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41例留置气囊尿管后拔管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是尿管质量问题至气囊液无法抽出,尿管牵拉变形尿管结形成,尿管与尿道粘膜粘连等因素。结论对拔管困难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留置气囊尿管的护理,避免和减少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外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易清洁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如果对其性能和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合适或拔管时违反操作规程可出现拔管困难而造成尿道损伤,现将留置气囊尿管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经鼻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笔者选择期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石蜡油组(C组),分别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布气管导管前2/3,麻醉诱导后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术毕时(T1)、拔管后即刻(T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时屏气与呛咳发生情况;拔管后和术后1d咽喉痛、鼻腔痛发生情况;于T0、T2、术后1d(T3)抽血标本测定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SBP、DBP、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L组变化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指标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血糖、皮质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2、T3时L组血糖低于C组(P<0.05),T2时L组皮质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拔管时呛咳、屏气发生率低于C组(P<0.05);L组拔管后、术后1d鼻腔、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导管外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抑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期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过程中拔管以及相应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收支的56例小儿全麻手术患者的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拔管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拔管指征进行操作,观察者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并且出现呛咳以及吞咽反射,并SPO2>0.95后,行气管拔管操作,并观察两组患儿的拔管之后的SPO2变化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拔管之后SPO2数值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儿拔管后的并发症出现几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且SPO2>0.95后,行气管拔管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儿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的康复护理过程。方法74岁女性患者,因脑出血恢复期于2021年10月18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要康复问题包括气管处于造口状态伴吞咽困难、双侧肢体肌力减退、日常生活部分依赖、认知和言语功能障碍等。针对该患者的康复要点,我们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并制订了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主要包括呼吸功能康复护理、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认知障碍康复护理、气管切开堵管和拔管训练6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康复护理。结果经过系统康复护理后,患者在入院第25天时成功堵管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在第37天病情稳定时办理出院。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患者临床少见,总结拔管前的康复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方法在重症病房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质量寻找新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年 3月 -2019年 12月间重症病房收治的 86例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后,实验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护理指标后,判断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两组患儿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显示,实验组患儿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 2.33%( 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6.28%( 7/4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护理指标显示,实验组患儿的 ICU住院时间、平均带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比较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更理想,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阶段,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依从性,具有满意效果,因此应该成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后对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方法收集ICU气管插管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综合性护理模式降低 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价值 。 方法: 随机抽取 70 例 ICU小儿气管插管 患儿,抽取时间范围在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5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5 例。观察组给予 综合性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身体约束、 非计划性拔管、 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综合性护理模式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价值 显著,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 ICU接受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以往在我院 ICU接受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 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 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ICU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对 ICU气管插管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发生 1例非计划性拔管,少于对照组的 6例,差异显著( P< 0.05);对 ICU气管插管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 97.5%,高于对照组的 79.5%,差异显著( P< 0.05);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 ICU接受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次数,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ICU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出现8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强化护理策略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6年5月份所接收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把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为对照组,另一组采取强化护理策略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强化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率,该种护理策略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ICU经口气管插管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115例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总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意识状况异常、导管固定不牢、患者舒适度差、护理操作不当等,观察组115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3.4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对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的分析,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拔管以后适当进行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4月收诊的60例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主体,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各为30例,对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指导ICU气管插管后病人适当进行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在解决患者呼吸困难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对于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