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骨盆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应用于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本院病房收入的TileB型骨盆骨折病人34例进行研究,所以病人均予以盆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方法,持续固定11~14周,观察病人的骨折恢复状况。结果本研究收入的34例病人均在5~17个月范围内完成随诊,所有病人骨折复位良好,均形成骨性愈合,未出现压疮状况,其中9例病人发生浅表钉道感染,予以按时换药后好转。结论将骨盆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法应用于TileB型骨盆骨折能够提高病人骨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并且形成骨盆恢复的连续性,临床操作简便,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髓内钉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本院159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锁定钢板组(80例)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FN)(79例),锁定钢板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髓外固定治疗,PFN组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F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Harris评分与锁定钢板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Ⅱ型、Ⅲ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PFN组治疗,疗效均显著,若为Ⅳ型骨折患者尽量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n=70),选择同时期的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n=60),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腕关节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腕关节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牢固把持骨块,适于早期活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本院中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符合条件)进行随机抽取,抽取100名患者,选取50名患者作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另外50名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辅以500U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低分子肝素组50名患者中有47人有效,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2人。结论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急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 2009年 12月 -2013年 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各 4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以 28天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发作时持续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可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急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 2009年 12月 -2013年 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各 4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以 28天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发作时持续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可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循环科治疗的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抽样分析,对临床采用的护理方案和取得的效果予以总结。结果抽取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从疾病构成上看初发劳累型、梗死后心绞痛、恶化老类型分别为50、20、12例,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分别为10例和8例。在对患者提供一般心血管疾病护理的前提下,结合病人状况给予优质护理,以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结论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心绞痛患者降低其内心的焦虑情绪,减轻胸痛症状;促进本病患者快速康复,最终改善其预后品质;各大医院可将该种护理方案予以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每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5.63%)、生活自理率(62.50%)、骨性愈合率(62.5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93.75%)、生活自理率(90.63%)、骨性愈合率(8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21.88%),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的价值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在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6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30)与对照组( 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采用 HAMD评分及 VAS评分分别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及疼痛程度;统计护理期间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2种护理模式干预后, 2组患者 HAMD评分及 VAS评分均明显下降( P< 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13.3%比 43.3%, c2=6.648, P=0.010)。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可以让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获益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急性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敢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骨折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细致的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盆情况均有好转。其中干预组护理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并发症情况,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骨折恢复具有较大帮助,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在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采用HAMD评分及VAS评分分别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及疼痛程度;统计护理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种护理模式干预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比43.3%,2=6.648,P=0.010)。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可以让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获益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