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隧道式PICC置管在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0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段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参照组30例予以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干预,观察组30例予以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干预。评析指标: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二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患者满意率,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一次置管成功率与非计划性拔管率,干预后前一项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后一项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PICC置管时,选取隧道式PICC置管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情况,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建议研究使用。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常规PICC置管 生活质量评分 一次置管成功率 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期的应用。方法2018年7~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实施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并应用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期护理中,比较实施前(2018年1~6月)及实施后(2018年7~12月)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施后患者对护士对护理排班、护理流程、健康宣教、心电监护、并发症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能有效规范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期护理流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快速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治疗,将患者分成对照、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围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用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50例用胶布做蝶形固定。比较两组导管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固定松动率、导管脱出率分别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46%、26%(P<0.05)。结论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比用胶布固定更有效。

  • 标签: 导管固定 中心静脉 脱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益及优势。方法对25例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结果25例胸腔积液患者中,15例恶性胸腔积液(包括9例既往明确诊断肺癌,本次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患者胸闷气喘症状持续缓解,给予胸腔内注射化疗粘连药物效果良好。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快速引流,胸水很快吸收,未见明显胸膜粘连。3例脓性胸腔积液,给予持续引流胸水,并行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冲洗胸腔,胸水消失后未见明显胸膜粘连。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的应用中效益显著,与胸腔穿刺比较优势明显,具有微创、引流减压快,反复多次留取标本方便,便于胸腔内给药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置管引流术
  • 简介:摘要传统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通常需要建立一主一副2条动脉入路及1条静脉入路。该文报道了国内首例使用单血管入路技术完成TAVR病例,将传统TAVR手术需要的“两动一静”3条血管入路简化为仅需1条动脉血管入路。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单血管入路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前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311例肝移植前行TACE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男276例,女35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围为47~59岁。所有患者肝移植前行TACE。观察指标:(1)肝细胞癌患者行TACE不同疗效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2)随访情况。(3)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肝移植后前3个月每2~4周复查1次,此后每1~3个月复查1次,了解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患者生存情况和移植物丢失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肝细胞癌患者行TACE不同疗效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311例患者行TACE,57例为病理学完全缓解(pCR),254例为病理学部分缓解(pPR)。pCR患者甲胎蛋白(<20 μg/L、20~400 μg/L、>400 μg/L),微血管侵犯,肿瘤数目单发,肿瘤分布右半肝,肿瘤供血动脉管径>1 mm分别为26、26、5,51,6,43,46例;pPR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7、64、103,158,59,125,159例,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5,χ²=4.54,15.71,12.89,6.79,P<0.05)。(2)随访情况:311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7.0~5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6个月。57例pCR患者中,肿瘤复发11例、转移11例;254例pPR患者中,肿瘤复发96例、转移66例。311例患者1、3、5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8.2%、91.1%、80.3%,57例pCR患者1、3、5年RFS分别为100.0%、91.1%、80.3%,254例pPR患者1、3、5年RFS分别为82.0%、68.4%、59.4%,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47,P<0.05)。57例pCR患者中,11例移植物丢失;254例pPR患者中,96例移植物丢失,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06,P<0.05)。(3)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基础疾病(丙型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20~400 μg/L、>400 μg/L)、米兰标准、微血管侵犯、肿瘤数目、肿瘤分布、肿瘤供血动脉管径、TACE次数、TACE疗效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49,3.97,1.78、1.84,2.41,1.96,3.00,1.76,0.19,2.01,3.07,95%可信区间为0.30~0.81,2.23~7.05,1.03~3.06、1.18~2.85,1.63~3.56,1.28~3.01,2.04~4.40,1.20~2.59,0.13~0.28,1.28~3.14,1.63~5.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400 μg/L、超出米兰标准、肿瘤数目多发、TACE疗效为pPR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59,2.06,1.99,2.05,95%可信区间为1.22~2.07,1.35~3.13,1.29~3.07,1.02~4.10,P<0.05);肿瘤供血动脉管径>1 mm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风险比=0.10,95%可信区间为0.05~0.19,P<0.05)。结论TACE疗效与甲胎蛋白、微血管侵犯、肿瘤数目、肿瘤分布、肿瘤供血动脉管径有关。甲胎蛋白>400 μg/L、超出米兰标准、肿瘤数目多发、TACE疗效为pPR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供血动脉管径>1 mm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肝肿瘤 动脉化疗栓塞 病理学反应 肝移植 无复发存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为我国急诊TAVR的发展提供规范化流程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急诊TAVR的1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TORCH前瞻性注册队列研究),描述患者的基线、术后围期及30 d随访结局等数据,并将术后资料与术前资料进行配对样本比较。结果12例患者的胸外科医师学会评分(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STS score)中位值为15.432%。TAVR术后主动脉跨瓣流速较术前明显降低(1.69 m/s vs. 4.90 m/s,P<0.001)。术后30 d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亡(8.3%),无致残性卒中,2例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无术后急性肾损伤、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存活患者中81.8%的患者心功能改善为纽约心功能Ⅰ/Ⅱ级,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改善[(58.8±8.0)% vs.(47.4±9.5)%,P= 0.026],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为(1.57±0.30)cm2,无中度及以上瓣周漏,B型脑钠肽前体(1 089.9 pg/mL vs. 12 215.5 pg/mL,P =0.001)、肌钙蛋白T(0.020 ng/mL vs. 0.337 ng/mL,P=0.003)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结论对于病情危重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急诊TAVR是一项可行且有效的抢救治疗方式。

  • 标签: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急诊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预置球囊导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病例系统中选择2021.6-2022.8期间接收产妇138例,将138例产妇资料合理打乱之后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产妇各69例,对常规组产妇按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产生的临床效果。结果:接受优质护理的研究组产妇,不良事件(感染、球囊破裂及移位)发生概率(2.70%)低于常规组(17.39%),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预置球囊导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尽可能满足产妇需求,进而提升产妇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预置球囊导管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采用经腹顺行引导法逐级扩张导管乳头扩张(LPC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或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2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253例;胆管镜取石、逐级导管扩张乳头并行一期缝合88.1%(223/253),因胆总管残石或狭窄留置T形管6.3%(16/253);中转为中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3.2%(8/253);中转为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1.2%(3/253),放弃胆总管探查取石1.2%(3/253)。一期缝合术后残石1例(0.4%),放弃胆总管探查取石3例(1.2%),胆汁漏17例(6.7%),轻症胰腺炎5例(2.0%)。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和死亡。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3%(26/253)。结论从本研究对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采用LPC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或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 胆汁淤积 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疗效。结果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患者,痛经症状有明显改善,经量较以前减少且经期缩短,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导管双路置管泪小管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硬膜外导管双路置管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双路泪道插管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随访时间为6~12周,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溢泪情况、眼睑形状、泪道是否通畅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有轻微的异物感,对照组出现了3例泪小管豁开,3例轻微脸外翻和泪小点外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导管双路置管泪小管吻合可以使手术时间明显的减少,患者使用硬膜外导管双路置管泪小管吻合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硬膜外导管 泪小管断裂 双路置管 硅胶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血液肿瘤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49例设为观察组,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优质护理,将另外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管保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使用PICC置管优质护理能有效增加置管保留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运用。

  • 标签: 血液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置管的应用及护理的安全性。方法对17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在全身规则抗结核和激素治疗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行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结果17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无1例发生导管脱出、堵塞、心包液外渗和感染现象。结论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要做好置管前准备、置管中医护密切配合、置管后病情观察、引流导管及穿刺口护理,可提高引流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并具有组织损伤小、引流彻底及疗效好的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结核性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置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不同人工瓣膜围手术期新发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瓣膜中心行TAVI治疗的9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股动脉途径Venus-A瓣膜组(52例)与经心尖途径J-Valve瓣膜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结果Venus-A瓣膜组与J-Valve瓣膜组比较,新发传导阻滞[48.1% (25/52)对53.3%(24/45),P=0.61]及永久起搏器置入[11.5% (6/52)对6.7%(3/45),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Valve瓣膜组中的主动脉瓣狭窄亚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亚组比较,患者新发传导阻滞[43.8%(7/16)对58.6%(17/29),P=0.34]及永久起搏器置入[6.3%(1/16)对6.9%(2/29),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enus-A瓣膜与J-Valve瓣膜行TAVI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传导阻滞 永久起搏器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堵闭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受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小儿11例,ASA评级Ⅰ~Ⅱ级,中均以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维持全身麻醉。结果10例患儿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麻醉过程顺利。l例怠儿中缺氧发作,同时伴有心电图sT段改变,遂停止治疗。结论术前给予充分病情评估,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能满足手术要求,且具有创伤小、术后麻醉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静脉全身麻醉 冠状动脉瘘 心导管介入术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