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后外侧骨性结构与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颅底侧方入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将20例干颅骨标本和17例甲醛固定尸头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分次切除,显露出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以及窦硬膜角,测量乙状窦在不同位置的宽度及表面骨质厚度,分析横窦、乙状窦的走向与颅骨表面骨性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窦硬膜点"与"乳突上嵴后下三角"各顶点间的距离.结果横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乙状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两线构成的夹角为"窦间角",左侧平均为102°±17.3°,右侧平均为100°±15.5°.乙状窦各段的宽度为垂直段>下曲>上曲.乙状窦下曲的表面骨质厚度明显大于上曲与垂直段.结论根据颅骨表面标志判明硬脑膜静脉窦的位置,开颅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横窦、乙状窦,并能更充分地利用颅底有限的暴露空间,使得整个开颅过程更加微创和高效.

  • 标签: 硬脑膜静脉窦 颅底侧方入路手术 横窦 乙状窦 乳突上嵴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报道1例以阻塞性脑积水为首发表现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方法一男性52岁病人因行走不稳、尿失禁入院,CT和MR发现阻塞性脑积水,天幕附近存在异常血管影.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天幕DAVF,脑积水由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所致.病人接受了血管内栓塞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果大部分闭塞了DAVF,脑积水症状消失.结论DAVF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极其罕见,这是文献中第2例有详细报道的此类病例;采用血管内方法闭塞病灶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天幕区 阻塞性脑积水 脑血管造影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观察脑基底节出血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治疗的效果。方法把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三七总甙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对其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估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在血肿吸收,NDF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能改善残障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轻中型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活血化瘢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和方法在一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村抽样185户农民,调查其血吸虫病感染率与其家庭居住环境、饮用水源、养牛羊与否、人均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和结论饮用江水是引起血吸虫病感染的重要因素,住房与江水的距离较近,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发现在该地区,饲养牛羊的农户,其感染率显著低于非饲养者,经济收入最高的农户,其感染率最高。

  • 标签: 血吸虫病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 简介:海珠正常人群HBV标志物与HCV双重感染的调查朱月娥,曾德荣,源柏定,曾莲香广东是乙肝高发,为了解辖内健康体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情况,我们对部分HBV阳性血清进行HC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 标签: HBV标志物 双重感染 正常人群 肝炎病毒 海珠区 感染标志物
  • 简介:目的评价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基底节脑出血(25~40ml)的疗效异同.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42个参研医院共随机入选465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排除88例,其中资料不全者16例;不符合入选标准者72例,分别为Glasgow评分≤8分(64例)、术前出血量>40ml(7例)、从发病到达急诊室时间>72h(1例).评价治疗14d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3个月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最终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数为377例,其中微创治疗组195例,对照组182例.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治疗14d时,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7.931,P=0.02);治疗3个月时达良好功能状态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5.91%vs21.82%;x2=8.294,P=0.004).微创治疗组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88%vs63.03%,x2=16.948,P<0.01);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7%vs8.79%).结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应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小血肿不增加病死率,并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病残率.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微创穿刺术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血肿粉碎清除术 GLASGOW评分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各类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天河户籍人口1989~2003年15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89~2003年共报告各类传染病30种,累计报告病例达17629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1996年为432.34/10万,最低的是2001年为157.73/10万,年均发病率为268.47/10万.15年间各类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8086例,占总发病数的45.85%;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2003、2004年跃居四类传染病之首.主要传染病发病以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风疹、肺结核为主.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前三位依次为流感、肺结核及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63.03/10万、40.29/10万和32.44/10万.结论广州市天河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肺结核、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必须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评价前列腺总体积、移行体积、移行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IPSS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89例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IPSS,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经直肠超声检查测得前列腺总体积,移行体积,并计算移行指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上述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与前列腺总体积,移行体积,移行指数间皆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0,0.498,0.575(P<0.01)。IPSS与前列腺总体积,移行体积,移行指数间的相关性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总体积,移行体积,移行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有关,其中移行指数与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前列腺移行区指数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种植体植入后的修复,特别是牙间乳头形态的恢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当骨丧失量大及牙糟嵴粘膜菲薄时更是如此。本文描述在下颌游离缺牙部位制作具有牙龈乳头形态的种植义齿修复。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口腔美观得到恢复,并能保证义齿卫生得到维护。

  • 标签: 牙龈乳头形态 特殊处理 后牙区 种植单冠 美观 卫生
  • 简介:通过对653个个体饭店的检查,发现有157个,占总数的24.06%,不符合《青岛市中小饭店卫生检查评比标准》的要求。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五不状况”,即“三证”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实;冷拼间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和食品存放不整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个体饭店 问题 对策
  • 简介: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行为学评分与正常组大鼠已经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氟西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大鼠海马内5-HT和NE含量明显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以及各治疗组大鼠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明显降低(P<0.01)

  • 标签: 区胺类 大鼠海马 抑郁症模型
  • 简介: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的发病情况无论在国内、国外,在传染病中至今仍占重要位置。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时呈较大流行,发病率变化波动很大。目前菌痢的发病率在我已连续十年位于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之首,为了掌握其流行规律,了解发病情况,为预防及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对1995-2005年的31528例菌痢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分析 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病发病率 发病情况 主要症状
  • 简介:为开展饮食卫生管理工作需要,我近年(1990~1991)曾对辖区内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发现一些带菌者,对部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体检对象为劳村各该年度食品从业人员,用棉签肛拭取材,经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MM)增菌,SS琼脂分离,可疑菌落经血清试验和生化反应作出诊断。诊断血清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生化试剂,药敏试纸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试剂厂生产。均按常规操作。

  • 标签: 食品从业人员 带菌状况 药敏试验 可疑菌落 生化试剂 德尔卑沙门氏菌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有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预后判定及治疗方案选择的评估方法.方法根据HICH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三者之间与预后的关系,提出一种用计分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结果依本计分法,时260例HICH病人的计分进行分组,并将各组病人计分的均数与病死率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r1=0.9757,r2=0.9973),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005),相关关系非常显著.在非手术组与手术组病死情况比较中,计分61~100组,手术组疗效优于非手术组,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5.67,P<0.05).结论计分法能较客观地反映HICH病人的预后,并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分法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预后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纤维蛋白粘合剂(FS)对半月板无血运损伤愈合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青紫兰兔24只,首先在兔半月板上造成统一的无血运损伤模型。随机将兔分成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FS治疗组。术后2周、6周、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空白对照组半月板裂口均未见愈合.FS治疗组能形成疤痕组织愈合。结论应用FS治疗半月板无血运的损伤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 标签: 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 愈合 纤维蛋白粘合剂 自然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