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前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国别化的提法,被广为使用,但因所指不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不甚清晰,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不能笼统地谈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要分别对待,以利于国际汉语教育的长期发展.汉语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本土化,也就是应该大量培养母语非汉语的本土汉语教师,大力提升汉语水平,完善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使其成为国际汉语教师主体.汉语课程设置应国际化,其缺失表现在,多少忽视了系统语言知识的讲授.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该国际化,这之中要让外国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汉语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正确的汉语表达方式.汉语作为外语教材的语言内容,不能国际化.作为语言教育用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应该教授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
简介:摘要院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质量的基础,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激发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不少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大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容易忽视,总体来说对于学生管理不够专业,也缺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文就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简介:教师队伍建设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在教师职业面临"信息化""道德滑坡""职业枯竭"等时代挑战的今天。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经验的现象学反思,本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教师专业化首先意味着"技术化",即让教师掌握解决教育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达成教育目的。不仅如此,现代社会还期望对教师进行"伦理化",从而将外在的教师职业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职业责任意识,使教师能依据职业规范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教学行动。然而,"技术化"与"伦理化"虽有助于教师将工作干好,将工作干对,却难以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找到教育的价值,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为此,教育专业化还须"意义化",从而使教师发现教育的真谛,并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本研究希望能引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等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对教师专业化"意义之维"的重视,注重技术化、伦理化与意义化三者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