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读了《标点<资泊通鉴>校读札记》(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以下简称《札记》)一文,觉得其中有二则札记所论有欠妥之处,兹略申己见,以供进一步讨论.一、关于《通鉴》两次“初定租庸调法”的记事,《札记》认为:“众多史料清楚地说明了武德二年仅颁布了租调法而不是租庸调法”,“《新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是不准确的,《通鉴》作者在取材时没有详考,从而出现了两次‘初定租庸调法’.”我觉得下这个结论过于匆忙.其实,唐武德二年颁布的赋税力役制度究竟包含哪几个部分的内容,迄今仍未有定论,原因在于包括《通鉴》在内的几部史籍的记载互有异同,殊难确定.《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云:“(武德二年)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调法.”但不载其具体内容.

  • 标签: 职田 校读札记 标点本 商兑 资治通鉴 调法
  • 简介:古代影印技术还未发明时,对钱袋传下来的法书、名画,想要留一个副本,最早只有用透明的蜡纸罩在原件上,映着窗户外的阳光,仔细钩摹。这种办法,叫做“向榻”。向,指映着阳光,榻,指照样描摹。“向”(繁体字为“衢”)曾被人误写为“响”(繁体宇为“馨”),“榻”,后来通用“拓”。又因碑帖多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对碑帖的捶拓本多用“拓”,蜡纸钩摹的向榻,则多用“榻”。这是后世的习惯用法,容易混淆,先作一些说明。

  • 标签: 价值 宋本 习惯用法 繁体字 “向” 阳光
  • 简介:关于魏晋时期《四论》的形成时间,学界已经有很多成果。但这些研究,都认为傅嘏等人的观点是一成不变的。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的材料,认为傅嘏、李丰的观点有过转变,转变的关键时间是嘉平元年(249)。这意味着《四论》的出现可能始于这一年,而《四论》形成最迟在嘉平五年(253)。

  • 标签: 四本论 尚书仆射 傅嘏 才性同 才性论 吏部尚书
  • 简介:郭煌《修文殿御览残卷》考释黄维忠,郑炳林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所封藏的古籍中,有数十卷类书残卷。1899年,藏洞被发现后,这些类书残卷随其它古籍相继被斯坦因、伯希和劫去,分别收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馆。伯希和编号为二五二六的《修文殿...

  • 标签: 《太平御览》 《艺文类聚》 引书 《十六国春秋》 字卷 残卷
  • 简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历史地理学科的经典文献,也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长期以来,由于《水经注》研究的专门化,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考据学到文学,包罗万象,逐渐形成了'郦学'这样一门内容浩瀚的学问。在郦学研究史上,百花齐放,先后出现了以区别经注、考证字句为特征,以明朱谋(?)肇其端、以清戴震殿《水经注》为集大成著作的考据学派;产生了以'囚捉幽异、掬弄光彩'(明谭元春语)为特征,以明钟惺、谭元春为代表人

  • 标签: 《水经注》 整理本 考据学派 郦学 谭元春 陈桥驿
  • 简介:近年来,出版了四种整理《毛诗注疏》:一是北大本,整理者是龚抗云、李传书、胡渐逵;二是台湾,整理者是周何;三是《儒藏》,整理者是郑杰文、孔德浚;四是上古本,整理者是朱杰人、李慧玲。通过以下八个方面的对比,即一,底本的选择;二,通校本的选择;三,对阮元《校勘记》的认识;四,对前人校勘成果的吸收;五,失校和误校;六,标点的破句;七,引号的使用;八,北京大学出版社繁体字平议,从而得出结论:上述四之中,由朱杰人、李慧玲整理的上古本是最佳整理。当然,上古本也不是尽善尽美,仍有提高的空间。

  • 标签: 毛诗注疏 整理本 底本 通校本 破句
  • 简介: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法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越来越系统,评价过程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所记录的内容是有关学生的学习成就,学生持续进步的一连串表现,师对生的评价,生对生的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法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越来越系统,评价过程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基于这些考虑,笔者认为,

  • 标签:
  • 简介:<正>《尚书正义》是唐初孔颖达主持修撰的《五经正义》中的一种,是最重要的儒家典籍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是通过中华书局影印的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来使用该书。但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也不尽完善,阮元之子阮福曾说:"此书尚未校完竣,家大人即奉命移抚河南,校书之人不能如家大人在江西时细心;其中错字甚多,有监、毛本不错

  • 标签: 尚书正义 《十三经注疏》 整理本 《五经正义》 怀信 儒家典籍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法华义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法华(经)义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法华义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法华义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法华义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正>十三经《孟子疏》旧题宋孙奭撰,前人据《朱子语录》、《灌园集》已辨其伪,实为宋代乡间俗师所作.伪疏征引典籍多有与今本不合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经部·四书类》“孟子正义”条据《古逸丛书》所刻卷子《琱玉集》证伪疏引《史记》数条原出《琱玉集》,证据确凿.伪疏附於十三经下既久,历代刊刻印行相沿至於今,流传极广.阮元《十三经校勘记》、焦循《孟子正义》对伪疏疏文夺文误字虽

  • 标签: 十三经 孟子正义 举正 《史记》 注疏 标点本
  • 简介:美国博物馆无论是国立还是私立,都坚持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的属性,已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支持博物馆事业的良性发展机制,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标签: 美国 博物馆 管理机制 服务意识
  • 简介:百年大计,教育教育大计,人民满意是标准。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更加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仅决定着一个地方重大民生问题的改善,而且决定着一个地方未来发展后劲的蓄积。海门市以结构改革办人民满意均衡教育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海门均衡教育走在全省前列

  • 标签: 江苏省海门市 重大民生问题 教育品牌 师德师风建设 政府研究室 集团董事会
  • 简介:关于客家民系的本质,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是纯粹的汉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台湾学者陈运栋等。第二种观点认为客家民系以汉族为主体,承认与古百越族的支系畲、瑶、苗、等少数民族,特别是畲族通婚和血缘交融。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

  • 标签: 自然科学 客家民系 源流 中华民族 客家群体 分子遗传学
  • 简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晋文人的山水自然观.自然山水被当作"道"的外在表现和体悟"道"的工具,被当作精神寄托之所在和隐逸的终极归宿,被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中国文人自然观的阶段性演进过程;而作为这种山水自然观影响下的产物,越来越多地把山水作为诗歌表现的主体,从而展示了东晋诗歌从玄言诗向山水诗演变的轨迹.

  • 标签: 山水诗 中国文人 东晋诗歌 隐逸 玄言诗 自然观
  • 简介: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志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延续的独有载体,对历史上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有较为详实和全面地记载,应当充分重视和全面挖掘志书在抗击自然灾害中的价值。真正发挥志书在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 标签: 志书 自然灾害 价值 传承
  • 简介:我今天是讲人生的境界问题.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是有一些原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动物,本身具有一种对于宇宙人生进行感知、思考、觉悟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不同,人们就会展现出种种对于宇宙人生的觉知的境界的差异.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差异会带来生活品质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差异,并进一步带来社会和谐程度的高低和差异.

  • 标签: 自然 自私 无我 生命 大我 生活品质
  • 简介:一提起范曾先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书画艺术。他的泼墨人物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笔墨浑厚、造型生动,塑造的人物飘逸潇洒、栩栩如生。然而如果说范曾是画家,他却文彩飞扬;如果说范曾是文人,他的画名早已远播四海。范曾的文与画珠玉璀璨,是当代中国画家中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的“鬼才”“怪才”“奇才”,一代艺术大师。

  • 标签: 自然 中国画家 书画艺术 艺术大师 人物画 泼墨
  • 简介: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十个圣地中,亚洲有两个,一个是西藏,另一个就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烟雨苗寨青石路,飘渺侗家鼓楼行。中国最大的侗寨、最大的苗寨都在黔东南。为了更加贴近黔东南独特的民族风情,粗犷简朴的田园式生活,我只身一人到苗乡侗寨去采风体验生活,渴了就喝山泉水,累了就坐在河边的大青石上歇脚,晚上就睡在老乡家的吊脚楼里。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但却让人充满激情。因为在这其中所蕴含的舒畅快乐,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到。

  • 标签: 风雨桥 苗寨 世界 节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旅行
  • 简介: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蜂自然保护区),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88年lO月批准建立的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不仅具备自然生态方面的保护价值.还具有社会文化、历史古迹等多方面的保护价值。它的建立,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建立珠蜂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要在加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和提高保护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开发与建设、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使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统一;振奋民族精神,以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把珠峰地区建设成为一流的自然保护区。

  • 标签: 经济 自然保护区 概况 人民政府 物质文化生活 自然资源