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革兰染色镜检在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抽取的300例送到实验室的微生物标本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标本培养前,实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照组只对微生物标本培养。分析两组不同方式的培养结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结果阳性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革兰染色镜检 微生物标本 涂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在分析过程中的对结果检验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20183月—20199月期间在我院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的500标本,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共有37例不合格的检验标本,检验准确率为92.6%,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采集与检验时间不当、血液采集量不足、标本处理不正确、抗凝剂使用不当、受检者个人因素,数据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影响血液检验标本检验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检验的操作问题以及患者的个人因素,因此在检验中严格执行生化检验的标准,指导患者严格遵守检验要求,对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标本分析 检验结果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率的有效方式,为医院感染管理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PDCA循环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方面对标本送检率不达标的科室进行管理,增加标本送检率。结果通过10个月的改进措施,目标科室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总体送检率(含限制类、特殊类)分别由26.93%、32.07%、72.70%上升至70.92%、77.11%、92.31%,均达到并超过国家相关要求,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原有的9.11 d缩短至8.28 d。结论PDCA循环法的运用显著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率,从整体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法 治疗性抗菌药物 标本送检率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肛拭子标本病毒的检出率。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4例手足口病患者,为患者采集咽拭子、肛拭子标本,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查(EV),对比两种标本的肠道病毒检出率。结果:904例患者中咽拭子标本阳性检出率是84.29%(762/904),肛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是94.36%(853/904),肛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咽拭子标本与肛拭子标本均为检验病毒的有效方法,能够提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建议联合采集咽拭子及肛拭子,避免漏诊或者延误治疗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患者 咽拭子 肛拭子 标本病毒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在检验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 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本院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的 102 例临床血液生化标本,分析出对血液生化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结果 选取的 102 例血液生化标本当中有 15 例标本不合格,经过分析发现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采集方式不正确、没有合理的保存方式、采血量和抗凝剂没有合理的比例。 结论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采集方式不正确、没有合理的保存方式、采血量和抗凝剂没有合理的比例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检验的 86 份 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原因,采取规范采血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按照要求及时送检等措施。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前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血液标本 检验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 检验科所有的 不合格血液 标本进行 分类统计,分析总结造成不合格的 原因,改进措施,以提高检验的 准确度,满足临床精准诊疗需求。方法 对 2018 年 7 月 ~ 2019 年 10 月 29 份 不合格血液 标本进行分类统计,研究造成不合格的 原因,改进措施,提高检验的 准确度。结果 血培养、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不合格标本率分别为 10.47% 、 5.22% 、 4.03% 、 12.31% 。本次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标本污染、输液侧抽血、标本量不足、溶血、血液凝固。 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及时与临床进行 沟通并 反馈,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关键,对临床进行精准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

  • 标签: 分类统计 不合格血液 标本 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研究将 2017年 11月~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 300名患者进行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抗凝剂比例和不同采血点条件下进行生化检测,对比不同条件的检验结果,分析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 25℃下,患者血液 PHB为( 134.7±18.6) mg/L, PH为( 6.6±0.3), K+为( 10.7±1.5) mmol/L,各项数据于 4℃条件下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抗凝剂比例下和不同采血点情况下,患者血液 PHB、 PH与 K+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是否服用抗凝药物、高胆红素、高胆固醇也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存在影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血温度、采血点以及抗凝剂比例、是否空腹、黄疸、脂血等都会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分析时,应当严格按要求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县级的结核病防治科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的管理效果 方法:收集我中心收治结核病防治科病人微生物检验标本 320例, 320例均为不合格的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并统计不合格的标本来源及原因。 结果:不合格的微生物检验标本 320例来源构成中痰液标本( 36.25%)为主要来源,尿液标本( 29.69%)次之。不合格的主因是标本的污染( 25.28%),采集的时间错误( 17.83%)次之。结论:根据具体的问题,加强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不断地加强质量和管理的控制,保证其效果,是可以有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保证的。

  • 标签: 质量控制 微生物 管理 标本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类统计检验科所有不合格血液 标本,分析总结其造成原因,改进措施,以提高检验准确度,满足临床精准诊疗需求。方法 对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0 月不合格血液 标本共 27 份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原因,改进措施,提高检验准确度。结果 血培养、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不合格标本率分别为 8.33% 、 5.36% 、 4.90% 、 10.94% 。本次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输液侧抽血、标本量不足、溶血、血液凝固。 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及时与临床沟通反馈,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关键,对临床进行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分类统计 不合格血液 标本 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生化标本检测中,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多重因素。 方法 以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间我 院采集的 1 79 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为对象 。 依据采样位置的不同进行 分组,分作 一侧采样 组 ( n= 146 ) 与 双侧采样 组 ( n=33 ),比较研究两组 AST 、 ALT 、 β 2-MG 、 TG 以及 UA 水平。依据保存 时间 的不同进行 分组,分作 科学保存 组 ( n= 146 ) 与 1h 保存 组 ( n=33 ),比较研究两组 ALT 、 AST 、 LDH 以及 GLU 水平。 依据血液标本的不同进行分组 , 分作正常标本组 ( n= 146 ) 与溶血标本组 ( n=33 ),比较研究两组 AST 、 LDH 、 GLU 以及 CK 水平。 结果 179 例样本,达标 146 例( 81.56% );不达标 33 例( 18.44% )。相较双侧采样 组 ,一侧采样 组 AST 更高( P < 0.05 ),但其 ALT 、 β 2-MG 、 TG 与 UA 则更低( P < 0.05 )。相较 1h 保存 组 ,科学保存 组 AST 、 LDH 、 GLU 更高( P < 0.05 ),其 ALT 则较低( P < 0.05 )。相较 溶血 标本 组 , 正常 标本 组 AST 、 LDH 、 GLU 与 CK 均更低( P < 0.05 )。 结论 样本保存情况、送检时间、血样状态等因素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影响 因素 结果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品管圈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中的运用成效。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选调优秀护士,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将“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然后收集活动前后老年住院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并对其合格率予以评估。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始后,充分优化了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留取流程,并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提升至 64.58,已达成了此次的活动目标。结论:促使老年住院患者参与品管圈活动,有助于优化痰培养标本的留取质量及流程,提高合格率,进而为老年住院患者接受更加及时、科学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和临床资料。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住院患者 痰培养 标本留取 合格率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20年 4月我院的 50例血液生化检验样本来进行分析,探讨采集方式、抗凝剂使用、检验标本保存等等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 结果:根据此次结果显示,患者的样本采集方式、抗凝剂使用以及保存标本的时间都会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 P < 0. 05,临床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检验者应该要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排除,引起重视,对自己的技术进行提升,懂得如何保存样本,让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符合检验要求,提升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 :血站运用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病毒抗体( TP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筛查,使输血后感染HBV、HCV、HIV 的风险大大降低。但是,血清转化窗口期是血清学检测发生“漏检”风险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临床尿标本微生物检验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临床尿标本作为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 微生物检验 。 样本数一共 380 份,分析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结果: 从 检验情况 上看, 在 380 份样本中,出现尿样问题的则有 23 份,发生率为 6.1% ,究其原因,包括送检时间不及时( 5 份)、尿样留取量不足( 3 份)、标本被污染( 15 份)。此外,在受污染的样本中,我们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了未留取中段尿、未使用无菌尿杯采集以及留取尿样前未进行会阴部和尿道口的清洁,当然也有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结论: 实施尿液标本取样进行微生物检测,问题的出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针对性实施改正。

  • 标签: 尿标本 微生物检验 问题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本院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集的1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可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10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有8份检验结果并不准确,检验结果准确率可达92.00%。结论:患者自身以及血压采集、保存和抗凝等均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对其实施相关措施,从而促使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提升。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标本分析 检验结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将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 40例在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血液样本 40例,分析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 分析后,采集方法不当、保存时间 /温度不合理、采集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当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都有较严重的影响,但(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在临床诊断上有非常高的价值,提高了临床对采集方法不当等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因素的了解,加强了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采集等操作的有效性,值得注意。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分析过程 检验结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