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疫情期间,疫情vlog成为大众理解各地疫情现状的主要新闻方式。通过对多方网站的疫情vlog现状,分析疫情vlog带来的益处和弊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20日— 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65~92岁[(76.5±6.3)岁]。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股骨颈骨折14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9例。19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14例行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受伤至入院时间2~14 h。所有患者于门、急诊完善血常规、胸部CT检查排除COVID-19,其中肺部感染12例。医务人员按标准防护的原则做好分级防护,老年髋部骨折专用病房实施一级防护,应急隔离病房实施二级防护,采集咽拭子标本时实施三级防护。记录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术后离床行走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术期并发症,以及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为(3.18±0.19)d,其中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21例患者为(2.24±0.28)d,伴肺部感染的12例患者为(4.83±0.39)d。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97±0.31)d,其中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21例患者为(9.71±0.27)d,伴肺部感染的12例患者为(12.51±0.78)d。术后12例患者在ICU加强支持治疗1~3 d,其余21例患者转老年髋部骨折专科病房治疗。本组患者离床行走时间为术后(4.0±1.4)d,其中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为(4.3±1.3)d,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为(3.6±1.3)d。术前12 h VAS为(4.55±0.29)分,术后6 h为(5.62±1.12)分,术后24 h为(3.54±0.39)分,术后72 h为(2.42±0.11)分(P<0.05)。出院前1 d胸部CT均提示肺部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好转,均无核酸检测指征,均无泌尿系感染、压疮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患者或医务人员感染。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在充分评估围术期风险和做好医务人员防护的基础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以早期行手术治疗,虽然围术期评估对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一定影响,但对临床疗效影响小,且可避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器官捐献与肝移植围手术期工作策略调整,总结经验。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的指导意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制定了COVID-19疫情期间器官捐献及肝移植围手术期防控策略,并观察防控及诊疗效果。收集2020年2月4日至3月7日完成的8例器官捐献和7例肝移植手术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器官捐献前或移植手术前24 h 2次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所有供、受者均无外科并发症,住院期间未出现2019-nCoV感染,1例受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筛查排除COVID-19,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通过采取严密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保证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前,在线教育风靡全球,一个行业的发展与崛起必然存在机遇与挑战,在线教育在发展的强势之时,也有诸多问题在其中暴露。文章介绍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史,并采用 SWOT 模型分析在线教育当下的优劣势等问题。希望在线教育持续性发展,推动传统教育的改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历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80例纳入研究序列,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理妊娠、并发症及依从性等研究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在表征病理妊娠的4项观察指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压控制情况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依从性方面,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产的临床症状,对于病理妊娠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对于患者的血压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明显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公众对戒烟相关信息的网络关注度及变化趋势。方法在百度指数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提取关键词“吸烟危害”“戒烟”“二手烟”和“电子烟”疫情发生前(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和疫情发生后(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月度搜索指数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有关数据显示期间各关键词间的年度搜索指数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疫情发生前搜索指数的年度间线性变化趋势,采用单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疫情发生后搜索指数与疫情前均值的差异。结果2016—2020年“电子烟”的年度搜索指数最高(约146.5万),其次是“吸烟危害”(约88.4万)和“戒烟”(约78.0万),“二手烟”最低(约17.1万)。疫情发生前(2016—2019年)各关键词的搜索指数累计增长量为正,但年度变化线性趋势不显著(P>0.05);疫情期间(2020年),“吸烟危害”的搜索指数较疫情前平均水平显著下降(约79.4万比90.7万,P=0.011),“戒烟”(约59.1万比82.7万,P=0.172)和“二手烟”(约16.4万比17.2万,P=0.257)亦呈现下降趋势,但“电子烟”逆势上涨,超过疫情前水平(约182.5万比137.5万,P=0.010)。结论新冠疫情发生后多数戒烟相关信息的网络关注度下降,但“电子烟”的网络关注度骤增,亟需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及对科学戒烟方法的有效宣传。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眼病围手术期管理和感染防控方法。方法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 COVID-19。2020年1月20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 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我院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实施眼科手术的308例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探讨疫情防控形势下眼科围手术期应采取的临床管理措施。结果 1500例手术眼科手术类型包括急诊手术、屈光矫正和眼病手术;无2019-nCoV感染病例,术后未发现医源性和交叉感染发生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 眼科医院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区域,切实做好患者于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严格遵守眼科诊疗防控措施有效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和眼科围手术期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实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内江市第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后规培住院医师感染恢复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网络调查方式,以内江市3所三甲医院369名规培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截止1月9日,内江市地区第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后规培住院医师感染率达92.8%,其中,自觉感染症状较重者占10.84%,感染后已基本康复者占36.31%。规培住院医师抑郁、焦虑和压力负性情绪显著增加,检出率分别为33.6%、46.07%、19.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觉新冠感染程度较重者容易产生抑郁症状(OR=1.231)、焦虑症状(OR=1.429)和压力负性情绪(OR=1.617),高年级者容易产生抑郁症状(OR=1.523)和压力负性情绪(OR=2.199),连续工作时长越长容易产生焦虑症状(OR=1.32);而新冠感染后恢复越好则抑郁症状(OR=0.417)、焦虑症状(OR=0.392)和压力负性情绪(OR=0.285)也越低,轮转临床科室较医技科室者容易产生抑郁症状(OR=0.333)。结论 第一波疫情高峰后规培住院医师整体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压力负性情绪较严重,但随着感染后身体的逐渐恢复及高峰后患者量的逐渐回落会有所改善,但值的注意的是高年级规培住院医师更容易产生抑郁症状和压力负性情绪,需重点关注和加强心理疏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6月— 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8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6例,女289例;年龄16~102岁,平均74.6岁。根据术前和术后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术前DVT组、非DVT组和术后DVT组、非DVT组。统计患者术前、术后DVT发生率及术前到术后变化规律。评估术前、术后DVT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手术方式、术中输血量、血清学指标等。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DVT发生率为36.5%,术后DVT发生率为57.1%(P<0.05)。术前单侧DVT发生率为30.5%,术后单侧DVT发生率为37.5%(P<0.05)。术前双侧肢体DVT发生率为6.0%,术后双侧肢体DVT发生率为20.0%(P<0.05)。术前近端、混合、远端DVT发生率分别为2.8%、6.7%、90.4%;术后近端、混合、远端DVT发生率分别为2.2%、4.7%、93.1%。术前到术后血栓无变化293例(60.4%),加重164例(33.8%),减轻28例(5.8%)。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术前DVT组与非DVT组在骨折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纤维蛋白原、骨折AO分型、合并内科疾病、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史、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VT组与术后非DVT组在年龄、骨折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ASA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术中输血量、骨折AO分型、合并内科疾病、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性别、手术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既往有VTE病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既往有VTE病史、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与术前发生DVT显著相关(P<0.05);术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既往有VTE病史与术后发生DVT显著相关(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较高,术后较术前有明显上升,血栓类型以远端血栓为主;预防性抗凝效果并不理想;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既往VTE病史、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是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既往有VTE病史是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