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 北京 100144
【摘要】分析了解疫情期间急诊科疫情防控风险因素,如人流量大;急诊接诊及救治常无暇获得患者详细流行病学史;转科、疑似患者及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的隔离转移问题。归纳整理目前疫情防控中急诊科护理管理办法,其中包括:组建防控管理团队、完善区域管理、完善预检分诊流程、消毒灭菌管理、隔离管理、医护人员管理等,提出其中尚存的问题及相应可行措施,为今后的急诊疫情防控护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及思路。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急诊科疫情防控、急诊科护理管理
1 前言
2019年12月,我国武汉爆发多起原因不明的群发性肺炎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反应并上报WHO,后于2020年1月查明病因,确定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进行了该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成功研发出相应的检测方法,为后续的疾病确诊工作提供基础[1]。
基于以上背景话题,本文意在分析了解疫情期间急诊科疫情防控风险因素,归纳整理目前疫情防控中急诊科护理管理办法,提出其中尚存的问题及相应可行措施,为今后的急诊疫情防控护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及思路。
2 疫情期间急诊科疫情防控风险因素
2.1人流量大
急诊科不同于门诊,前来就诊的均为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的患者,就诊人数并未因为疫情爆发而有所减少,并且急诊就诊患者只存在少部分留观或急诊住院的患者,大部分患者会于就诊后离院,是急诊人员流动大的原因之一。
2.2急诊接诊及救治常无暇获得患者详细流行病学史
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应以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此时医护人员常无暇顾及获取患者的详细流行病学史,同时抢救过程无法避免与患者的密切接触,如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操作。因此,对全部来院就诊的患者都应视为疑似患者开展抢救工作,对于此类患者的隔离救治成为急诊疫情防控护理管理工作的重难点。
3 管理办法
3.1组建防控管理团队
应立即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的疫情防控管理小组,针对急诊科的特殊性对疫情防控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落实,并时刻关注政策在临床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遗漏事项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落实。随时关注疫情动态,及时更新高风险地区的划分,根据疫情的变化对管理办法进行调整、更新,为科室的疫情防控情况起到监督促进的重要作用。
3.2完善区域管理
3.2.1建立“三区两通道”
按照甲类传染病防治方法对环境的要求,将急诊科诊疗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建立三区两通道,三区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并在两个区域之间设置缓冲地带,两通道为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患者通道。在各区域入口设置24小时出入管理人员,对外来人员的进出进行管理和检查。
3.2.2人员密集区设置督导人员并张贴警示标识
分诊台、候诊区、检验区、收费区、药房等区域常因需排队等候的原因出现人员聚集现象,因此应在这些区域的排队位置地面张贴“排队需间隔一米”的提示标识,候诊座椅贴间隔就坐提示语,并设置督导人员对患者及陪同家属进行宣教及监督。
3.3完善预检分诊流程
3.3.1流行病学史信息采集
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预检分诊时应详细调查就诊患者及其陪同家属的流行病学史[2]。调查14天内患者及家属的行程,是否到过疫区或周边地区、是否接触过新冠感染者、是否处于医学观察期、有无新冠肺炎相关疾病症状。
3.3.2根据流行病学史评估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严格分诊
无高危流行病学史患者,引导至挂号相应诊室进行就诊。疫情期间应实行一医一患制就诊,限制家属进入诊室,并应在诊室门口张贴提示标牌告知患者。对于多人同时进入诊室的情况,诊室医生应及时提示、讲明原因并制止。
存在高危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应等同发热患者处理,由分诊台人员嘱其正确佩戴口罩,并引导其至发热门诊就诊。
特殊情况,如因病情危重、昏迷等原因尚未有机会获得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立即送入单间隔离抢救室进行抢救治疗,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二级防护要求进行个人防护。
3.3.3制定疑似患者的转运路线
对于预检分诊中被定为疑似患者的人员,应嘱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由专门的医护人员陪同,通过预设的专用转运通道,转运至隔离区。该专用通道应避免途中与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接触,各医院需根据各自院区结构特点进行转运路线的制定,并在转运通道出入口设置专人看管,确保没有无关人员误入,同时设置相对清洁区,陪同转运的医护人员应在该区域进行消毒后再返回病室。转运前应提前与接收患者的科室进行联系,避免接收工作不及时增加疑似患者在转运通道内停留时间。
3.4消毒灭菌管理
急诊科人员不固定、流动量大,相比于普通病室应采取更加严格高频的消毒处理。对于空气消毒可采取开窗通风,或必要时短暂疏散人群进行喷雾式消毒;地面及设施表面,可采取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并充分自然待干。患者血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患者污染物,少量可清扫后等同地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大量则需使用浇有含氯消毒液的一次性抹布进行三十分钟的覆盖再进行清扫
[3]。
3.5隔离管理
病情危重需立即抢救或急诊留观的患者,若无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结果,应首先进行体温检测,若有家属跟随则询问家属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若患者体温低于37.2℃且无高危流行病学接触史,则正常进行有防护抢救治疗。若患者发热或存在高危风险,则立即送入单间隔离病室或单间隔离抢救室就地救治,待病情稳定后通过专用的转运通道由专人护送至相应科室进行隔离治疗。
4 总结与反思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关注的首要任务,而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使得其必然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科室。在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应以急诊科为首要重点关注管理,实现精细化、细致化的管理。
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未来不免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此以上防控管理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不断完善,寻求更加简化有效的管理流程。同时对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思考,也为往后甲流、乙流等传染病高发期间的防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vel coronavirus-china.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January 12, 2020. https //www.who.int/csr/don/12-january-2020-novel-coronavirus-china/en/.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20.02.003.
[3]马莉,葛宝兰,王攀峰,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诊科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2):562-564.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0.S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