 评分)、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 个月的Harris 评分、BI评分和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没有显著区别(P > 0.05);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和BI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总体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骨科居家护理平台能明显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F)手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0月接诊且行手术的57例老年ITF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29例,术后提供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纳入28例,术后提供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评价组间简化Fugl-Meyer运功功能量表(FMA)、关节活动度(ROM)、Harris评分量表(Harris)。结果:干预前,组间FMA、ROM、Harris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Harris更高,ROM更大,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护理中FLS模式(骨折联络服务)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取样75例,收治时间2019年11月至2022年05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38,骨折联络康复护理服务)和参照组(n=37,常规护理服务),对比满意度、Harris、VAS分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得分更高,Harris(83.77±6.18)分,比参照组(76.05±6.42)分高,VAS(2.53±1.18)分,比参照组(3.75±1.14)分低,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护理中实施骨折联络康复护理服务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加速康复护理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验要求将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康复时间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加速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差异。方法:2018年05月至2020年10月42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组操作的方法:随机分两组,对比组有21例,选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有21例,采取PFNA内固定术,分析两组在手术指标、髋关节评分、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更优,其出院时间上的数值更好,但术后负重时间要更长,其髋关节评分更高(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方法更好,其操作更简单时间更短,损伤更少、出血更少,负重和出院时间缩短,1年后的髋关节评分更优,其术后不适反应也相对更少。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护理,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47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定量CT骨密度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影像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24-48小时后拔掉引流管;术后两周内切口正常愈合、拆线出院, 12个月门诊复查随访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有效的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改善骨折患者的情绪,促进骨折痊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或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PFNA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失血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引流量、负重活动时间观察组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94%、11.76%,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价值高于PFNA,前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仰卧位自制牵引架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分为A组(41例,行仰卧位牵引床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和B组(43例,改良仰卧位自制牵引架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分别为(65.1±10.4)min、(129.8±16.7)ml、(13.1±2.9)次,均大于B组的(50.2±8.7)min、(74.6±13.2)ml、(7.4±1.3)次(P均<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11~15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脱出等并发症发生。X线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仰卧位牵引床复位相比,改良仰卧位自制牵引架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关节创伤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ERAS理念分为两组:ERAS组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为(72.7±1.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7例,31-A2型16例,31-A3型10例;合并内科疾病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5.8±3.9)h。常规治疗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为(72.6±1.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1例,31-A2型19例,31-A3型11例;合并内科疾病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1.5±5.9)h。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1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受伤至手术时间外,其余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04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ERAS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3.2±1.2)分]、住院时间[(6.6±2.2)d]、并发症发生率[5.7%(3/53)]、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90.7±1.3)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3.9±1.0)分、(12.7±1.8)d、19.6%(10/51)、(86.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病死率[18.9%(10/53)]与常规治疗组患者[27.5%(14/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或血管损伤、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ERAS理念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线连续性体温监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保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线连续性体温监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温度变化、围手术期低体温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30、60 min及术后体温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无线连续性体温监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围手术期体温变化,降低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针对临床期间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而言,PFNA对比DHS的治疗哪种更能达到理想状态进行分析和论述。方法:此次选取院内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病患共计76名为主要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在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3年时间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手术治疗,之后对比相应的临床指标数据。结果:两组病患接受差异性手术治疗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通过表格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了PFNA展开手术治疗的38名病患占优势,两组病患的数据比对有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正文研究以及最终的指标比对可以看出,临床期间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所开展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相比传统DHS手术治疗而言,通过PFNA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促使手术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值得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同实施右美托咪定与腰硬阻滞麻醉后产生的作用与成效。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骨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出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具体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遵循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在腰硬阻滞麻醉完毕后泵入生理盐水与注射右美托咪定,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期间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的控制效果及整体水平的平稳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腰硬阻滞麻醉的共同实施能够降低常规麻醉对患者造成的负面作用,可以被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中应用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60例、2021年1月~2022年5月接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观察组(抽取对象30例,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与对照组(抽取对象30例,牵引床结合仰卧位),对比2组疗效。结果:同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c臂机的透视次数及显性失血量、术后健侧疼痛不适发生率均较少,且术后 3、6个月Harris评分较高(P<0.05)。 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可提升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及病情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