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于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健康体检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50例。乙组以体检优质护理服务为主,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加健康体检路径,比较服务质量、体检质量。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服务质量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体检可信度评分、体检效率评分、体检时间都优于乙组(P<0.05)。结论:于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健康体检路径可提高体检质量以及体检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体检中心 优质护理服务 健康体检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对体检者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接收的体检者 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开展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体检者检后遵医行为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体检者检后合理饮食率 90.00% 、适当运动率 80.00% 、规律生活率 86.67% 、正确服药率 90.00% 、及时治疗率 96.67% 、按时复查率 76.67% ,分别高于对照组体检者的 50.00% 、 36.67% 、 60.00% 、 53.33% 、 63.33% 、 56.67% ,有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开展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检后遵医行为,提升体检者的满意度,对于改善体检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 体检者 检后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方法:选取2018年 2月至 2019年 3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 84例人群,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人均分成 2组,参考组( 42例)和对照组( 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检方式,参考组运用健康体检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体检质量情况。 结果:较对照组,参考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优,另体检质量评分更佳,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因此可以看出,体检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健康体检路径,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以及护理满

  • 标签: 健康体检路径 体检中心 优质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方案在体检中心体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计 70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3500)与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实验组( n=350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体检所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体检中心在对体检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细节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缩短健康体检的时间,且能够提高受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细节护理 体检 满意度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人文关怀在体检服务中的价值及体检者满意度。方法:选择 2018年 10月至 2020年 3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从中抽选出 66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匀划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检者对各方面的护理服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悬殊, P<0.05;观察组体检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对前来就诊的体检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不仅能提高服务的满意认可度,还能规避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人文关怀 体检服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检中心实施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于 2019年 08月 --2020年 08月体检中心纳入的健康体检者 200例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常规管理)、研究组(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各 100例。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 p<0.05)。结论:夯实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能够进一步加深健康体检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体检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罗宇希 李菲菲 刘康 何治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 2020年第04期
  • 机构: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637000 南充,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南充市重点实验室,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637000 南充,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 (CAR-T)细胞是经基因工程修饰后表达靶向肿瘤细胞CAR分子的T细胞。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展现了显著的疗效而备受关注,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疗法。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治疗中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归巢障碍、溶瘤综合征及脱靶效应等。本文就CAR-T疗法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展开做一综述。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肿瘤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肺曲霉病发病隐蔽易被其基础疾病掩盖不易诊断,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高。指南建议将曲霉IgG抗体作为诊断慢性肺曲霉病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大多数曲霉IgG抗体临床数据来自欧洲国家,中国人的曲霉特异性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仍有待确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收集血清,采用丹娜曲霉IgG抗体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28-A3c的方法,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结果最终纳入291名患者健康个体,中位年龄37岁(19岁~82岁),其中男141名,中位年龄38岁(19岁~82岁),女150名,中位年龄38岁(20岁~78岁)。男性和女性健康成年人血清曲霉IgG抗体水平分别为20.579(43.618) AU/mL 28.387(48.158)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因此依据男女性别差异分别建立参考区间。最终,曲霉IgG抗体水平参考区间为男性<111.405 AU/mL,女性<181.888 AU/mL。结论根据不同性别初步建立了该实验室血清中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学参考区间,为临床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标准。

  • 标签: 生物参考区间 曲霉IgG抗体 慢性肺曲霉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综合护理对超声体检人群体检效率与满意度的促进作用。 方法:本 次研究中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我院进行 超声体检的 60 例体检者为研究对,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检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体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73.33% ( P< 0.05) 。结论: 对 超声体检人群实施 综合护理, 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缩短体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有助于提升体检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超声体检 体检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对体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 200例体检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将实验组、对照组体检者的体检依从度以及体检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体检者的体检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体检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结论:采用程序化护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的依从度,提高体检者对体检中心护理的满意度,再一次验证其临床价值。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体检者 依从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烟曲霉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9例疑似肺曲霉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38例)、侵袭组(24例)和慢性组(37例),记录各组研究对象血清烟曲霉IgG抗体和GM抗原诊断结果。结果肺曲霉菌感染者中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占比最高(26.23%、16/61),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03%、11/61)、肺恶性肿瘤(9.84%、6/61)、支气管哮喘(9.84%、6/61);慢性组患者陈旧性肺结核比例(40.54%、15/37)显著高于侵袭组(4.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954、P = 0.002)。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发热和咯血,CT检查主要表现为空洞、曲霉球、多发或弥漫病变等;慢性组患者咳嗽(100.00%、37/37)、咯痰(97.30%、36/37)、咯血(54.05%、20/37)、空洞(83.78%、31/37)及曲霉球(59.46%、22/37)比例均显著高于侵袭组[75.00%(18/24)、75.00%(18/24)、20.83%(5/24)、45.83%(11/24)和16.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634、5.099、6.642、9.776、10.900,P = 0.006、0.024、0.010、0.002、0.001)。慢性组患者多发或弥漫病变(13.51%、5/37)、晕轮征患者比例(0.00%、0/37)均显著低于侵袭组[75.00%(18/24)和41.67%(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431、15.525,P均< 0.001)。侵袭组和慢性组患者BALF GM抗原[(0.88 ± 0.13、0.98 ± 0.24)kiU/L]、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121.96 ± 42.03、153.42 ± 49.67)kA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6.422、9.389、17.395、14.436,P均< 0.001)。侵袭组患者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121.96 ± 42.03)kAU/L]低于慢性组[(153.42 ± 49.67)kA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63、P = 0.013),但两组BALF GM抗原水平[(0.88 ± 0.13)vs. (0.98 ± 0.24)ki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68、P = 0.067)。血清烟曲霉IgG抗体以12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62.30%,特异度为81.58%,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52.46%,特异度为94.74%,BALF GM抗原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3.77%,特异度为81.58%,且BALF GM抗原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73.77%、45/61)显著高于血清烟曲霉IgG抗体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52.46%、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50,P = 0.015)。单独使用BALF GM抗原、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0.771,联合使用时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8。结论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联合BALF GM检测能够显著提高肺曲霉菌感染者的诊断率。

  • 标签: 血清烟曲霉免疫球蛋白G抗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聚糖 肺曲霉菌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运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方法的价值与准确度。方法:选取 80 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为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将 25 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设为对照组,将 24 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设为研究组,将 31 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设为试验组,通过酶联免疫法对各组的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多核点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 / 抗肝胰原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跨膜糖蛋白 210kd 抗体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研究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值得进行统计( P<0.05 );经过血清检测得知, AIH-Ⅰ 型患者 LC-1 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AIH-Ⅱ 和 AIH-Ⅲ 型患者( P < 0.01 ), AIH-Ⅱ 型患者 LKM-1 检出率明显高于 AIH-Ⅰ 和 AIH-Ⅲ 型患者( P < 0.01 ),而 AIH-Ⅲ 型患者 SLA/LP 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AIH-Ⅰ 和 AIH-Ⅱ 型患者( P < 0.01 )。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对该病的分型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价值 精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双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产妇采用母乳喂养对其所生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携带HBV产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各323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97例患者,其中母乳喂养组149例,人工喂养组148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HBsAg、抗-HBs、HBeAg、HBV DNA>100 IU/m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8.39%(87/149),低于7月龄时的95.97%(143/149);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65.10%(97/149),高于7月龄时的13.42%(20/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5、40.49,均P<0.01)。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01%(3/149)和2.68%(4/149),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68%(4/149)和2.68%(4/149),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47.97%(71/148),低于7月龄时的95.94%(142/148);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55.41%(82/148),高于7月龄时的19.59%(29/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39.84,均P<0.01)。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4.73%(7/148)和1.35%(2/148),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1.35%(2/148)和1.35%(2/148),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是增加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携带产妇垂直传播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这类产妇在正规预防的前提下进行母乳喂养。

  • 标签: 肝炎,乙型 母乳喂养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DSA)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过allo-HSCT的AML患者资料,总结患者KIR3DL1、DSA检测结果,分析不同KIR3DL1、DSA基因水平患者allo-HSCT后造血免疫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移植前供者预存DSA阳性的7例患者allo-HSCT后均未获得造血免疫重建,移植前供者预存DSA阴性的3例患者allo-HSCT后均获得造血免疫重建。供者预存DSA阳性的7例患者移植后均发生GVHD,预存DSA阴性3例患者中2例发生GVHD;供者预存KIR3DL1阳性的7例患者中1例发生GVHD,预存KIR3DL1阴性的3例患者中2例发生GVHD。结论移植前供者预存DSA阳性的AML患者allo-HSCT后造血重建延迟,易发生GVHD,而移植前供者预存KIR3DL1阳性的AML患者allo-HSCT后较少发生GVHD。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造血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抗CCP、AKA、APF这3种自身抗体自制质控品的制备及评价,为其他自身抗体自制质控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将阳性血清和体检健康人群的阴性血清按比例进行混合,调制成所需浓度的混合血清,再进行56 ℃加热30 min灭活,离心过滤后分装,置-20 ℃以下冰箱保存。检测20瓶质控品以及连续检测20次同瓶质控品计算变异系数(CV)值来测定混合血清的瓶间差。37 ℃水浴储存条件下每天检测10次求出偏差,来判断37 ℃条件下的稳定性。-20 ℃冷冻储存,每周检测1次,求出每月CV值,来判断长期稳定性。结果37 ℃条件下,在长达8 d的时间中,抗CCP抗体的偏倚都小于±20%的偏倚要求,AKA、APF的结果都在上下一个滴度的可接受范围内。在瓶间差测试中,抗CCP抗体的CV瓶间为3.2%,远<20%的瓶间差要求,而AKA、APF的瓶间差可视为0。在-20 ℃长期稳定性实验中,累计9个月的检测结果,抗CCP抗体总CV为10.6%,<20%的要求,AKA、APF结果都在上下一个滴度的可接受范围内。所有阴性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抗CCP、AKA、APF这3种抗体自制混合血清质控品的性能良好,且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医院和实验室,也为其他自身抗体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提供参考。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自身抗体 质量控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中发现的腔隙性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浓度变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65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测量CIMT,并检测血清Hcy、Cys C、RBP4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类型与上述4种数值的相关性;同时根据CIMT的分组,分析Hcy、Cys C、RBP4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1.脑梗死组和脑腔梗组血清Hcy、Cys C、RBP4水平及CIMT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CIMT正常组比较,CIMT斑块组和CIMT增厚组血清Hcy、Cys C和RBP4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CIMT分别与血清Hcy、Cys C、RBP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47,0.583,0.472,P<0.01)。结论1.血清Hcy、Cys C、RBP4、CIMT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的早期预测指标。2.在健康体检过程中进行上述4项检查,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早期预防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脑梗死
  • 简介:摘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其致病因素较成人更为复杂,临床表现更多样。早期、快速、全面地明确感染病原体,对于临床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减少患儿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病原体检方法存在检测通量小、耗时长和筛查目标单一的缺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能高效准确地获得样本中病原体的遗传信息,还可挖掘病原体与宿主菌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测序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宏基因组测序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自发性气胸是肺部疾病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在无外伤或人为医疗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破裂而引起的胸腔气胸。在法医活体检验鉴定工作中一般遇到的气胸都是外伤性气胸,但有些气胸可能自发性气肿,检验鉴定工作中杜绝草率,去伪存真,要认真地分析气胸的发生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联合母体血清癌胚抗原(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检测应用于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早期女性2 0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于孕11~13+6周进行胎儿NT超声检测,并于孕16~20+6周进行母体血清AFP和F-β-HCG水平检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确认胎儿发育情况,统计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估对于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 000例中,胎儿发育异常39例,异常发生率为1.95%;男性胎儿与女性胎儿孕早期NT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6,P=0.617),年龄≥35岁孕妇胎儿NT检测值(2.39±0.79)mm,显著高于年龄<35岁孕妇的(1.76±0.65)mm(t=2.958,P=0.013),且发育异常胎儿NT检测值(3.48±0.83)mm,显著高于发育正常胎儿的(1.49±0.67)mm(t=6.724,P=0.000);孕早期胎儿NT检测对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灵敏度(84.61%)、特异性(98.27%)和准确度(98.00%)均高于孕中期母体血清生化指标检测(56.41%、96.43%和95.65%);而孕早期胎儿NT联合孕中期母体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诊断灵敏度(97.44%)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84.61%、56.41%),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性(94.75%)和准确度(94.38%)均低于各单项检测方法(98.27%和96.43%;98.00%和95.65%)。结论孕早期胎儿NT增厚与胎儿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孕早期胎儿NT联合孕中期母体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可提高胎儿发育异常的检测灵敏度,有效防止发育异常胎儿的漏检。

  • 标签: 妊娠初期 胎儿颈项透明层 甲胎蛋白 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胎儿发育异常 诊断 特异性 灵敏度 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