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族源山东省自魏、晋以来,就是许多民族往来、迁徙、卜居的地方。据目前初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共有四十多万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壮族等三十二个民族。其中以回族为最多,约有三十九万多人。青州有回族八千多人,约占全省回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徙居青州的回族,多系元朝从西域诸国东来的“回部人”。其迁徙的过程大致
简介:在回族民间文学宝库中,青海回族儿歌象一颗晶莹的宝石,以其玲珑剔透的美感和朴实无华的内容,吸引着广大回族儿童世代传唱,经久不衰,使之成为回族学龄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在传唱中,他们从心灵深处享受到了欢乐,丰富了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同时受到了德的熏陶、美的哺育和童心的启迪,从而促进了他(她)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拟就回族儿歌对儿童的教育功能,谈几点看法。
简介:本文补充考证了明清时期直隶所属州县4位回族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简介: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它与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中,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特别的边缘群体。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产生的群体,著名的有云南迪庆的“藏回”、大理的“自回”、玉溪的“彝回”和西双版纳的“傣回”,内蒙阿拉善的“蒙回”和青海的“托茂人”等等。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回族与汉族的交往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受影响更大。
简介:<正>第一个是学校教育问题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办学校最早,教育也最发达。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汉族文化。相传五帝时已设有大学,名叫“成均”。舜时设有“上庠”、“下庠’,即大学、小学之分,大学老师称“国老”,小学老师叫“庶老”。夏改庠为序,商除庠、序,还设有“瞽宗”,以学礼乐。西周设立国学、乡学。国学由大乐正总共事,下设小乐正、大
简介:2009年的《回族文学》,虽然没有给人意外的惊喜,栏目变化不大,风格依然朴素,在文学、文化、学术、历史等各个领域依然在进行着辛勤的耕耘,但它却一直不停步地行进,编辑人员的努力透过纸张的墨香让人感受强烈。可以说,《回族文学》是迄今唯一一本专注于
简介:不同类型的文章自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写法。给文学期刊撰写年度述评,常规的手法不外是按照期刊的版块设置分门别类地加以评述,并适当突出所谈杂志本年度的特色。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一目了然。不过我并不准备以这种便捷、稳妥的方式来述评2014年的《回族文学》。我并非《回族文学》杂志的老读者,缺乏对她的全面了解,因而也无法在按体裁评述的基础上,将本年度的《回族文学》与往年的《回族文学》相比较,从而准确、客观地呈现本年度期刊的特色。
简介:我们从著名的拉萨八廓街往东走百余米,便可见到一座顶端饰有弯月的尖顶塔楼。顺着塔楼朝下看,一面能开三扇门的汉式大门高耸在三级石阶上,门楣上用阿拉伯文、藏文、汉文写着"西藏拉萨清真大寺"的字样。拉萨清真大寺何年建成?拉萨回族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曾经访问过这里的几位回民长者。他们告诉我,1959年解放军平息叛乱之前清真寺内有许多匾额和文
简介:在以阿姆河与锡尔河两河流域作为中心的中亚地区,历史上各个民族迁来徙往,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西亚文化的影响。自公元7世纪,中亚地区便不断地伊斯兰化。在伊斯兰的纽带下,中亚地区形成了回回人。随着中亚和中国黄河以西、以北都处于蒙元政权的统治下,回回人不断地东来。蒙元在河南地区大量地屯田,进入河南的回回人不断地增加。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回回人既传承了其传统文化,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样式和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了。河南地区回族的形成是整个中国境内回族形成的一个缩影。
简介:回族文学的民俗特色管窥贾羽几句引语就像这个千姿百态的泱泱世界一样富有,民俗包罗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民间习俗内容,而且也因为民俗所具有的传承性,各个民族的一些习俗风情因而也就有所相同或者相近。如民族节日、礼仪、宗教信仰等。概括言之,回族当代作家作品中涉猎到...
简介: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对回族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是回族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考察学界关于回族用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概述回族用语研究的现状及尚需深入拓展的问题,并探寻回族用语研究的重要意义。
简介:
简介:<正>伊斯兰教与舞蹈有什么关系?伊斯兰教的教义明确伊斯兰的天经《古兰经》和圣训是主张通过音乐般的声调“赞美真主”,“怀念先知”的。伊斯兰教中的苏非派更是
简介:1905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正式成立。当时,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随后,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简介:<正>马宗融,四川成都人,早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研读西洋文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轰轰烈烈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回族人民爱国自不后人,1938年夏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以下简称回协)后又迁至陪都重庆,于1939年7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办公机构,正式开展实际工作,以发动回民积极参加抗战。当时,马宗融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被选为回协常务理事。之后我应聘到重庆回协工作,结识了马宗融,我先主编《会刊》,后被
简介:凉州达氏家族属于明代的"归化回回",曾涌现出达云、达奇勋等名将,为维护明朝西北边陲安定发挥了突出作用。达氏家族中,当属达云功勋卓著,他一生戎马生涯,屡建奇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回回爱国人物。通过达云在明朝的活动,我们既可看到回回民族极强的适应性,又可观察明朝内迁少数民族政策措施的变化。
简介:有明一代,回族杰出人物辈出,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这些回族人物,研究者不少,有许多成果问世。本文拟在自己所学所思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明代著名回族人物的生平及贡献等进行初步探讨、阐述,以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明代回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简介:作为少数民族舞蹈中的"弱势群体",回族舞蹈在其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诸多劣势与先天不足,而其独特的民族性与宗教性,使其舞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回族舞蹈从回族音乐中发展而来,并逐渐从音乐中分离,具有它的个性选择和文化意义。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寻根"潮流中,回族舞蹈的"滞后"反而成为它最大的优势,因而较之其他兄弟民族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回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文化创造,体现了回族舞蹈发展的个性特点,必须要抓住回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心理。
简介:长期致力于回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回族作家拜学英,怀着对先民的敬重,历时十余年,撰著的《泾源回族史略》近日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上下册66万字,400余幅图片,以全新的视角,翔实生动的材料、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人们展示了泾源回族悲壮的迁徙史和不屈的奋斗史,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信仰、风俗等诸方面情况,尤
简介:本文补考了明清时期云南、山东所属州县6位回族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山东青州的回族及风俗
回族儿歌的教育功能初探
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十八)
浙江盐官马姓回族调查
甘肃回族教育问题浅析
2009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
2014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
日光城里的回族人
河南回族的源来
回族文学的民俗特色管窥
回族用语研究回顾与思考
《回族典藏全书》首发式
回族伊斯兰教与舞蹈
留日回族学生与孙中山
回族进步教授马宗融
回族名将达云事辑
明代回族人物初探
试析回族舞蹈的发展特点
《泾源回族史略》出版发行
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